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河之水叫古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raw-image

萊茵河之旅

六月中暑假旅遊季似乎已拉開序幕, 感覺今年開始的特別早,人也特別多,也許是因自己太忙而沒注意到時間的快;或者是全世界門戶重新大開,人們抓住機會玩,怕天有不測風險。朋友常催我趕在在台灣為淪陷前帶他們去玩,好像有一種怕玩不到的焦慮感。 今年我孩子們的放假時間不同且都各自跟已和朋友計劃好地點和行程, 所以我們夫妻倆就不須趕在盛季攜家出遊。原本計劃六月二十左右趁人潮未漲時和朋友一起去義大利海邊度假,怎料海邊早已客滿,因訂不到想去的旅館而作罷。 我們決定轉向內陸,正巧看到萊茵河遊輪仍剩一兩間空床艙,就馬上訂購,試一次為期八天從阿姆斯特丹出發逆流而上,駛往瑞士巴塞爾的河川旅遊。

萊茵河發源於瑞士格勞賓登州的阿爾卑斯山區是瑞士最長的河流。這條歐洲的黃金水道像脊椎縱貫流經列支敦斯登、奧地利、德國和法國,至荷蘭注入北海。全長1,232公里,通航區段為883公里。萊茵河的縱貫走向及其眾多大小支流延伸分佈交織成天然交通運輸網,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流域之一。其面積最大最長最繁榮的地帶在德國,可說是德國的經濟命脈和文化的搖籃。

遊輪沿著萊茵河日以繼夜慢速逆流而上,河邊整齊有序的堤防綿延不斷,感覺到河川的大又長。樹林大道和沙丘幽靜人稀,聽不見城市喧囂。一幕幕像看田園風情電影暢流無阻。沿途經過無數的水閘,我們靜靜的觀看精心設計的運河交通機制。靠岸遊覽的活動不過半天時間,坐船看風景的時間很多,法式餐點也配著酒慢條斯理的享用。純吃喝睡看散步的一天,難怪一般人笑稱河遊是老年殘障人的專屬。

事實上遊河之旅也吸引不少中層年紀想玩又不想花力氣,想攤在浮動旅館,三餐旅遊交通住宿不用自理的無壓力旅行⋯這艘法國遊船老少客都有,家庭式三代同堂的就有好幾家,幾對浪漫新情侶,其他一看就知是長年夫妻。白天航行時間,大廳像網咖,有人滑手機,有人專心工作或看小說。甲板上可照相賞景做日光浴散步和喝酒閒聊。

源遠流長燦爛的歷史遺跡歷歷在目,隨著船遙想當年水上的風華繁榮血腥爭鬥和種族紛爭,在這綿延一千多公里擴及七國的萊茵河流域不停地發生⋯



船駛進最浪漫傳奇的中游,來到被認證為世界遺產的萊茵山谷區Le Rhin romantique « Vallée du Haut-Rhin Moyen » ,沿岸斜坡上葡萄園和緊密高聳的城堡見證其繁盛歷史,美不勝收。船小心繞過萊茵妖女Loreley羅蕾萊盤據的巨大礁石,這裡暗石急流水深且彎道狹窄是萊茵河最深和最窄的河段。到處可感覺到激發音樂藝術文學的靈氣。

一路看下來真覺得自己對歐洲的歷史文化知識實在侷限,如井底之蛙。每到一個新的地方,看見新的事物,覺得似曾相識卻又根本認識不多。萊茵河上的歷史和傳說如此豐富而我竟一直沒好好睜眼研究過!

選擇萊茵河之旅只是想來感覺華格納的《萊茵的黃金》小水仙子,《尼貝龍根的指環》中神人精靈怪獸間的神話故事氣氛。然而,這河流蘊藏的文化記憶寶藏深不見底,沒事先做功課,只能簡略觸及,告訴自己回家後再慢慢回味補讀。 百聞不如一見;但見了之後,再依興趣深入探索也不差。學海無涯,若見甚麼就查谷歌,囫圇吞讀,記得快忘得也快,沒有用處。觀光旅遊算不上遊學,搭著船隨波逐流邊看風景邊聽導遊繪聲繪影描述,給看來寧靜悠閒的河邊大城小鎮添加不少風采,已蠻不錯的了。


科隆水—Eau de Cologne

https://loiclagarde.com/fr/cologne-et-sa-cathedrale-le-kolner-dom/ 裡面金碧輝煌

https://loiclagarde.com/fr/cologne-et-sa-cathedrale-le-kolner-dom/ 裡面金碧輝煌

遊輪駛進德國的第一站是Köln(科隆),萊茵河岸最大城,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早在中世紀時已是宗教和文化的重鎮。然而很慚愧地說,導遊在旁說的天花亂墜,我卻對它不只陌生且漠然。若不是跟船,這城市應不會出現在我旅遊地圖的標的上。總之既然來了就不妨多聽身邊這位很專業的導遊精闢的數家珍。 走到極負盛名世界遺產等級的科隆聖彼得大教堂Kölner Dom前瞻看這座曾是世界最高的建築物。其龐大的外表一臉黯淡灰黑,裡面卻是金碧輝煌藏滿工匠巨作和宗教聖品。可惜因人多又趕時間回船,無法細看。一路走過古城裡各式的塔樓,教堂,特色古屋, 廣場,河堤童話般的彩色屋,無數歷代名人的紀念碑等等,總算粗淺見識到這陌生城市不容小覷的歷史文化定位。


教堂外貌漆黑

教堂外貌漆黑

古龍原來是科隆!

看過許多大城後,科隆並沒帶給我多大的震撼或感動,然而最令我驚訝的竟是這地名和我常用的古龍水竟同出一源。當導遊停在一個小廣場的噴泉前說完歷史趣談後,轉身指向對面的一家商店,隨意的說若我們有興趣的話可進去看看,聞聞香。

這裡是名聞世界(除我之外)古龍水的發跡地。這瓶清淡香水以古龍命名;聽到此我恍然大悟: 科隆Köln竟是古龍--Cologne? 1709年這產品以其法文名字上市。我竟沒想到這個Eau de Cologne的Cologne指的是這城市! 為了紀念第一款清淡香水的發明,義大利籍的調香師就以其第二故鄉科隆定名,用當時上層社會語言法文Eau de Cologne推出,又以象徵珍貴極品的荷蘭紅鬱金香為商標,自己的義大利名Giovanni Maria Farina也法文化成Jean Marie Farina。其香精元素及配料秘方皆來自充滿陽光花草檸檬香氣的故鄉義大利。 這家商店字號為 « Johann Maria Farina gegenüber dem Jülichs-Platz » (朱利爾廣場對面的約翰·瑪麗亞·法利納--1709) 是皇家認證的古龍水專賣店也是當今世上仍存在的最古老的香水專門店。 三百多年來一代代相傳至今第八代,而且擴展到巴黎成為至今能非常普遍的法國大眾品牌: Roger & Gallet.

https://fr.wikipedia.org/wiki/Farina_gegen%C3%BCber#/media/Fichier:Farinahaus.jpg

https://fr.wikipedia.org/wiki/Farina_gegen%C3%BCber#/media/Fichier:Farinahaus.jpg

我們幾個遊客在大太陽下走了站了很久,身邊已傳--聞到汗味,我常走在導遊旁邊不遠處,剛見面時就嗅到他身上參雜啤酒屋和久未洗的老夾克味,但在歐洲這麼久,也見怪不怪,也可忍。然而兩個鐘頭過後,加上汗味就不太好忍。眼見對門有香味可聞,即使知道是商業陷阱,也不遲疑,一腳走入店,馬上拿起門口的試噴劑…Pssss.  哇! 清爽無比,心曠神怡。聽完導覽也買了一小瓶,不只當紀念品,主要是為救急。

自中世紀時期人們就發現精油的療效,在修道院裡開始使用蒸餾方法抽取藥用植物的精油製造Aqua Mirabilis神奇之水。人們用此神水,以口服、浸泡、擦拭、鼻吸或漱口來治療百病雜症。現在一般人家裡仍常備有瑞士製的萬用Carmol也有類似效果。說到這讓我想起台灣的綠油精、白花油、萬金油和明星花露水….。 虎標萬金油在瑞士藥房也能買到。

raw-image

據說Giovanni Paolo de Feminis於1695年發明一劑神奇之水的配方,其靈感就是取來自修道院的治療配方,之後傳給他住在科隆的當調香師的外甥 Giovanni Maria Farina製作成最受貴族名門寵愛不離手的古龍水。

我似乎找到了一種義大利春天的野水仙和雨後的橙花香的味道--法利納



古龍水的誕生和流行除了反映當時活躍的國際商業往來和純熟的推銷手法外,還巧逢一個商機。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流行用香水療癒和清洗身體,當時黑死病仍到處肆虐,據說熱水浴會有細菌感染,人們根本不太敢洗澡,只頂多用擦拭方式乾洗身體露白的部位。凡爾賽宮奢華的香膏,精油,白粉,假髮都是用來遮臭的必需品, 需求量很大。這款特製的古龍水不但香味清爽又能除臭消毒並治病養身。拿破崙隨身總把他專用的細長瓶裝古龍水塞在長靴裡備用,還吃古龍水製的糖果。據說他一個月可用掉四十多公升 ! 至於買不起古龍水的人就用民間相傳的Le vinaigre des quatre voleurs 草藥醋。至今市面仍可買到,算是天然健身品, 具有排毒和增加免疫力等等功效。 

現在去修道院參觀仍可買到不少草藥精油和噴劑, 記得幾年前到著名的修道院: Abbaye de Sénaque也買了一瓶薰衣草香的枕頭香霧,據說安神催眠。中世紀藥草花園也常出售蜂蜜,檸檬香蜂草水等產品。

在疫情後,古龍水又成了很好的香水選擇,尤其在夏天。它比香水清爽不濃膩,因含70% 至80% 的酒精多少有消毒作用,淡淡香味不刺鼻給人舒適感。因香精成分少(只有2-4%)價錢較便宜,在家可噴在衣物枕頭或整個屋裡,或加進清潔劑裡除味。出門前在手腕噴幾下,必要時可掩鼻吸吸香氣,除味又提神。

@farina_cologne

@farina_cologne

嗅覺的記憶

七月是最有味道的季節,在空調不太普及的歐陸,夏天是考驗人嗅覺耐力的時刻。在瑞士很少人能在有空調的地方上 班,大部分人工作一天下來,已滿身大汗全身臭兮兮,擠在不通風冷氣微弱的公車裡, 在滿車的汗狐臭味薰陶下,我只有一個意念:衝回家洗個澡,噴上古龍水,還我一身的清爽。

也許我的嗅覺比較敏感,(很久以前) 初來歐洲時,最令我納悶的是夏天沒冷氣, 人們滿身大汗。 這個以精緻生活文化為傲的歐洲大陸,天熱時室內「氣息」薰天教人不敢領教。汗一出,身體的原始野生的味道全發。並不是他們人不乾淨,而是天生體味較重,擦再多的芬芳除臭劑也有失效的時候。

而香水之都巴黎的味道,我想不少人也領教過;除了體味外,街角暗處或地鐵出入口常傳來一陣陣尿、吐物、狗屎等臭味在空氣裡流竄。在巴士底國家歌劇院地鐵的進出口。地上歌舞昇平, 地下灰暗汙穢髒臭,多鮮明的反差 !  一個優雅帥氣的男士,牽著狗叼著菸在星期天早晨悠然散步,看著他的狗在路邊腳踏車胎上拉屎,然後不清不撿繼續走他的路。嘆為觀止 !  

記得一個盛夏周末在漢堡旅行時,見到幾個車站進出口躺著一群徹夜在外抽菸喝酒的年輕人,鬧到天亮然後就地趟在瓶罐菸蒂吐物中酣睡。可想像周遭的氣味…然而,本地人似乎已司空見慣,繼續前行搭車。這樣的城市仍能吸引無數遊客, 必有更多能蓋過味道之外的魅力吧!

反過來說, 這裡也有不願使用除狐臭劑,堅持自我完整自然性的人。他們也許更在意體味外的人造味道吧! 我也常聽人家說受不了東方濕熱氣候下的髒濕味: 市場、廁所、水溝、廚餘、霉味、臭豆腐味、久未洗澡味、髒髮味等等。

嗅覺是很個人的,好惡之間常被直覺或記憶左右。看不到,摸不著,只能感覺,卻難以言傳。嗅覺隨著我們一呼一吸進出發酵,無形中也影響我們的七情六慾的起伏。味道受記憶感情的薰染在人的心裡昇華出不同的化學反應。普魯斯特的madeleine 瑪德蓮貝殼蛋糕是最有名的例子。 波德萊爾的對髮香的依戀La Chevelure「秀髮」和關於各種味道Le parfum「香氣」清晰具體的描述。

在生活的空間五味雜陳,味道層層相疊,說不出具體的味道但感覺又那麼真確。我們常說:你家的味道,他家的味道,雜貨店,酒館味,醫院味等等。只有專門訓練過到鼻才能具體釐清味源吧! 其實現在街坊除了餐廳外能聞到原味的地方真不多。到處都用香劑、除臭劑或薰香來中和或來製造氣氛。今日網路世界多采多姿唯獨還未複製出這些最個人化和自己獨有的觸覺、味覺和嗅覺。

寫到此,又回想到一個初夏的夜晚,散步在Parma城 (義大利) 的公園椴樹花道上,濃郁的香味,至今我仍記得當時的悸動…那時我仍不認識這棵樹的名,夜裡看不到樹型,只留下香的記憶。

看看自己此時還在用的香水(仔細看才發覺)其實多半都是古龍水,反正平常我只用來噴室內環境和身上(先在空氣裡往上噴幾下,在香霧下墜時,站到下方讓香氣降臨身上)或用玫瑰露水噴臉。輕輕的,似有似無的香氣對我就夠了。

身邊的每個小東西都是有來路的,想知道所有背後的故事不太可能。只能靠因緣際會或心血來潮時,偶爾閒情研究小記一下。七月爆熱期間,我很自豪從萊茵河畔帶回來滿載故事的古龍水。知道能消毒爽身,連家人搶著用,滿室清香令人沉浸在柑橘檸檬的氣息裡,神遊在美麗的義大利野花香果山谷中。不知將來回顧這段河道旅行時還記得那些橋段,也許能喚醒我記憶的會是古龍水的檸檬香 bergamote…。


Citrus bergamia 香檸檬

Citrus bergamia 香檸檬


參考 :

https://www.gutenberg.org/files/20496/20496-h/20496-h.htm#Page_208  Legends of the Rhine by Wilhelm Ruland 萊茵河傳說

https://farina1709.com/zh/12-farina-1709-eau-de-cologne  Farina 1709 Eau de Cologne 中文

https://baike.baidu.hk/item/%E8%90%8A%E8%8C%B5%E6%B2%B3/20481 萊茵河

https://www.croisieurope.ch/bateau/ms-symphonie  萊茵河之旅

https://youtu.be/_ciWsBysGrc 關於香水

 


avatar-img
70會員
54內容數
Léman /蕾夢,通稱為Lake Leman; Lake Geneva/萊芒湖;日內瓦湖, 是瑞士最大湖,也是我生活的場景。久居此地,隨筆記下了不少本地人生活寫照和歷史人文軼事,想藉由此平台與讀者分享切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七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啟蒙時代哲學家盧梭誕生於日內瓦共和國。當時的日內瓦城尚未加入瑞士聯邦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城邦。而日內瓦最有名的公民非盧梭莫屬。他作品的署名就是J.J. ROUSSEAU, CITOYEN DE GENEVE 盧梭,日內瓦公民。
五月生氣勃勃,萬物齊聲迎接美好的季節。百鳥爭鳴百花齊放,花園裡最豔麗的牡丹芍藥杜鵑爆開,招蜂引蝶。自然界熱鬧起來了, 大地生氣勃勃。除了貓狗叫外,milan (紅鳶)盤桓吹哨捕獵、merle (歐鳥鶇) 愛唱歌、蜜蜂的嗡嗡嗡、麻雀的唧唧喳喳、喜鵲的嘎嘎、 水鳥烏鴉的呱呱聲,此起彼落, 春天的聒噪處處
日內瓦人不是一個城邦或種族類別,而是一個多元民族文化組成的拼圖式民族。所謂真正的土生日內瓦人,追溯上去,都可能也是早先外來移民的子孫。這是一代代外人為謀求生路或特定契機來到此城紮根,為強化共同的據點棄異謀同,往成功生存之路前行。那是經過一段漫長的努力與掙扎,共同致力的成果。
巧克力王國瑞士, 但凡大的慶典都少不了推出應景的巧克力。 二月的心形的巧克力過後接下來開始出現雞蛋形和兔子狀的巧克力。三月迎春並開始一系列的宗教音樂會,為全年度最重要的宗教節日: 復活節營造氣氛。
二月一到,太陽無預期的強烈放閃,金光普照,感覺日頭日漸增長,光明愈來愈多,皆大歡喜。雖然氣溫仍低,但有了陽光,世界就亮麗起來,而且風漸弱,日漸長,南飛的鳥兒回來了,萬物變得活潑生動樂觀,總算走過一月的陰霾。太陽把人從暖窩裡吸出來。 我也拿著毛毯熱茶和書來到花園無風處坐下,享受太陽的烘烤⋯並希望太陽能
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是全年中最晦鬱的一天--今年落在一月十六日。旅行業為利用季節性產生的憂鬱情緒來鼓動人們做旅遊消費。深知在這種時候,人們很容易以給自己慰藉為理由衝動性的購買春衣,籌畫春季旅行,簽下健身房的會員年約,訂購減肥健身餐,參加慢跑隊等等。這些突發舉動不外是為給自己一個奮鬥的動力而做的報復
一七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啟蒙時代哲學家盧梭誕生於日內瓦共和國。當時的日內瓦城尚未加入瑞士聯邦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城邦。而日內瓦最有名的公民非盧梭莫屬。他作品的署名就是J.J. ROUSSEAU, CITOYEN DE GENEVE 盧梭,日內瓦公民。
五月生氣勃勃,萬物齊聲迎接美好的季節。百鳥爭鳴百花齊放,花園裡最豔麗的牡丹芍藥杜鵑爆開,招蜂引蝶。自然界熱鬧起來了, 大地生氣勃勃。除了貓狗叫外,milan (紅鳶)盤桓吹哨捕獵、merle (歐鳥鶇) 愛唱歌、蜜蜂的嗡嗡嗡、麻雀的唧唧喳喳、喜鵲的嘎嘎、 水鳥烏鴉的呱呱聲,此起彼落, 春天的聒噪處處
日內瓦人不是一個城邦或種族類別,而是一個多元民族文化組成的拼圖式民族。所謂真正的土生日內瓦人,追溯上去,都可能也是早先外來移民的子孫。這是一代代外人為謀求生路或特定契機來到此城紮根,為強化共同的據點棄異謀同,往成功生存之路前行。那是經過一段漫長的努力與掙扎,共同致力的成果。
巧克力王國瑞士, 但凡大的慶典都少不了推出應景的巧克力。 二月的心形的巧克力過後接下來開始出現雞蛋形和兔子狀的巧克力。三月迎春並開始一系列的宗教音樂會,為全年度最重要的宗教節日: 復活節營造氣氛。
二月一到,太陽無預期的強烈放閃,金光普照,感覺日頭日漸增長,光明愈來愈多,皆大歡喜。雖然氣溫仍低,但有了陽光,世界就亮麗起來,而且風漸弱,日漸長,南飛的鳥兒回來了,萬物變得活潑生動樂觀,總算走過一月的陰霾。太陽把人從暖窩裡吸出來。 我也拿著毛毯熱茶和書來到花園無風處坐下,享受太陽的烘烤⋯並希望太陽能
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是全年中最晦鬱的一天--今年落在一月十六日。旅行業為利用季節性產生的憂鬱情緒來鼓動人們做旅遊消費。深知在這種時候,人們很容易以給自己慰藉為理由衝動性的購買春衣,籌畫春季旅行,簽下健身房的會員年約,訂購減肥健身餐,參加慢跑隊等等。這些突發舉動不外是為給自己一個奮鬥的動力而做的報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英國有泰唔士河,德國有多瑙河,而法國最美的意象之一絕對少不了塞納河,沒有去過巴黎,也聽過左岸,左岸似乎也成了永遠飄著咖啡香的地方。
Thumbnail
這次要介紹的是超夯的荷比法遊船跟團旅遊!最大的特色就是一趟旅行之中替大家安排了三個不同的遊船體驗,塞納河、萊茵河、羊角村運河、阿姆斯特丹運河,每條路線的風景都別具特色,成為西歐跟團的熱門選擇之一!就讓AsiaYo帶你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真心覺得阿爾卑斯山風景的漂亮程度可以列入人生必去清單耶,在阿爾卑斯山周圍的國家像是瑞士跟德國,真的都很美很值得拜訪,如果懶得研究瑞士貴鬆鬆的車票和惡名昭彰超不準時的德國鐵路,推薦還是參加德瑞鐵道跟團旅遊最省事。搭乘景觀列車讓你不用爬山或走路就可以欣賞美麗山景,快跟著AsiaYo享受中歐旅遊吧!
Thumbnail
美麗的萊茵河,萊茵瀑布、沙夫豪森、施泰茵每年成就百萬旅客造訪,親身經歷就知道值回票價的旅行。
Thumbnail
只聽說瑞士很美但卻從來沒有踏入這片神秘的國土嗎?別等了,今天就換你啟航,跟著AsiaYo一起看看經典瑞士跟團旅遊的介紹,體驗壯麗雪山和童話小鎮秘境。而且不只瑞士,中歐旅遊行程還會帶你遊覽週邊國家,如:德國、法國、義大利,一次旅行讓你收穫滿滿,有各種不同的旅遊體驗。趕快一起出發吧!
Thumbnail
德國萊茵河畔賓根市(Bingen am Rhein)是一個相對不熱門的景點,不過他和對岸的呂德斯海姆(Ruedesheim)組合成中萊茵河(Mittelrhein)的起點,中萊茵河在2002年登錄為世界遺產。
Thumbnail
冰河列車是到瑞士旅遊最廣為人知的景觀列車,冰河列車起始站分別是St. Moritz至策馬特Zermatt。冰河列車沿途行經歷史悠久的朗德瓦薩大橋,並穿梭於阿爾卑斯山脈之間,完整的路途約7個多小時,海拔最高上升至2千多公尺,對許多旅人來說,能夠搭著火車橫跨阿爾卑斯山脈是個在瑞士特別的體驗(・∀・)b
Thumbnail
汗得小建築無國界少年的旅程,一路上,萊茵河蜿蜒是德國、瑞士與法國的國界,但在這裡出了個例外 — 巴塞爾獨擁河左岸與河右岸,是萊茵河的掌上明珠。國界線,在這裡把萊茵河全都畫給瑞士巴塞爾了。
Thumbnail
巴特塞金根木廊橋橫跨瑞士與德國的國界,是歐洲最長的木橋,今年450歲。木橋上的國界線重新劃定,成為人們生活閒談的小樂趣。木橋的整修與擴建也展示了溝通與理解的橋樑。入夜後,萊茵河幻化成夢帶,領著我們飛翔在沒有國界的世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英國有泰唔士河,德國有多瑙河,而法國最美的意象之一絕對少不了塞納河,沒有去過巴黎,也聽過左岸,左岸似乎也成了永遠飄著咖啡香的地方。
Thumbnail
這次要介紹的是超夯的荷比法遊船跟團旅遊!最大的特色就是一趟旅行之中替大家安排了三個不同的遊船體驗,塞納河、萊茵河、羊角村運河、阿姆斯特丹運河,每條路線的風景都別具特色,成為西歐跟團的熱門選擇之一!就讓AsiaYo帶你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真心覺得阿爾卑斯山風景的漂亮程度可以列入人生必去清單耶,在阿爾卑斯山周圍的國家像是瑞士跟德國,真的都很美很值得拜訪,如果懶得研究瑞士貴鬆鬆的車票和惡名昭彰超不準時的德國鐵路,推薦還是參加德瑞鐵道跟團旅遊最省事。搭乘景觀列車讓你不用爬山或走路就可以欣賞美麗山景,快跟著AsiaYo享受中歐旅遊吧!
Thumbnail
美麗的萊茵河,萊茵瀑布、沙夫豪森、施泰茵每年成就百萬旅客造訪,親身經歷就知道值回票價的旅行。
Thumbnail
只聽說瑞士很美但卻從來沒有踏入這片神秘的國土嗎?別等了,今天就換你啟航,跟著AsiaYo一起看看經典瑞士跟團旅遊的介紹,體驗壯麗雪山和童話小鎮秘境。而且不只瑞士,中歐旅遊行程還會帶你遊覽週邊國家,如:德國、法國、義大利,一次旅行讓你收穫滿滿,有各種不同的旅遊體驗。趕快一起出發吧!
Thumbnail
德國萊茵河畔賓根市(Bingen am Rhein)是一個相對不熱門的景點,不過他和對岸的呂德斯海姆(Ruedesheim)組合成中萊茵河(Mittelrhein)的起點,中萊茵河在2002年登錄為世界遺產。
Thumbnail
冰河列車是到瑞士旅遊最廣為人知的景觀列車,冰河列車起始站分別是St. Moritz至策馬特Zermatt。冰河列車沿途行經歷史悠久的朗德瓦薩大橋,並穿梭於阿爾卑斯山脈之間,完整的路途約7個多小時,海拔最高上升至2千多公尺,對許多旅人來說,能夠搭著火車橫跨阿爾卑斯山脈是個在瑞士特別的體驗(・∀・)b
Thumbnail
汗得小建築無國界少年的旅程,一路上,萊茵河蜿蜒是德國、瑞士與法國的國界,但在這裡出了個例外 — 巴塞爾獨擁河左岸與河右岸,是萊茵河的掌上明珠。國界線,在這裡把萊茵河全都畫給瑞士巴塞爾了。
Thumbnail
巴特塞金根木廊橋橫跨瑞士與德國的國界,是歐洲最長的木橋,今年450歲。木橋上的國界線重新劃定,成為人們生活閒談的小樂趣。木橋的整修與擴建也展示了溝通與理解的橋樑。入夜後,萊茵河幻化成夢帶,領著我們飛翔在沒有國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