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對於貧窮翻身有兩種論點
1. 人可以透過奮鬥翻身
2. 人無法透過奮鬥翻身
相關視頻觀點如下:
*支持人無法透過奮鬥翻身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研究
香港富豪體驗貧窮
63 up
*支持人可以透過奮鬥翻身
美國實境節目
鏈接都只是介紹,非常強烈建議找原片觀賞。
其中,無法透過奮鬥環境翻身的主要論點是環境迫使人為了求生存用盡所有資源及時間,而無法有其他資源投入可以翻身的機會。包括儲蓄避免生活困境、找新工作、接受教育、甚至財務投資。
透過奮鬥翻身觀點,最主要觀點除了奮鬥及無比的忍耐,往往還有一個重要觀點就是、知識比資產重要,以及教育、婚姻的重要性。
其實社會經驗及實證表明,即使階級躍升、擺脫貧窮有少許的可能、但並不容易。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
人生當中有幾個關鍵問題,儘量少犯錯。
例如教育、工作選擇、婚戀、投資。
而我們往往在年輕時就得面對這些問題、作出決定,然而我們的能力、社會閱歷、性格都要在步入中年後才慢慢成熟。
即使人能夠翻身,除了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觀念及知識。
這個知識傳遞,家教遠比學校教育重要。
無數例子都在證明這件事,階級除了透過資產的傳遞、更透過教育傳遞。
而目前台灣的教育沒有這些內容。
並沒有教如何處理生命中遇到種種重大問題的解決方式:例如如何當父母?如何管理財務?如何找工作?讀書的意義?生涯規劃等等⋯⋯⋯
上一代也不懂,於是把下一代當放山雞的放養,只重視有沒有吃飽,書有沒讀好,於是一代代的人都在當韭菜。即使賺了點錢、因為沒有正確的理財觀念,錢財被騙走或消費掉、又或者投資錯誤。
以至於代代都無法完成階級跨越。代代都是香甜的韭菜。
富人的想的和窮人真的不一樣。
投資觀念跟商業運作觀念雷同,近一陣子流行元宇宙、低軌衛星概念股。
幾個虧損中的公司漲了好大一波。
對於股票上漲的原理、很多人可能沒有正確認知。大概很多人認為股市漲跌沒有規律。
其實有的。有統計數字顯示、股價長期通常跟營收成長、EPS正相關。短期則隨機得多。
股市中大體上有兩類型上漲:
1.有業績支撐的上漲
2.純粹靠消息催動的上漲
其中有業績支撐的上漲、要是股價漲勢遠超業績漲勢、將來回跌也會很大、例如航運,又或者業績成長不再,形成戴維斯雙殺的下跌。
股票上漲動力當然是一定期間內買的資金大於賣的資金。
股市中玩的是預期,預期要是沒實現,怎麼上去就會怎麼下來。
時間點掌握在握有籌碼的人手上,外人難以得知。
因此排除掉靠消息漲跌的公司後,長期可以根據公司營運狀況判斷未來漲跌機率。
而短期較呈現隨機波動、除非掌握資訊傳播管道或是資金動向,否則大概就是靠猜的魷魚遊戲。
我不知道大家看魷魚遊戲是看爽還是看門道?遊戲參與者最弱勢的就是遊戲規則是別人定的,還經常改變模式,參與者贏的最大因素是運氣,無法有穩定的優勢,除非掌握資訊、力量、某種專業、使用策略能夠降低運氣成分,除此之外真的是任人擺布的韭菜。
因此,股市投資,除了投資、博弈邏輯之外,商業邏輯也非常重要。
一個曾經事業成功過的人,即使回歸一無所有再次成功也比從沒成功的人機會大很多。
名望、自信、知識與經驗都是無形財富。
我曾研究過家族中兩個長期有投資的長輩的投資史。
長輩A常年各種投資虧損累累。我問過他,瞭不瞭解他的愛股-聯電的經營業務?他只說是電子股,其他一概不知,聽說他年輕時熱衷賭博,我知道在他眼中,各種股票號碼只相當於骰子上的點數,除了代表標的號碼不同,沒有其他意義。
他選擇標的從來都是聽別人說好、跟風買進,於是手上一堆下市公司股票。
聽說剛進場就開槓桿。幸而高人指點,逃過大崩盤。
更不用說長期投資跟隨公司成長過程獲利了。
他的電視螢幕上永遠是紅紅綠綠的股市報價螢幕。但從不研究各家公司,也不懂總經。
他老婆以為他早就戒了賭了,但我覺得其實他一輩子都沒離開過賭場。
另一個長輩B,年輕時就研究投資,總經、各種指標,公司業務研究透徹,從工作是高中老師起步,透過兼職、投資積攢到上億身家。
上次他在2020年/3月底介入美股,買進FAANG及特斯拉。
我問他用什麼指標抓的低點這麼準。他說是Vix。
兩位長輩,一個是知識型、一個是跟風型,兩人年紀相當。
據我所知,他們倆起步資產,長輩A較多。
長輩A是做生意的、收入較豐厚,但教育程度低。多年來除了憑藉台灣早年經濟成長賺到一桶金、幸而有買些房子、房價增幅跟投資收益跌幅相抵,資產多年來浮浮沈沈,大抵呈現長期微幅向下。
我聽過他生意成功的法門,有點旁門左道,然而他又錯誤的把自己成功經驗應用在投資領域。性格固執己見,不反省、不學習、不改進。他的生意賺錢比較像時勢造英雄,隨著台灣早年經濟起飛吃到紅利,但因不擅投資,資產無法再進一步。靠運氣得來的,終憑實力輸掉。
長輩B是高中老師、學歷高、多年來兼家教、薪資加投資賺到第一桶金,雖然起步收入低於A,但經過多年投資領域的學習,資產超過A十倍。
我家族兩位長輩的人生經歷表明了,起步資產超過一定數字後,資產數字的差異不如知識重要。
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形成的投資觀念看似相關性不大,但其實是核心,你的價值觀決定了投資風格。
求速則必然使用高風險的投資方式,這次給了你甜頭,不一定有下次。慢慢致富雖慢,但成功機率高。
換個角度, 職場上,常聽到很多人抱持一種觀念:拿多少錢,做多少事。一種不願吃虧的心態.
倒也不是說這種觀念不對, 只是如果想要更好的生活,更高的薪資,這種:『拿多少錢,做多少事。』的心態會阻礙發展, 換位思考, 如果你是老闆,你願意提拔一個平常就願意多做點的人,還是提拔一個一個平常不願多做點, 拿多少錢,做多少事的人。去賭他拿到較高薪資會願意多承擔工作嗎? 還是選擇一個平常就不計較工作量的人?
老闆很精明,通常不願意承擔不確定性, 所以傾向選擇平常就願意多做點的人。
人能否夠過努力翻身?固然有環境因素,自身願意多付出換取機會也是很重要, 雖然付出並不總是有結果, 但這就跟投資一樣, 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夠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