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你將會學到:
二十歲時最重要的財務規劃就是成長
二十歲該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二十歲在職場的重點就是學習
話說我最近已經開始類似半開學的狀態(就是已經待在學校宿舍了),不然每次待在家裡跟家人相看很討厭好像也不行。與其在家裡耍廢,不如出來寫寫文章,反正對自己無害,也希望能夠藉此快速的成長,並且有競爭力
你覺得二十歲最重要的理財規劃是什麼呢?有些人會從很年輕就開始存錢,出去打工、接家教等等。然而,在年輕時賺到的錢,可能在長大後會覺得只有一些些而已
還記得我高中的數學老師講了一個故事:年輕時想要賺錢,因此在大學期間非常認真接家教,那時候一小時四百塊,每天都在備課、教書。好不容易存了二十萬。結果出了社會,當上補教業老師後,才發現一年就賺到二十萬了,根本不用花這麼多時間在家教上
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在理財上面也是如此,在年輕時究竟什麼是最重要的,還待我娓娓道來
以下內容出自:
一人創富:推動財富飛輪,創造個人自由
書中提到這樣的一個諺語
Learn in your 20s.Earn in your 30s
意思是,二十歲的時候,在職場工作的第一要務就是學習;三十歲以後再考慮賺錢。二十歲的時候因為職位、離開家庭,各項開銷、租金,可能都沒辦法cover日常花費,這時候硬要擠出一點點錢存下來,著實有點勉強
因此我們要有長期思維,打從一開始就被錢主導職涯方向的話,之後的路就走不好。因為年輕存不了錢,那要存什麼呢?答案就是競爭力、能力、知識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就可以回答上述的問題。A公司是有名的大公司,H是小工斯:A公司月薪五萬、年終兩個月,國外員工旅遊;B公司相對之下只給月薪三萬、沒年終、沒有員旅。假設是明眼人一定都會選擇B吧?然而,作者我們不一定是如此
儘管待在A公司有更好的資歷、職涯,可以讓下一份轉職更順利,對吧?
作者說一半對一半錯,原因在於:假設你想要當一輩子的上班族,那麼是對的,因為履歷上有A公司的名稱可以幫你加分。然而,假設你想要創業,那麼履歷上是什麼根本不重要。因為你要創業,重點應該是你的能力
假設你要創業的話,作者建議你去小公司
也些人會說,在大公司可以學到更多關於企業如何運作的經驗,然而卻剛好相反。因為你在大企業當中,只會是一顆小螺絲釘,沒有從0到一的磨練,在這樣安逸的環境中,你的能力就會慢慢被消磨
相反的,假設你去小公司做事,學習從頭開始,就可以近距離觀察老闆是如何起家的。在這樣從0到一的過程,你就有扎實的基本功。因此請切記,二十歲在職場上的重點是學習,薪水其次。學習的重點應該放在「我如何創業」上,讓這樣的創業思維影響你選工作,因為工作是暫時的,能力可以帶著走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與其故步自封,讓錢都鎖在自己的帳戶裡面,不如把錢都砸在學習上面,我自己的話因為資金不足,所以我都會去圖書館借書、寫文章,因為我覺得這些知識跟前人的智慧可以讓我看得更遠一點,能夠更快培養這個世界所需要的能力
至於要不要上線上課程?個人持保留態度,因為假設你花了幾千塊買了一個課程,讓你平常的資金拮据的話,那麼就會得不償失。我認為與其這樣,不然多買幾本書,讓自己的學識都提升起來,把學習的成本大部分都放在大學期間,相信絕對不會後悔的
至於大學期間要投資嗎?我個人覺得還是需要,但是不是當沖開槓桿那一種,而是穩定投資ETF,在過程中慢慢養成如何看懂股票趨勢的習慣、以及可以忍受短期波動的心態。並且我推薦能夠在大學「存股」而非存錢,這樣才可以打敗通膨
像是我現在只有0050,三十股,我就會知道,股票不會每天都上漲,而是要慢慢等待複利發酵,因此養成的我的投資思維:主動投資在自己,被動投資在股票市場,這樣才是最好的分配
與其每天都看著K線上上下下、技術分析等等,不如讓自己的競爭力提升,提高主動收入,同時投資一小部分,讓錢為你賺錢
二十歲真的存不了什麼錢,在這樣的前提下,可以把目光放在提高能力上,畢竟你現在存的錢以後一下就賺回來了,但是你是「用」時間賺錢。與其這樣,不如把時間都放在學習上,在之後人生幾十年的路途上,都能複利成長,讓時間「幫」你賺錢,才是一個好的方式
也不要以為「投資」可以當作謀生甚至致富的捷徑,只有靠自己努力工作而來的收入才會最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