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白癡好可憐喔!」說話的是高中的一位同學。
「你為什麼會這麼覺得呢?」我略為不解的問道。
「因為他們都沒有午餐可以吃。」他一臉得意的笑著。
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諧音梗,託他的福,我永遠都記得這個道理。
以至於後來聽到有關「成功的原則」的小故事時,完全能心領神會。
話說不論是「白癡」或「白吃」的確是投資的一大忌諱。
「白吃」指得是不勞而獲,只想道聽塗說的聽信所謂的「明牌」,一昧的以為能夠獲得報酬。
殊不知「免費的最貴」,聽信謠言的下場往往都是得不償失,一敗塗地。
「白癡」指得是沒有風險和報酬的意識,沒有客觀的衡量標準,不願意花時間了解投資標的或者沒有相關的理財知識。
有道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一昧的追高殺低,很容易貪小失大或者損失慘重。
在我看來,投資就是以時間換取金錢的過程。
就如經濟學上的「假設其他條件情況不變」的理論。
如果投資標的是一家穩定獲利的公司,那麼無論時間長短,最終也會獲得應有的報酬。
因為即便投資的價格不理想,幾年後的配股配息也能回到本金之上。
所以說如果本金可以承受投資的期間越長,獲得報酬的機率也就越高,無怪乎有人說「本多終勝」。
那麼為什麼虧損的人總是比獲取報酬的人多呢?
不外乎大家都希望能在短時間獲得利益,又沒有足夠可以承受長期投資的本金,當局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