2023-07-28|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颱風假不是假|關於您該認識的「災防假」

raw-image


由於氣候變遷,台灣已經有三年又四個月未有颱風登陸。而這次杜蘇芮颱風來襲,自從預報路徑將朝台灣而來開始,媒體版面總是不斷圍繞著,這次是否有機會放颱風假,哪怕是它距離本島還有千百公里之遙。

甚至,颱風路徑大致底定,確認影響範圍將以中南部地區為主,有些媒體還是花時間在探討,北北基桃是否還有放颱風假的可能。作為一個普通的閱聽大眾,我實在很不能理解,這背後的用意是什麼?只能說關於天災,誰也沒個準,尤其是近年,但還是聽專業的,才能永保安康。

作為人資,過去每當颱風來襲,總是得提心吊膽,甚至得半夜或凌晨守著電視機或網路,一邊看氣象預報、一邊看是否有停班停課的官方公告。在經歷多次的民怨、中央與地方的的矛盾,以及因疏失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後,政府在2013年正式修訂公告 #《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 ,作為天災發生時,關於上班與上課應變措施的依據;並且,將多年來俗稱的「颱風假」正名為 #「災防假」 。

從字面上來看,災防假的立法目的是為了避免民眾,在天災發生期間因上班或就學而產生危害,或是讓民眾能夠為即將發生的天災,進行防災的準備。因此,災防假的本質並非是一般的休假日,而是一種預警性的避險措施。此外,除了風災,我們並不陌生的地震、以及近年來偶發的致災性降雨,都有可能對造成民眾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害。所以,用災防假來代表所謂的停班停課,是否更能符合現況?

至於停班停課後,因為風雨狀況不如預期,百貨公司或戲院又開始擠滿民眾;或是地方政府因參考氣象預報,而一大清早臨時宣佈停班停課的爭議,那又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