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0|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葛印卡 – 為什麼是感受?什麼是感受?

法根除痛苦,且給予快樂。是誰給予這種快樂?不是佛陀,而是法;了知身體內的無常(anicca),而得到快樂。這也是你一定要禪修且持續地覺知無常的理由。

— 烏巴慶尊者 –

 

Photo by Eberhard Grossgasteiger on Unsplash

我還記得自己初次去見烏巴慶老師的情況。當時,我對自己的信仰有著極大的執著,對佛陀的教導則懷有疑慮不安。老師知道我是當地印度教社團的領袖。他問我:「你們印度教徒會反對戒--道德的生活,定--掌握自心,和慧--淨化心的智能嗎?」我怎麼可能反對!怎麼可能有任何人反對!他接著說:「這,就是佛陀教的。我只對此感興趣,我要教你的也只有這個 。」烏巴慶老師對法的詮釋是世間共通的,也是無宗派的,他毫不在意我是印度教徒。

我在第一次內觀課程學習到佛陀的教導,從此改變了我的一生。他的邏輯、實際、實用、通用且無宗派的教導,有如磁鐵般吸住了我。(教導中)沒有任何可以反對的東西。關於不淨雜染的根除與心的淨化,我一直有所聽聞且津津樂道。當我開始觀察感受時,一開始我有片刻的懷疑:「這要怎麼幫助我?」但不久我就體會到,要藉由觀察感受我才能抵達不淨雜染的根部。事實上我正向著完全解脫的目標前進。老師教我的,不僅是培養信仰或滿足知性,雖然兩者皆很重要。他教我在體驗的層面上去認識真理的方法。如果有人想用知性的討論,邏輯或辯論來說服我聽從佛陀的教導,我是不會信服的,因為我對自己的信仰非常滿意。但透過身體感受而體驗真理,不僅讓我信服,而且當下就有成效。這種切實的工具使我有了信心,確信自己真能成為「不動智者」 (sthitaprajna),那是每一位印度教徒所嚮往的目標。

我越修習,就越確信佛陀是最先進的心物科學家;關於痛苦及根除痛苦的真理,他是最佳分析師。而他之所以能成為無人能及的科學家,就在於他發現了:渴愛 (ta ha) 是由感受而生起的。我研究過佛陀前後時代的印度精神導師們的教導,他們也同意渴愛是痛苦的起因,但他們認為渴愛純粹因為六塵(感官對象)而生。他們遺漏了最重要的環節:他們之中沒有任何人談到感受,以及感受與渴愛之間的關聯。他們始終認為六塵(感官對象)是渴愛的起因。渴愛就是貪愛,貪求;貪求能獲得愉悅或持續愉悅,也貪求能擺脫掉或抗拒不愉悅。因此渴愛實際上有貪愛與嫌惡(貪與嗔)兩種意思。

佛陀的發現是:渴愛的真正起因在於感受,這個發現是佛陀給予人類最珍貴的禮物。他的這個發現給了我們一把鑰匙,得以打開自身內的解脫之門。其他人則宣告六入緣愛 (salayatana paccaya ta ha);佛陀發現且說明瞭受緣愛 (vedana paccaya ta ha),它意謂著不淨雜染產生在感受層面,而且是對感受而起的反應。而如果渴愛的生起是對感受的反應,那麼理所當然地,要直探渴愛的根源並根除渴愛,就必須要瞭解感受,體驗感受,知道感受如何引起貪與嗔,並且要有智慧知道如何利用感受來根除渴愛。

Photo by Jordan Arnold on Unsplash

Samaahito sampajaano, sato Buddhassa saavako; vedanaa ca pajaanaati, vedanaana~nca sambhava.m. Yattha cetaa nirujjhanti, magga~nca khayagaamina.m; vedanaana.m khayaa bhikkhu, nicchaato parinibbuto’ti.注 1

「佛陀的弟子,以專注、覺知和對無常的時時透徹了知,能有智能去瞭解各種感受,它們的生起、滅去,以及諸受滅盡之道。一個到達諸受滅盡的禪修者(他體驗過感受由生至滅的完整範疇,並且超越了感受時),就能擺脫渴愛,得到完全的解脫。」

所以佛陀修練並教導覺知心物 (naama and ruupa)的禪修。物(ruupa 舊譯“色法“)包括了身體 (kaaya);而感受則是在身體上感覺到的。心(naama 舊譯“名法“)則包括了意識 (citta)與法(dhammas 伴隨著心而生起的)。感受也是一種心所 (cetasika 伴隨著心而生起的)。當佛陀說,「諸法在心中生起時,就有感受伴隨而生」 (sabbe dhammaa vedanaa samosara.naa),這意謂著所有伴隨著心而來的經驗,都包括了感受,且與感受不可分離。根據我對佛陀教導的瞭解,不僅觀身念住 (kaayaanupassanaa) 與觀受念住 (vedanaanupassanaa) 覺知感受有關,感受也是構成觀法念住 (dhammaanupassanaa) 與觀心念住 (cittaanupassanaa) 所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修行者,不論是修觀身念住或觀受念住或觀法念住或觀心念住,都要不斷地覺知感受。藉由了知感受的無常本質,他持續覺知感受,而體證到現象的生起 (samudayadhammaanupassii) 與現象的滅去 (vayadhammaanupassii) 。如此,他不讓渴愛因響應感受而生起。對愉悅的感受,他不以貪愛(渴愛的一面)反應,對不愉悅的感受,他也不以瞋恨(渴愛的另一面)反應。修行者基於對無常 (annica) 的了知,保持著平等心 (upekkhaa) 。

我的向內探索之旅顯示出--習性(行為模式)是在無明的黑暗中形成的,使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不斷對身體上的感受產生貪與瞋的反應。因此,人變成自己行為模式的奴隸,且不斷在最深的層面對感受起反應。隨眠煩惱 (anusaya kilesa)是沈睡的火山,是對感受起盲目反應的潛在行為模式。佛陀的發現幫助修行者得以脫離盲目的習性。在我所知道或聽說過的許多禪修方法中,不論是在印度或世界的其它地方,沒有任何一種深入到貪瞋煩惱的根源並根除它們,也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能這麼清晰地說明如何根除貪瞋痴的潛在習性。

Photo by Cesar Lozano on Unsplash

“Sukhaaya, bhikkhave, vedanaaya raagaanusayo pahaatabbo, dukkhaaya vedanaaya pa.tighaanusayo pahaatabbo, adukkhamasuakhaaya vedanaaya avijjaanusayo pahaatabbo.”注 2

利用愉悅的感受(以平等心觀察愉悅的感受,且了知它們的變化無常之本質),來根除潛在的貪愛習性,利用不愉悅的感受來根除潛在的瞋恨習性,利用中性的感受來根除潛在的無明習性。我認為這是佛陀對人類的獨特貢獻。

現在的問題是:何謂感受?佛陀的話語中很明確的提到,感受是心的四蘊之一(另三蘊是sa~n~naa 想,sa”nkhaara 行,vi~n~naa.na 識),它在解脫苦上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佛陀很重視人在身體上感覺到的感受。人在身體上感覺到的感受是由心的受蘊去體驗的,它是心的受蘊。色蘊(物)本身不能體驗生起的感受。為了離苦而修行,身體上的感受是很重要的。這並不代表要忽略心的感覺(喜 somanassa 與憂 domanassa);身心兩者是同時持續的。

慈悲的正法使人從一切痛苦中解脫,而讓我飲用了正法甘露的這個傳承,稱為雷迪大師 (Ledi Sayadaw)的傳承,但它其實就是佛陀的傳承。這個傳承十分重視在身體上感覺到的感受。當我在烏巴慶老師座下上第一次課程時,這種禪修的獨特深深吸引了我。在首次內觀課程中,我瞭解到,在知識上認知心與物的無常本質只能在某種程度上淨化心智。它無法改變我們內心深處,我們仍是自己行為模式的奴隸,並且在全然無明中持續地起反應。

這個禪修方法使我獲益匪淺,於是我開始依我老師的建議閱讀佛陀的語錄。我也很好奇想知道為什麼這個崇高的教導會在印度失傳。我自小即聽人說:佛陀在他的教導中結合了我們傳統的優點,然後再加上一些謬見,他並沒有發現任何新東西。我的經驗卻正好與這種說辭相反。我發現佛陀的教導非常有益。這也驅使我更進一步探討這些說辭的真實性。閱讀佛陀的語錄(Tipi.taka三藏)是極大的享受!我發現原先的信息是多麼的謬誤!佛陀強調的是真理的實際體驗。如此穩固奠基於實相的教導,怎麼可能會帶來謬見?我在這條路上,找不出任何虛假的痕跡。bhaavitobahuliikato--以自身的體驗來瞭解,因而獲得知識且增長知識--這句話一再地出現於三藏中。佛陀一再地說,jaana, passa — 瞭解你自己,以你自身的體驗去瞭解。對真理如實而實際地體驗,確保在這條道路上沒有幻想、謬見,沒有想像,也沒有盲目信仰。佛陀的話語也確認了我的體驗--要從一切痛苦中解脫,身體的感受是至關重要的。

Photo by Marek Piwnicki on Unsplash

在描述 dukkha 苦時,經典說:

“Katama~nca, bhikkhave, dukkha.m?Ya.m kho, bhikkhave, kaayika.m dukkha.m kaayika.m asaata.m kaayasamphassaja.m dukkha.m asaata.m vedayita.m, ida.m vuccati bhikkhave, dukkha.m. “注 3

「比丘們,什麼是苦?比丘們,如果有任何身體的痛苦,任何身體的不愉悅,任何因身觸而造成的痛苦或不愉悅的感覺 -- 比丘們,這就叫做苦。」

在描述 domanassa 憂時,經典說:“Katama~naca,bhikkhave,domanassa.m?Ya.m kho, bhikkhave, cetasika.m dukkha.m cetasika.m asaata.m manosamphassaja.m dukkha.m asaata.m vedayita.m, ida.m vuccati, bhikkhave, domanassa.m.”注 4

「比丘們,什麼是憂?比丘們,如果有任何心理上的痛苦,任何心理上的不愉悅,任何因意觸而造成的痛苦或不愉悅感覺 -- 比丘們,這就叫做憂。」

這裡再度澄清了,當佛陀在描述苦受時,指的是身體的感受。

佛陀在《念住經》中說“AAtaapii sampjaano satimaa.”。

AAtaapii 和 Satimaa 容易瞭解,但我必須探尋時時徹知無常 Sampajaano 的意思。我發現它被定義得很清楚:sampaja~n~na 就是持續地清楚理解並且透徹了知身心架構(特別是感受)的無常本質。感受是在身體上感覺到的,但它也是心的一部分,而對感受的觀察,意思就是對心物現象的觀察。

Katha~nca, bhikkhave, bhikkhu sampajaano hoti? Idha, bhikkhave, bhikkhuno viditaa vedanaa uppajjanti, viditaa upa.t.thahanti, viditaa abbhattha.m gacchanti. Viditaa vitakkaa uppajjanti, viditaa upa.t.thahanti, viditaa abbhattha.m gacchanti. Viditaa sa~n~naa uppajjanti, viditaa upa.t.thahanti, viditaa abbhattha.m gacchanti. Eva.m kho, bhikkhave, bhikkhu sampajaano hoti. Sato, bhikkhave, bhikkhu vihareyya sampajaano. Aya.m vo amhaaka.m anusasaanii’ti.注 5

「比丘們,比丘們要如何透徹了知呢?比丘們,在這裡,比丘能知道受 (vedanaa) 在自身生起,知道它們的存留持續,也知道它們的滅去;他知道尋(vitakkaa 心對塵的最初作意)在自身生起,知道它的存留持續,也知道它的滅去;他知道想(Sanaa 心對塵的認別)在自身生起,知道它們的存留,也知道它們的滅去。禪修者們,禪修者就是這樣地徹底了知。這是對你們的教導,比丘應該要正念且安詳地遵行。」

Photo by Mu Mumu on Unsplash

佛陀在下面的話中,也澄清了感受指的是身體的感覺:

Yathaapi vaataa aakaase, vaayanti vividhaa puthuu; puratthimaa pacchimaa caapi, uttaraa atha dakkhi.naa. Sarajaa arajaa capi, siitaa u.nhaa ca ekadaa; adhimattaa parittaa ca, puthuu vaayanti maalutaa. Tathevimasmi.m kaayasmi.m, samuppajjanti vedanaa; sukhadukkhasamuppatti, adukkhamasukhaa ca yaa. Yato ca bhikkhu aataapii, sampaja~n~na.m na ri~ncati; tato so vedanaa sabbaa, parijaanaati pa.n.dito. So vedanaa pari~n~naya, di.t.the dhamme anaasavo; kaayassa bhedaa dhamma.t.tho, sa”nkhya.m nopeti vedaguu’ti.注 6

「天空中吹著許多不同的風,吹自東方與西方,吹自北方與南方,挾帶塵沙的與無塵沙的,冷的以及熱的,狂烈的與溫和的--吹著許多種的風。同樣的,在身體上,感受會生起,有愉悅的、不愉悅的和中性的。當比丘勤奮修練時,每一刻都不忘失時時徹知無常,於是這樣的智者,完全了知了所有的感受。完全了知感受之後,他就能在此生根除所有的煩惱不淨。這樣的人在他生命盡頭時,因為已經安住在法中,且已圓滿了知感受的整個範疇,他就到達難以描述的境界。」

 佛陀在此也同樣強調,感受是在身體上呈現的:Seyyathaapi, bhikkhave, aagantukaagaara.m, tattha puratthimaayapi disaaya… pacchimaayapi disaaya… uttaraayapi disaaya… dakkhi.naayapi disaaya aagantvaa vaasa.m kappenti. Khattiyaapi… braahma.naapi… vessaapi… suddaapi aagantvaa vaasa.m kappenti. Evameva kho, bhikkhave, imasmi.m kaayasmi.m vividhaa vedanaa uppajjanti. Sukhaapi… dukkhaapi… adukkhamasukhaapi vedanaa uppajjati. Saamisaapi sukhaa… saamisaapi dukkhaa… saamisaapi adukkhamasukhaa vedanaa uppajjati. Niraamisaapi sukhaa… niraamisaapi dukkhaa… niraamisaapi adukkhamasukhaa vedana uppajjatii’ti.注 7

「比丘們,假設有一家客棧。來自東方、西方、北方、南方的人們住在客棧中。住客中有 Khattiyas (Kshatriyas) 剎帝利、Braahman (Brahmins) 婆羅門、Vessa (Vaishya) 吠捨和 Sudda (Shudras) 首陀羅(印度的四個種姓)。比丘們,同樣的道理,我們這身體也有各種不同的感受生起,愉悅的感受,不愉悅的感受和中性的感受生起。執著的愉悅感受,執著的不愉悅感受和執著的中性感受會自身體生起。同樣的,也會生起不執著的愉悅、不愉悅及中性感受。」

我已不需再證明瞭,佛陀說到感受時,他指的是身體生理上的感覺!佛陀的這些教誡,不僅澄清了我所有的疑惑,也使我感到徬佛是佛陀在親自指導我一樣,要重視身體的感受。

我的恩師生前經常定期唱誦 Tikapa.t.taana(三法發趣),我發現這很有啓發性。研讀 Tikapa.t.taana 能得到佛陀清楚明確的指點,身體的感受 (kaayika.m sukha.m and kaayika.m dukkha.m) 是證果(到達涅盤 nibbaana)的「親依止緣」(最親近依賴的助緣)。

Pakatuupanissayo-kaayika.m sukham kaayikassa sukhassa, kaayikassa dukkhassa, phalasamaapattiyaa upanissayapaccayena paccayo. Kaayika.m dukkha.m kaayikassa sukhassa, kaayikassa dukkhassa, phalasamaapattiyaa upanissayapaccayena paccayo.注 8

「身體樂受是身體的樂受、身體的苦受、證得果位(涅槃)的親依止緣。身體苦受是身體的樂受、身體的苦受、證得果位(涅槃)的親依止緣。」

Photo by Wolfgang Hasselmann on Unsplash

而且,

Pakatuupanissayo-kaayika.m sukham upanissaaya… vipassana.m uppaadeti, maggam uppaadeti, abhi~n~na.m uppaadeti, samaapatti.m uppaadeti.注 9

「靠著身體的樂受…內觀生起…道生起…智生起…證果(涅盤)生起。」

我的一些朋友堅持說,感受 (vedanaa) 是心 (naama) 的一部份,所以它與身體的感受無關。各種見解都可能存在。但是對我而言,整部三藏 (Tipi.taka) 就是證據,證明了身體的感受與心理的感受同樣是受 (vedanaa) 的一部份;而且,在佛陀的教導中,身體的感受更為重要。Pa.t.thana(發趣大論)更提供了一個不容置辯的證據,說明身體的感受在解脫道上的關鍵重要性。自從我向恩師學習之後,我個人深蒙其利,我持續指導內觀,將重點放在身體的感受上。

喜 Somanassa 和憂 domanassa 指的是愉悅與不愉悅的心理感受。樂 Sukha 和苦  dukkha 是指廣義的樂與苦,但也特定用以表示身體上的愉悅和不愉悅感受。Tisso imaa, bhikkhave, vedanaa. Katamaa tisso? Sukhaa vedanaa, dukkhaa vedanaa, adukkhamasukhaa vedanaa. Imaa kho, bhikkhave, tisso vedanaa.注 10

「身體的感受可分三種。哪三種?愉悅的感受、不愉悅的感受和中性的感受(即非愉悅亦非不愉悅)(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佛陀總是以上述的方式列舉三種感受。只有在他列舉五種感受時,才會把喜 (somanassindriya.m) 和憂 (domanassindriya.m) 涵蓋在內。這表示出佛陀的教導中,身體的感受比內心的感覺重要。

Katamaa ca, bhikkhave, tisso vedanaa? Sukhaa vedanaa, dukkhaa vedanaa, adukkhamasukhaa vedanaa-imaa vuccanti, bhikkhave, tisso vedanaa. Katamaa ca, bhikkhave, pa~nca vedanaa? Sukhindriya.m, dukkhindriya.m, somanassindriya.m, domanassindriya.m, upekkhindriya.m-imaa vuccanti, bhikkhave, pa~nca vedanaa.注 11

佛陀在提到四念住(覺知的建立)時,會用樂受和苦受來描述感受,但在提到 sampaja~n~na 時時徹知無常或四念住時,從來不曾用喜或憂來描述。在整部三藏中在談感受時,只有十來處提到喜,但有數百處提到樂或苦受,尤其論及修習四念住時。因此,當佛陀談到以禪修根除痛苦時,他要我們注意感受,顯然感受是心的一部份,它深深地根植在身上。

這也是 aruupabrahmaloka(無色界)的梵天們不能練內觀的原因,也是為何佛陀不能傳法 (Dhamma) 給他無色界定(第七、第八禪那 jhang)的老師的原因。在第五到第八禪那時,心已脫離了身,因此沒有感受的經驗。所以,這些梵天缺少了色身,不能體驗身體感受。要他們去練習覺知感受是不可能的,他們也無法踏上解脫之道。

 

Photo by Eberhard Grossgasteiger on Unsplash

值得注意的是,在修習禪定 (samadhi) 時,喜和憂在第三禪那消失,但是樂受與苦受要到第四禪那才消失。Adukkhamasukhaa vedanaa(不苦不樂受)在第四禪那時仍然還有。因此,我們可以合理地推論,身體的感受使我們能比較持續有力地掌握實相,也同時掌握了渴愛的根源。感受是每個人均能清楚了知的,感受是獲得解脫的切實工具。

這是我的親身經驗,是我的老師教我的方法。對照這種經歷,佛陀的話語非常具有說服力且令人振奮。這條道路讓我法喜充滿。依我老師的訓令,我開始在印度及世界各地與人分享這禪修方法。當我與學生分享這個解脫的方法,教他們從感受下手且瞭解感受的真正本質時,我發現他們也同樣受益。佛陀這個清楚、實用又有成效的教導使我深具信心。這方法沒有任何想象或盲信的空間。

偶爾,會有人來和我辯論為什麼我這麼重視身體的感受。我總是謙恭地請他或她來試一試內觀禪修方法,去體驗並審視此法是否符合佛陀的教導。

不必懷疑這方法。我邀請你們: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條佛陀指出的路,他是最偉大的心物科學家,是這世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心的醫生。別讓我們的哲學信仰變成我們的障礙。讓我們充分利用佛陀的發現--感受是一個能使我們解脫痛苦的工具。

願眾生快樂,安詳,解脫。

 

參考經典:【巴利語原典為國際內觀研究中心(VRI)出版之 CSCD 編號;另附相當之《大正大藏經》(簡稱《大正藏》)之經文連結以資參考。】

  1. Sa.myutta Nikaaya 2.4.249 → S. 36. Samaadhi 三昧 & 11 Rahogataka 獨坐 →《大正藏》第二冊第99卷第121頁
  2. Sa.myutta Nikaaya → S. 36.
  3. Pahaanena 捨棄 →《大正藏》第二冊第99卷第119頁
  4. & 4. Diigha Nikaaya 2.393, 394 → D. 22. Mahaa-Satipa.t.thaana Suttanta 大念處經 →《大正藏》第一冊第26卷第582頁或第二冊第125卷第567頁
  5. Sa.myutta Nikaaya 3.5.401 → S.47.2. Sata 正念 →《大正藏》第二冊第99卷第171頁
  6. Sa.myutta Nikaaya 2.4.260 → S.36.12-13. AAkaasa 虛空 →《大正藏》第二冊第99卷第120頁
  7. Sa.myutta Nikaaya 2.4.262 → S.36.14. Agaara 客捨 →《大正藏》第二冊第99卷第120頁8. Pa.t.thaana 1.1.423.
  8. Pa.t.thaana 1.1.423.
  9. Sa.myutta Nikaaya 2.4.250.
  10. Sa.myutta Nikaaya 2.4.270.

Photo by Lucas George on Unsplash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