鵜鶘(hoo5),恐為鵜鴂(kiat)之誤! 古人兩詞混用!此處應讀鴂(kiat)音! 鵜鶘,一說是杜鵑,一說是伯勞。【孟子】南蠻鴃舌之人。【趙註】鴃,博勞鳥也。此詞採用大量的典故,首三句起興於三種鳥類的悲鳴,後舉諸多史載的離別場景鋪陳,最後一句才爆發出一聲仰天長歎,「誰共我,醉明月!」可說是蕩氣回腸,哀思悠遠。詩詞賞鑒有對此詳細的點評可參看。
來聽閩南音與北平音的念誦,楊雲萍教授的腔口似漳州腔, 七陽韻,都念 -iang, 如 「長,將」!最後一個「伴」,有些版本是「共」字!葉嘉瑩先生雖然是北平口音,但他作為國學訓練最後一代人,有著吟誦詩詞的底蘊,還是將入聲字的「短促急收藏」訣竅,念的有模有樣!殊屬難得!如今受新一代教育的學子,已經不知道入聲字的吟誦法則了!悲呼,哀哉!
毽子,古稱拋足戲具,是一種用羽毛或紙、布等插在圓形的底座上做成的遊戲器具,古代文人也稱為「燕子」,並有詩句「踢碎香風拋玉燕」的描述。閩南語沿用古語法,稱踢毽子為 that-kian3 ,kian3台日典,甘字典都採漢字「燕」!
《台日典》躂燕:解說(漢羅)用腳踢毽子。解說(日文)細[ほそ]く切[き]った紙[かみ]を束[つが]ねて厘錢[りんせん]に結附[むすびつ]け足[あし]の裏[うら]にて蹴上[けあ]げて遊[あそ]ぶ追羽子[おひはご]の類[るゐ]。
燕 ian3 ->kian3。從無聲母的影母 岐音別義為牙音的見/疑母。「毽」為後造形聲字,【詞彙補】經電切,音建kian3。拋足之戲具也。【明朝 帝京景物略】諺云:楊柳兒靑,放空鐘。楊柳兒死,踢毽子。 教育部字典有收that-kiàn-tsí踢毽子,kiàn-tsí毽子,二詞。 《甘字典》收錄: gia̍t燕, hiat燕, thiat燕.三詞,都是跟踢毽子有關!
燕的白讀音inn3 是 -ian -> inn 的文白變化規律! 閩南語叫作 inn3-a2 !
「許」字,為多音多義字,表示在語音的傳遞過程,發生音變,而被借用增義!
許,國音ㄒㄩˇ,ㄏㄨˇ兩音,文音Hu2 ,白音hi2,khoo2。韻書為曉母,與匣母同屬喉音!分化演變為 h-, s-, k/kh-等聲母!匣母的分化使得 hu2 ->hoo2->soo2 , 因此假借為「所」字!故,許有「處所」義!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宋·梅堯臣〈魯山山行〉詩:「人家在何許?雲外一聲雞。」 《千金譜》句:{莫 嫖 莫 賭 , 勤 儉 有 補 所。 bo̍h phiâu bo̍h tó·, khûn-khiām iú pó·-só·.},告誡世人,賭嫖敗家,勤儉才能積少成多。這個「所」字,可能是「些許」的「許」字! 又或者是兩字的縮音 sia-hoo2->soo2!
khoo2 ->khua2->kua2, 即為「寡」字!《說文解字》:「寡,少也。」
《台日典》:tsi̍t-kuá一寡一屑仔,少少。少[すこ]し。少少[せうせう]。僅[わづ]か。些[ちと]。一寡仔[chi̍t-kúa á]=ちょんびりと。少許[すこしばかり]。
許:又表示約略估計的數量。
如:「些許」、「少許」。《後漢書·卷七十一·皇甫嵩傳》:「赴河死者,五萬許人。」唐·柳宗元〈至小邱西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這個音也可以從 khua2-> gua7音! 教育部字典採用「外」字! 另一說是「餘」字, 音符,余,也是第一人稱詞「我 ngoo2」->gua2 ->gua7!
又,幾許=幾何。兩字縮音koo/ko, 是「幾個」的近音!個 ko3! 是數量的疑問詞!《文選·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宋·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詞:「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衛靈公問孔子:『居魯得祿幾何?』對曰:『奉粟六萬。』」
字典:許
《台日典》紀錄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