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二十歲時,存錢不是第一要務《一人創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這篇文章,你將會學到:

二十歲時最重要的財務規劃就是成長
二十歲該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二十歲在職場的重點就是學習

話說我最近已經開始類似半開學的狀態(就是已經待在學校宿舍了),不然每次待在家裡跟家人相看很討厭好像也不行。與其在家裡耍廢,不如出來寫寫文章,反正對自己無害,也希望能夠藉此快速的成長,並且有競爭力

你覺得二十歲最重要的理財規劃是什麼呢?有些人會從很年輕就開始存錢,出去打工、接家教等等。然而,在年輕時賺到的錢,可能在長大後會覺得只有一些些而已

還記得我高中的數學老師講了一個故事:年輕時想要賺錢,因此在大學期間非常認真接家教,那時候一小時四百塊,每天都在備課、教書。好不容易存了二十萬。結果出了社會,當上補教業老師後,才發現一年就賺到二十萬了,根本不用花這麼多時間在家教上

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在理財上面也是如此,在年輕時究竟什麼是最重要的,還待我娓娓道來

以下內容出自:

一人創富:推動財富飛輪,創造個人自由

年輕時,最重要的是學習

書中提到這樣的一個諺語

Learn in your 20s.Earn in your 30s

意思是,二十歲的時候,在職場工作的第一要務就是學習;三十歲以後再考慮賺錢。二十歲的時候因為職位、離開家庭,各項開銷、租金,可能都沒辦法cover日常花費,這時候硬要擠出一點點錢存下來,著實有點勉強

因此我們要有長期思維,打從一開始就被錢主導職涯方向的話,之後的路就走不好。因為年輕存不了錢,那要存什麼呢?答案就是競爭力、能力、知識


要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工作?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就可以回答上述的問題。A公司是有名的大公司,H是小工斯:A公司月薪五萬、年終兩個月,國外員工旅遊;B公司相對之下只給月薪三萬、沒年終、沒有員旅。假設是明眼人一定都會選擇B吧?然而,作者我們不一定是如此

儘管待在A公司有更好的資歷、職涯,可以讓下一份轉職更順利,對吧?

作者說一半對一半錯,原因在於:假設你想要當一輩子的上班族,那麼是對的,因為履歷上有A公司的名稱可以幫你加分。然而,假設你想要創業,那麼履歷上是什麼根本不重要。因為你要創業,重點應該是你的能力

假設你要創業的話,作者建議你去小公司

也些人會說,在大公司可以學到更多關於企業如何運作的經驗,然而卻剛好相反。因為你在大企業當中,只會是一顆小螺絲釘,沒有從0到一的磨練,在這樣安逸的環境中,你的能力就會慢慢被消磨

相反的,假設你去小公司做事,學習從頭開始,就可以近距離觀察老闆是如何起家的。在這樣從0到一的過程,你就有扎實的基本功。因此請切記,二十歲在職場上的重點是學習,薪水其次。學習的重點應該放在「我如何創業」上,讓這樣的創業思維影響你選工作,因為工作是暫時的,能力可以帶著走


大學時的理財規劃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與其故步自封,讓錢都鎖在自己的帳戶裡面,不如把錢都砸在學習上面,我自己的話因為資金不足,所以我都會去圖書館借書、寫文章,因為我覺得這些知識跟前人的智慧可以讓我看得更遠一點,能夠更快培養這個世界所需要的能力

至於要不要上線上課程?個人持保留態度,因為假設你花了幾千塊買了一個課程,讓你平常的資金拮据的話,那麼就會得不償失。我認為與其這樣,不然多買幾本書,讓自己的學識都提升起來,把學習的成本大部分都放在大學期間,相信絕對不會後悔的

至於大學期間要投資嗎?我個人覺得還是需要,但是不是當沖開槓桿那一種,而是穩定投資ETF,在過程中慢慢養成如何看懂股票趨勢的習慣、以及可以忍受短期波動的心態。並且我推薦能夠在大學「存股」而非存錢,這樣才可以打敗通膨

像是我現在只有0050,三十股,我就會知道,股票不會每天都上漲,而是要慢慢等待複利發酵,因此養成的我的投資思維:主動投資在自己,被動投資在股票市場,這樣才是最好的分配

與其每天都看著K線上上下下、技術分析等等,不如讓自己的競爭力提升,提高主動收入,同時投資一小部分,讓錢為你賺錢


總結

二十歲真的存不了什麼錢,在這樣的前提下,可以把目光放在提高能力上,畢竟你現在存的錢以後一下就賺回來了,但是你是「用」時間賺錢。與其這樣,不如把時間都放在學習上,在之後人生幾十年的路途上,都能複利成長,讓時間「幫」你賺錢,才是一個好的方式

也不要以為「投資」可以當作謀生甚至致富的捷徑,只有靠自己努力工作而來的收入才會最踏實

下台一鞠躬~

下台一鞠躬~

avatar-img
77會員
81內容數
「高手不是因為你能,而是因為你敢!」是我寫作的座右銘。今年19歲,來自桃園,現在就讀醫學系大二。以大學生身分分享自己覺得有用的讀書方法、理財知識。同時希望能夠在寫作的過程中幫助身邊的人,同時希望能夠弭平教育落差。#理財#讀書 想要斗內問題可以直接私訊:hys921031@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麵包箴言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目前這個月可以月休3天,真的很感恩,所以休假日覺得還是看一下書,補一下腦,在我國高中開始,家中因為經濟狀況不是很好,所以對於錢的使用,必須錙銖必較,不太敢花錢,直到近幾年開始才捨得偶爾買好一點的東西。 開始學習理財投資,這本書內容充足,寫了一些方法,增加正職之外的收入
學習方式的選擇可能決定了我們的成長速度和成就高度,沒錢有沒錢的學習方式,一樣可以上網找資料跟自己摸索學習,這樣學習方式沒有什麼問題,我很多技能也是這樣學習過來的,好處是免費,缺點是這個學習過程可能會很長。不見得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但是想一想,如果有個人看了一本書就將你學習3-5年的精華都學起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生活中進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個有助於安排學習計畫的框架,並強調了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概念。學習項目被分為補強、卓越與機會三個分類,讀者可透過這些分類來識別自身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與資源配置。此外,如何利用外部視野和專業協助,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也是文章的重要焦點。
Thumbnail
提升個人收入的多種方法,包括評估自身技能、尋找兼職機會、提升專業技能、控制支出、投資理財等。即使在職場上流機會不大或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透過合理的規劃和主動行動來增加收入。文章中的建議適合各種背景及工作經歷的人,並強調持續學習和合理管理財務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今年以來台灣、美國景氣復甦,但低薪、躺平、高房價問題仍持續出現,作者分享從職涯選擇與正確的存錢理財觀念角度給年輕人的建議。建議 20 歲的人花錢學技能、投資自己;30 歲的人職涯規劃、投資理財規劃;40 歲的人準備退休、存健康與興趣,透過投資策略與理財系統,持續累積財富。
有些人看了我上一篇文章 ,一定很好奇,為甚麼我靠單純的存錢就可以累積到這麼多錢,是不是有甚麼秘訣?回首我過去二十年的工作期間,在財務面上的秘訣有兩點,第一點是花錢的觀念,第二點是工作的觀念。
Thumbnail
「理財」這門學問的必修課中,最重要的就是「儲蓄課」。儲蓄這件事,或許有些人從小到大就已經養成了習慣,也有些人到現在對於儲蓄這件事應該從何下手還有些模糊。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目前這個月可以月休3天,真的很感恩,所以休假日覺得還是看一下書,補一下腦,在我國高中開始,家中因為經濟狀況不是很好,所以對於錢的使用,必須錙銖必較,不太敢花錢,直到近幾年開始才捨得偶爾買好一點的東西。 開始學習理財投資,這本書內容充足,寫了一些方法,增加正職之外的收入
學習方式的選擇可能決定了我們的成長速度和成就高度,沒錢有沒錢的學習方式,一樣可以上網找資料跟自己摸索學習,這樣學習方式沒有什麼問題,我很多技能也是這樣學習過來的,好處是免費,缺點是這個學習過程可能會很長。不見得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但是想一想,如果有個人看了一本書就將你學習3-5年的精華都學起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生活中進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個有助於安排學習計畫的框架,並強調了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概念。學習項目被分為補強、卓越與機會三個分類,讀者可透過這些分類來識別自身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與資源配置。此外,如何利用外部視野和專業協助,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也是文章的重要焦點。
Thumbnail
提升個人收入的多種方法,包括評估自身技能、尋找兼職機會、提升專業技能、控制支出、投資理財等。即使在職場上流機會不大或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透過合理的規劃和主動行動來增加收入。文章中的建議適合各種背景及工作經歷的人,並強調持續學習和合理管理財務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今年以來台灣、美國景氣復甦,但低薪、躺平、高房價問題仍持續出現,作者分享從職涯選擇與正確的存錢理財觀念角度給年輕人的建議。建議 20 歲的人花錢學技能、投資自己;30 歲的人職涯規劃、投資理財規劃;40 歲的人準備退休、存健康與興趣,透過投資策略與理財系統,持續累積財富。
有些人看了我上一篇文章 ,一定很好奇,為甚麼我靠單純的存錢就可以累積到這麼多錢,是不是有甚麼秘訣?回首我過去二十年的工作期間,在財務面上的秘訣有兩點,第一點是花錢的觀念,第二點是工作的觀念。
Thumbnail
「理財」這門學問的必修課中,最重要的就是「儲蓄課」。儲蓄這件事,或許有些人從小到大就已經養成了習慣,也有些人到現在對於儲蓄這件事應該從何下手還有些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