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7|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一直感覺在蛋殼中的我

raw-image

小時候,我想大家應該都有看過電影名著「侏羅紀公園」吧

不知道你們記得的畫面是什麼?

一直停留在我記憶裡的場景是,

小恐龍急著想探索外面世界,接著蛋殼出現裂縫,小恐龍破殼而出的畫面,

那時留下了一個經典名言,你們應該都想起來了吧!


生命會找出路

在過去的歲月,

印象中從小我就是個乖乖孩,

不懂社交,害怕被責罵,

老師叫我站起來我就會哭的那種(我記得那個場景),

哭什麼?說實在我也不記得,

但我隱約感覺,

被叫起來就是做錯事的直覺反應,

我是那麼害怕做錯事情,

我曾經做錯事情受到處罰嗎?

肯定有,但沒很嚴重,

有可能我無法接受自己被處罰這件事,

因為那代表我不好,

所以淺意識我一直在給自己任務,

覺得必須體貼他人,

要主動為他人做一些事情,

記得小時候我會主動照顧小我7歲的妹妹,(那個畫面印象好深刻)

我會幫忙辛苦做兩份工作的媽媽洗碗,

在我聽到爸爸沒錢繳房租時

(當時應該是開玩笑吧!我也忘了)就拿我的豬公給爸爸!

這些行為會擴展到人生的很多面向,

慢慢長大後的我覺得好累,

漸漸開始在當時的朋友圈,

停止了一直想要服務他人的行為,

就在「我覺得好累」的聲音裡,

我隱約的 #覺察 到,

那些「服務他人」的行為中,

我是想得到他人的「關注」,

所以,我覺得我必須先付出,


那是我人生中開始「覺察」的旅程,

大約26歲左右吧!

(這是我後來慢慢整理出來的)

這個覺察旅程並沒有一路順遂,

因為開始進入混亂期,

雖然我停止原來行為模式,

不代表我找到了我想要的,

我指的是想要成為的自己,

想要的工作,像要的人際關係,

一切都好混亂,

我只知道,

一旦我感覺不舒服,我就想逃~~~

我說不明白那個不舒服,

但我會找出一個我可以說服自己的理由逃掉,

然後~

再去尋找我要的,

這充份體現在,

畢業後我不斷地花錢學習,

認識我很久的朋友可能有感受到,

以前的學習,

是我不知道我要什麼?但我就想學習,

現在的學習,

我意識到是我一直覺得我 「不夠」,

淺意識其實就是覺得我不夠優秀,

但我不知道如何定義「優秀」,

現在我明白了,


起因是我一直在和他人 做 「比較」,
而那個「他人」從來都不是別人,都是偽裝後的「我」,

感覺像鬼打牆,我會不斷地要求自己,

這幾年我一直「覺察」到,

「 慣性」的可怕,很多時候會時不時地帶回到原來的模式中,

在不斷地探索中意識到,

這些模式都是在找「愛」,

我渴望感覺到有人可以接納「完全的我」,開心的,沮喪的,敏感的,憂鬱的.....都是我!

最大的 「阻礙」 是我沒接受原廠的自己,這是個重大的「發現!」

已經過50的我,雖然了解的慢,卻沒有白走,

因為,

從另一個角度思考,

這些過程,

我擴張了我的能力,

勇敢的嘗試很多事物,

所以,

要搬出 #心理大師講的名言~

佛洛伊德說「焦慮」使人刺痛,同時也讓人 #行動,

如果,

你也有同樣的模式,

我想邀請你去想想~

在這些模式下,

你的冰山底層,你要什麼?

#覺察學派

#焦慮

#生命會找出路

#比較

#佛洛依德

#關注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