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3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九槍》影評-這世界對他開了九槍,我對這社會只開一槍怎麼了嗎?

阮國非,一個曾經佔據新聞版面的「外籍移工」之一,在台灣人心中他就只是其中一個講的不同語言並且被我們視為非我族類的一群移工中的一人。圖片擷取自九槍臉書

阮國非,一個曾經佔據新聞版面的「外籍移工」之一,在台灣人心中他就只是其中一個講的不同語言並且被我們視為非我族類的一群移工中的一人。圖片擷取自九槍臉書

電影簡介:

2017年8月31日,失聯越南籍移民工阮國非遭警方連開九槍致命。舉國譁然下,輿論向兩邊傾倒,其中一邊,讚賞警方制服有暴力行為的逃逸外勞,但當時的阮國非是手無寸鐵,警方扣下的九槍,有其必要?記錄事發真相的密錄器,警政署以「偵查不公開」為由,不予以透露。《九槍》完整呈現密錄器裡,阮國非中槍後到救護車到場救護的半小時,第一台救護車先護送受傷民防,無所作為的圍觀民眾直盯著阮國非在地哀嚎、匍匐,直到斷氣。也許,問題該這麼問,殺死阮國非的,是那九槍嗎?(此段文字擷取自報導)

電影分析:

紀錄片的介紹方式我就不從劇中片段去切入了,片中的畫面、言語以及動作其實很明白地展現出導演的意圖,將蒐集而來的素材,選擇置放或是不置放這個片段;置放多久後上配樂或是交疊其他畫面;影像的切角,不論是拍攝時光線或是鏡頭語言的切角,片中沒有伏筆沒有相互戶應,沒有燒腦以及隱喻,雖然在編排上可能有些許意識流帶點文藝感,但這些素材都是觀眾需要知道或導演希望觀眾會需要知道的。

導演將一些真實發生的事情用小小的方框,碰碰碰碰碰碰碰碰碰,無聲的重擊在銀幕上,再緩緩地拼成一個議題。這些不同的素材讓觀眾,可以在觀影中(後)不會因為主題以單一事件作為開展,而將這個案件(只)作為這部片最主要環繞的討論的議題,並作出跟當初阮國非事件發生後社會群眾一樣的二元評價,遠洋漁工、長照移工、廠工,這些被遺忘的人群們才是導演想要紀錄並且希望蕩漾出更多討論的議題。

我特別被震撼到的是,這些劇中穿插的一些短對白,其實都是擷取自阮國非生前的臉書內容,當我還在為了密錄器畫面傷感(可能還有點不舒服,對於畫面本身的真實性或是影片中一舉一動的真實性),或是為了片中那些不同聲音在思考時,突然忘記這是一個「真實」事件,不是改編也不是什麼形而上的議題辯證。當我意識到這些對白是真實存在於歷史洪流時我心中漾起一陣酸楚,我,也是那種會記錄下心情片語的人,而倒臥在血泊中的阮國非也是,差別是他捱了九槍。

或許他有錯或許沒有錯,但他在異地捱了九槍後離開世界,而我聽到的碰碰碰碰碰碰碰碰卻是在影院中的喇叭所發出來的,我與他有什麼不同?我又為了這些一樣會記錄下心情的人們做了什麼努力,又該做什麼努力,才能夠讓這槍聲不要成為我們這片土地上烙印在異地的他(我)們的悲歌。

片末引用Robert Frost的詩"Stoppinf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心得:

我發現我總是習慣在看完一件事情的始末後急著下定論、爭對錯,但誰對誰錯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就算你真的爭論贏了,但是另一方的疑問以及顧慮真的被弭平了嗎?有沒有後續的力量在協助他們持續發聲,這些聲音被淹沒在對錯中只會讓下一次的爭論後面的事件更加血淋淋。

就像密錄器中的畫面一樣,在映後座談時有觀眾舉手提問以阮國非事件作為影劇的題材會不會又掀起二元對抗,反而會失焦或是無助於導演想要的希望大家好好重視這些議題的初衷,但導演的回應是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好幾年了,判決也已經確定了,如果我們因為擔心這件事情會揭開被害者以及加害者家屬,又或是都是被害者的家屬的傷疤而避而不談這件事情,那麼什麼時候才可以開始討論?

永遠都會有避而不談的聲音存在,但這些事情不會因為人們選擇視而不見就消失,還是真真切切的持續在我們這片深愛的土地上一再發生,就像最近的八尺門的辯護人一樣,身為法律人的我在看到這些議題持續發酵,卻不能去談論他,那麼我應該怎麼去解決這些問題。

當選擇去直面這些問題時,並選擇以最能夠傳達這些議題的方式以及題材,不正是最好的處理手段嗎?掀起爭端挑起對立也好,之所以有爭端代表人們對於彼此的想法還不夠理解,又或許藉由爭端可以發現自己真正對於這些議題的想法,而不是讓這些隱藏在心中的想法持續在形塑著現在的社會,卻又沒有任何溝通的管道讓我們的想法交流並且讓社會往我們共同期望的方向前進。

這世界對他開了九槍,我只對這社會開了一槍

導演蔡崇隆,映後對談的神情以及談吐與他帶來的片不同,更多是理性以及訴諸解決的管道在與觀眾對談。畫面擷取自九槍臉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