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解: 「番」,位於句中二四六的要緊點位,平仄要分明,此詩中應為仄韻,固,此處番字,不念huan, 而念huan3。又《集韻》孚(hu1)萬(ban7)切《韻會》甫(hu2)患( huan7 ) 切,𠀤音販(huan3)。與音翻( huan1 )義同。《杜甫詩》會須上番看成竹。《獨孤及詩》舊日霜毛一番新,別時芳草兩回春。
近體詩有平仄要求,是為了吟唱,譜曲之用,但,也因此限縮了字詞的可用範圍!這樣大大的提高寫作的門檻,與文辭的運用!因此,古人遇到這樣的情況,叫做出句,只能拗救,又或者從權改調!這是口語音的特權!只不過這是人為地改音!
「還」:連詞。表示假設關系,相當於“如其”,“假使”。唐韓愈《送文暢師北遊》詩:“僧還相訪來,山藥煑可掘。”宋辛棄疾《賀新郞·別茂嘉十二弟》詞:“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淸淚長啼血。”淸李漁《奈何天·鬧封》:“若還只封一位,就有無限的爭端。”
中文詞:「若有還無」,等於是「若有若無」!若=還。「若還」的倒置詞=「還若」! 閩南語音 huan7-na7!
《台日典》huān-nā凡若。解說(漢羅)假使...lóng會...。解說(日文)凡およそ若もし。大概たいがいの場合ばあい。大凡おおよそ。例(漢羅)∼∼ 食酒就醉;∼∼ 愛去tio̍h先入稟。
「還,凡」二字的音變,見上篇@「凡勢凡勢」!
「若」Jiok8:《台日典》紀錄 ua7, jua7, lua7, gua7 四個白音! 如今只剩 gua7較為常聽到!教育部字典用「偌」字!
「若」,jiok8/jia6/ju6。《唐韻古音》讀汝(ju6)三略,尊𤰞相若,强弱相虜。古人讀若字爲汝(ju6),故傳記之文,多有以若爲汝者。《史記·項羽本紀》云:吾翁卽若翁,《漢書》云吾翁卽汝翁,此可據也。又如也。如此也!,閩南語音的 na7, 可以為「若」,也可以為「如」,又音na2, 其同音字,也可以是「挐」,此字是「拏」的異體,也寫作「拿」,音符「如」,ju5, 音符「奴」 noo5 ,j-vs. n-,-u vs -oo 的對應關係。即是「若,如」同音義的延伸!如tshiok-na2 捉拿。
《台日典》ná拿。(1)逮捕。捕[とら]へる。召捕[めしと]る。逮捕[たいほ]する。例:被警察拿--去[hō͘ kéng chhat ná--khì]=警察官[けいさつくゎん]に捕[とら]へられた。拿--來[ná--lâi]=召捕[めしと]って來[こ]い。 (2)(戯)the̍h來。戯)持[も]つ。取[と]る。錢拿來給--我[chîⁿ ná lâi hō͘--góa]=金[かね]を持[も]って來[く]てくれ。恬恬共我拿--去[tiām tiām kā góa ná--khì]=默[だま]って持[も]っていってしまった。拿若多錢[ná jōa chōe chîⁿ]=いくら金[かね]を取[と]ったか。
na2,一般日常白話比較常說theh8, 中文寫「提」te5《說文》挈也。! 其實是挈(kheh/kheh8)字音!這是同義字,延伸為同音字的例子!「提,挈」同義,兩字複合成同義複詞口語「提挈」,也是 te5-kheh8 -> theh8!
當疑問字時,等於是哪字!即是na2音的第三義,閩南語,哪(ㄋㄚˋ)有 na2-iu7,奈(ㄋㄞˋ)無 nai3-bo5!
若 ju6, 而ji5,如ju5/ju7!,而音符的字如「耎,儒,懦」韻元音為-u音!是口語疊字詞「若若」的變化書面字!
「干」計數單位。猶個。《字彙·干部》:“數始於一而成於十,干字從一從十,故言若干。謂或如一,或如十,數未定之辭也。”《字彙·干部》:“數竹木亦曰干,猶言個也。”
【摛筆】謂執筆爲文,鋪陳翰藻。宋姜夔《淸波引》詞序:“朅來湘浦,歲晩淒然,步繞園梅,摛筆以賦。”淸姚鼐《送張橿亭少詹》詩:“俯仰一古今,摛筆朱霞散。”
這字遺留在閩南語中的同安腔thi, 一如變調規則,2->1, 1->7。語音會因而混亂,又或者語氣的需求而在口語表述中變調!
thí 展。(其他講法)thi(同)。Kā扇、傘等展開。解說(日文)扇子せんす。傘かさを広ひろげる。展のべる。例(漢羅)∼雨傘。
《台日典》用展字訓讀! tien2/thien2 ->懶音th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