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3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閨蜜該該叫EP167-關係的經營:坦率跟撒嬌很重要!

    最近聽了這集podcast YouTuber 泰辣 Tyla 談「幸福婚姻怎麼打造?」,聽了心有戚戚焉,很有共鳴~ 怎麼可以講這麼棒!決定筆記幾個比較有感的點分享一下。

    為什麼會聽這集?

    關係的經營維持一直是我關心的議題,看到這個主題跟來賓,(之前有聽幾集瘋女人聊天室),就決定點進去聽了!

    開始關心各種「關係議題」,嗯,我統稱關係議題,包含父母、情侶、朋友、工作認識的人,各種關係都是關係 。就像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的煩惱,關係處理的好,大概人生的煩惱也沒了。

    這集podcast在講什麼?

    貫穿這集的主題我認為是溝通,從交往前/交往中/結束關係

    本集重點筆記與心得(以下是我聽完後的筆記、解讀、心得想法)

    交往前

    • 交往前/結婚前看缺點,交往後/結婚後看優點 --交往前/結婚前要想清楚對方的缺點,自己能不能接受 ,進到關係中就不要去抱怨,那些都是你進到關係前就知道跟要想清楚的,進到關係後,要看優點,才會快樂。
    • 永遠都會有更好的,但彼此是最適合的--不是找條件最好的談戀愛,條件沒有永遠最好,而是找「最能跟你度過這輩子的、有值得愛且為你停留的」,要找到自己的價值,只看外在,很容易變成拋棄式產品。

    關係中

    • 要溝通--有效的溝通很重要,害怕衝突不溝通的,就會離婚。
    • 坦率很重要-- 泰辣提到伴侶一開始是很不坦率的人,現在至少會表達小情緒,不得罪人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很重要。
    • 撒嬌很重要!會撒嬌的女人最好命!

    結束關係

    • 關係發生問題,要檢視為何沒有一起面對?(這段節目中談很多,但礙於篇幅就略過)
    • 坦白彼此心裡話--不適合就放手,不要耽誤,還會遇到更適合的人。

    通篇都蠻讚的,常常看到的婚姻鬼故事,大抵都是溝通出問題,或是沒有想清楚。

    但特別有感的點是坦率、撒嬌、以及交往前的要找怎樣的人。

    長大以後發現,我們很容易複製自己原生家庭的樣貌,我不會撒嬌是因為「不知道怎麼撒嬌?」、「不知道可以靠撒嬌來讓關係更融洽」跟「沒有人示範給我看如何撒嬌?」,雖然原生家庭中沒有這個元素,但可以透過學習,有意識地去營造自己想要的關係跟改變自己。

    我不是個坦率說出心裡想法的人,也是個不會撒嬌的人。(我媽跟我爸也不是)

    為什麼不坦率表達自己的感受?

    成長的過程裡面,呃,我不太確定是哪個環節,讓我覺得: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表達自己的需求很不好意思(「你好意思喔!你好麻煩喔!跟大家一樣不好嗎?」)。對我來說,表達自己的需求,可能造成別人的麻煩,或是被認為很自私,我選擇忽視自己的感受,把別的更大的事情(可能是工作或團隊目標)放在前面,自己的需求沒被滿足,事後或是私下跟別人抱怨或心裡一直覺得惋惜。

    但不坦率說出自己的想法,吃虧的是自己,別人也未必會開心。尤其在伴侶關係中或是家人關係中,「害怕衝突不溝通的伴侶,最後就會離婚」,只有一方隱忍的關係不會好,不說出來,別人也不知道。

    訪談中,泰辣提到有一次雙方忙完幾小時沒吃東西後,伴侶開車,他本來問伴侶要不要喝飲料,伴侶說沒吃東西胃會澀,後來泰辣自顧自的吃兩口食物沒餵伴侶,伴侶說「好過份!」,雖然不夠坦率直接說「我好餓,我要吃!」,但跟以往伴侶臭臉默默生氣比起來,已經是進步很多的表達了,泰辣說身為犯小錯的一方,就是各種撒嬌就對了~

    聽到這段想到的是,

    1. 我以前大概是會自顧自生悶氣的人,現在要練習坦率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2. 如果被這樣對待,大概「本來沒生氣也會生氣」對方為什麼莫名奇妙生悶氣?或是「你幹嘛不講!」>>回到第一點,表達自己的需求XD
    3. 撒嬌就可以解決了!為何不這樣做呢?(這又回到不會跟不知道怎麼做的問題,改天來寫一篇我是怎麼學會撒嬌的XD)

    至於交往前要找怎樣的人那段,特別有共鳴的幾個點是

    看條件那段~

    從拜月老列條件,到Dcard網路社群討論擇偶條件,網友常常在討論「這個擇偶條件太嚴苛」,或是「符合那些條件的人不會選你!」諸如此類的話題,我心裡也時常在想,戀愛真的是條件論嗎?條件真的重要嗎?要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才談戀愛嗎?會不會因為某些條件,把真心愛你的人篩掉?雖然我自己沒有列那些嚴苛的條件,但偶爾還是會想這個問題。(思考條件的必要性)

    不過我同意泰辣說的,如果只看外在條件,很容易變成拋棄式產品,條件永遠有最好的,但你們彼此會是最適合的。

    現在速食戀愛,步調比較快,有些人好像很快在一起,很快分開,之前看Dcard街訪影片,有些人認為,與其慢慢觀察決定要不要交往,還不如進到關係中觀察跟磨合比較快。但我現在覺得,交往前的觀察期要拉長,看到不適合,還可以冷掉、默默退開,但進入關係後,(冷掉不說默默退開會增加關係的不安全感跟不穩定性),反而應該積極溝通跟磨合,不要輕易放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