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張惠菁卸下衛城總編輯的工作,讀著她在臉書的結束感言,覺得有一個活在同一個時代的喜歡的作家真是好,真是神奇的一件事。
讀到張惠菁的年紀是17歲。27歲的我來到台北,進了書店和出版社工作,第一次在書展見到張惠菁本人,第一次和她說話,第一次讓她親筆簽名,接著知道她也進了出版社工作。如今回到了第一次讀到張惠菁的城市裡,偶爾打著字還是會意識到:啊,這是張惠菁帶給我的口氣。
前不久剛想起,我國小最好的朋友就叫作惠菁啊!會不會是這樣的緣故,我才在高中圖書館的書架上,拿下這一本名為惠菁的人所寫的白色的書呢?(也曾在《重版出來》裡,看到那一本被編輯、業務、設計精心決定出的白色封面,為了在書櫃裡顯得醒目!大概《你不相信的事》也是這樣求獨樹一格地出場了。)
我喜歡張惠菁,一開始沒有太有把握。
作者簡介說,她是個有如跟蹤狂的人,喜歡的音樂和書,就要把作者所有作品都挖出來讀過聽過。我沒有太早學會這件事,自命不凡的小時候,以為拿到一本書願意讀完就是了不起的奇蹟。很晚很晚,不想工作再回學校唸書的時候,才知道世界有太多書得看,得拼命地看才能看出一小角風景。才真的開啟了我將喜歡的作者的書一本一本、一位一位讀完的歷程。
也是在研究所時,聽見同學轉述翠翠說張惠菁真的是台灣很重要的散文家,才安了心。真奇怪。
倒是印象很深刻,創作論課裡,老師問:「楊牧的傳記是誰寫的?」只有我秒答:「張惠菁。」小小聲地。那時的踏實與驕傲。
要如何證明喜歡一個作家呢?
就像愚蠢的某前男友曾偷偷向我承認,喜歡朱天心只是因為喜歡天心,所以選了個名字一樣的;向人說喜歡波赫士,但一篇一本都沒讀過。喜歡的名字只是拿來社交用的,無須再談下去,自然讓人家有了點尊敬的眼光。真是太蠢了。
但只喜歡名字有什麼錯呢?沒讀過也想喜歡的話,有什麼錯呢?
突然想把我喜歡的作家,用這裡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