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影評|《蒼鷺與少年》:宮崎駿作者印記最為強烈的真誠之作

    raw-image

    《蒼鷺與少年》,日文片名為《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引用自吉野源三郎的經典書籍。電影內容雖與該書並無直接關聯,但透過打造看似全然虛構、實則精確對照了日本戰時社會複雜樣貌的「異世界」,欲讓觀眾直面戰爭與生死議題,進而省思並思考自己「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點倒與吉野源三郎想傳達的精神相似。只不過《蒼鷺與少年》就內容與形式上都有著更加強烈的作者印記。

    內容上,戰時背景、生死議題、對母親或女性的眷戀與少年少女經歷冒險後蛻變,都是貫徹宮崎駿諸多作品的母題;形式上,近似《風起》的戰鬥機製造廠、《神隱少女》的女性導師與密集小精靈組合和《霍爾的移動城堡》的飄浮巨石……等等,則像是宮崎駿有意用統一的筆觸將他所有作品收錄在同一部作品上。

    不論是對自己其它作品的大量互文,或是將自我拆解並安置為真人與曾舅公兩者──透過年少與年老的自己對話,以帶有新意的手法為觀眾揭示了他的創傷、迷惘、寂寞,以及儘管現實世界殘破不堪,他還是要回去直面問題的勇氣──種種作法都讓《蒼鷺與少年》顯得更加私密與個人化,使得我在體驗故事本身之外,難免會受宮崎駿真誠的自剖所觸動。

    🪶

    《蒼鷺與少年》以死亡開場、倖存並「前進」收尾,其故事結構與核心命題仍不脫日本電影最常見的民族共振點:失落與倖存,只不過它雖然仍有明確的主角與冒險旅程,電影卻不重視(甚至可說是草率帶過)真人的心境變化與成長,將旅程重點放在展示塔中世界的樣貌上。

    真人被迫進入看似與現實截然不同的異世界──以他無法適應劇烈變動的現實生活來看,說他是半推半就地「躲進」異世界也不為過──但不論是充斥死亡意象的墓地與引渡人,象徵盼望靈魂能獲得新生的哇啦哇啦,同一般眾生一樣夢想能靠自身努力逃離殘酷世界、尋得富裕新生活卻連果腹與照顧好子女都辦不到,只能炸死於花火之下的鵜鶘,宛如軍國主義者貪婪、食人、暴力又群起鼓動的鸚鵡,以及每日窮盡辦法維護、卻仍只能看著「王國」由內而外走向衰敗最終瓦解的統治者──這不就是當時的日本社會之寫照?

    真人看似逃離了殘酷的真實世界,實際上反而是走出鄉村的安逸與逃避,帶著觀眾在異世界直面日本戰時社會的沉痛與複雜。

    拆解結構,此片的另一重點當然是真人如何接納創傷並回到現實世界。

    有別於一般動畫電影常見的微妙抽離感,此片於前1/3段,在真人的性格塑造與創傷上異常寫實,反襯了蒼鷺現身時虛實錯亂、乃至於整個異世界現形所帶來的驚悚感。

    可惜的是,電影待故事進入異世界後,沒能兼顧世界觀的展示與角色成長,放棄了真人心境變化的細節與深度,使得我(觀眾)雖然仍會被真人和母親米美的擁抱和告別所觸動,卻無法理解真人為何忽然便能接納夏子阿姨成為自己的新母親?甚至執意要回去原本的世界?

    一切像是他理所當然地就該這麼做,但世間並無任何理所當然。其他角色過度平面、象徵化,也使得整段「蛻變」成了符號互相碰撞而散落的圖像,可惜了前半段的角色塑造。

    🪶

    與其說《蒼鷺與少年》是主角的故事,倒不如說是宮崎駿的故事。

    「真誠的人啊,難怪你一直散發出死亡的氣息。」

    這句台詞,亦更像是對宮崎駿的側寫。

    誠如前面所說,這部作品乘載的是宮崎駿極為個人化的經驗、見解與自述。

    為此,我想我願意接受並放下真人這個角色呈現的不完整,感受宮崎駿傾注於這部電影的「真誠」,在死亡氣息的環繞之下也自我探詢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仍是部能帶來強烈感動的作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蒲公英的蒲,取自OOHYO〈Dandelion〉,社群新手,熱愛影劇、電影、貓咪和睡眠。目前的人生Favourite 4:霸王別姬、藍色恐懼、淑女鳥和遊戲時間。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