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議題,撼動韓國的力量》試讀心得-小時不讀書,長大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微雷)近年,常流傳著一句話:「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字句裡暗諷著記者沒知識或是說出、做出一些不得體的舉動。

 

為什麼大家會對記者如此高標準又充滿著惡意?

 

因為在大家心中,他們是在第一線衝鋒陷陣,並忠實報導出最新消息,讓一般民眾得知資訊,也就是所謂的「新聞」。或是執起筆桿、拿起攝影機記錄下那些我們無法深知或是說出的議題,也就是所謂的「媒體」。曾幾何時,新聞的來源來自網路傳言的拼拼湊湊、媒體成為某些人物引導風向的槍砲。記者們更成為無靈魂想法的勞動者,產出大同小異的內容。

 

韓劇、KPOP的傳播,讓人對於韓國媒體甚感好奇,加上韓國受財閥影響甚鉅,也更好奇每個專題、每則報導背後的來源。《堅守議題,撼動韓國的力量》這本書是個很好的契機,藉由資深媒體人的視角去看一些大事件專題的深意還有傳統與數位媒體環境的改變。

 

撇去「韓國老三台」KBS、SBS、MBC,JTBC是近十年崛起的地方電視台,年輕的它可以較無包袱的與其它平台合作,像是書中提到與Naver、Daum合作在網上直播新聞,為新聞傳播開啟新管道;無畏的它可以揭露大人物的醜聞,相信其中的難為與遭遇的險境絕對比書中寫的更加困難,但也讓它成為韓國民眾心中極具公信力的媒體,這對所有新聞工作者來說是莫大的肯定。

 

當然它也曾自我懷疑,來自酸民、黑粉等攻擊,還有更多人直呼「垃圾記者」。每個人本就有不同觀點,一篇報導即便再客觀也不可能讓每個人滿意,只是長期下來也可能磨損媒體人的熱情,但偏偏支撐他們下來的就是來自另一批的肯定與鼓舞。

 

這也是媒體有趣的地方,就像本書的命題,一篇篇報導、一則則新聞真的可以成為撼動國家的力量,雖然不在韓國生活,卻可以由作者的文字分享身歷其境,一步步改變現況。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真的是對媒體人最大的中傷,但還是希望媒體人都不要放棄追求真相的勇氣與信心。身為閱聽人的我們更加簡單,慎選新聞來源、發言前多想一下,就是對這些媒體人最棒的支持了!



#時報出版

#堅守議題,撼動韓國的力量

#JTBC #孫石熙

#世越號 #閨密門 #MeToo


看更多書籍介紹


avatar-img
4會員
2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iang Alic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57年,我們在哪裡呢? 在作者筆下的時間,人們印象中被稱為韓流中心的首爾正是一片汪洋,不僅如此,其他地區更是被泡在水裡,必須穿著潛水衣下水尋找糧食或是探索過往歷史,而深不見底的水世界也是這個故事的伊始。 主角為了爭奪潛水裝備與潛水權開始了一場潛水較量,這讓我想到韓劇中濟州島或是海
人們常說「眼見為憑」,但在《看見屍體的男人》這本小說一開頭就跟你說,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你經歷的、你認為是正常的也不一定就該如此。如同很多懸疑小說,在書中丟出許多謎團,在這本書也是如此,不過讀者們並沒有上帝視角而是跟著主角一起抽絲剝繭,更能夠感受其中的驚心動魄。
飲食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但仔細想想我們有多久沒有品嚐到食物的原味,而是迷失在調料的風情或是廚師的炫技當中,口中攝入美味,心靈卻無法共情食材的魅力。 世間佳餚眾多,能打中人心的卻不多,拜讀《時光裡的醍醐味》時,卻一再身陷作者筆下山田林土的野味,僅是芋頭、僅是菇類,也讓人......
2057年,我們在哪裡呢? 在作者筆下的時間,人們印象中被稱為韓流中心的首爾正是一片汪洋,不僅如此,其他地區更是被泡在水裡,必須穿著潛水衣下水尋找糧食或是探索過往歷史,而深不見底的水世界也是這個故事的伊始。 主角為了爭奪潛水裝備與潛水權開始了一場潛水較量,這讓我想到韓劇中濟州島或是海
人們常說「眼見為憑」,但在《看見屍體的男人》這本小說一開頭就跟你說,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你經歷的、你認為是正常的也不一定就該如此。如同很多懸疑小說,在書中丟出許多謎團,在這本書也是如此,不過讀者們並沒有上帝視角而是跟著主角一起抽絲剝繭,更能夠感受其中的驚心動魄。
飲食與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但仔細想想我們有多久沒有品嚐到食物的原味,而是迷失在調料的風情或是廚師的炫技當中,口中攝入美味,心靈卻無法共情食材的魅力。 世間佳餚眾多,能打中人心的卻不多,拜讀《時光裡的醍醐味》時,卻一再身陷作者筆下山田林土的野味,僅是芋頭、僅是菇類,也讓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Thumbnail
我看了邂逅她的少女時代,裡面的有一位女性狗仔為了不擇手段想要摧毀一個名人,所以我知道記者狗仔都是一個樣,每一位記者狗仔,往往報導的新聞全都是虛假,他們靠著不擇手段賣虛假報導。 不管一切抹黑網紅名人受害者還在他們身上潑屎潑糞。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最近網傳有中共紅媒記者在台灣盯梢政論節目,一定要播出所謂「政治正確」的節目出來。 對於這樣的事我深有同感,在許多年的政治評論中也曾經遇過相同的情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來我在一家文學網站寫文章,常常針砭時政,後來到一家網路報社投稿,這家網路很夠意思,報社剛成立,需要一些社會議題的討論,我一來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Thumbnail
對電視台來說,有畫面配上記者旁白就可以說故事。 所以想帶的風向目標很明顯: 1、塑造抗議的年輕人沒公德心的自私形象 2、強調抗議活動是擾民,造成"公眾"困擾 (大概是前一次企圖用黑道亂場塑造暴力形象不成,所以改說人沒禮貌太吵鬧) 看他們家的新聞就能預測明天活動要注意什麼有心人士了。
Thumbnail
碰到轉彎、碰到不是你預期的路,你可以不接受,但更可以迎上去。趁著年輕,探索新的世界,能在其中收穫意料之外的風景,如果可以因此在很好的位置擁抱未來新趨勢,那真是無價。
Thumbnail
若對韓國的近代史有了解均知道,在擁有現今直選總統及相對自由的制度前,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踏入千禧年代,亦曾出現威脅韓國媒體工作的事件,但來到今年則再度出現了相關爭議,且為臨近國會議員選舉之際掀起波瀾。為何有政府官員發表的言論掀起箝制言論自由的憂慮?為何該官員會被一面倒聲討?
Thumbnail
新聞業需要的不僅僅是對新聞事實的敏銳度,還需要非常強大的心理素質,他說,許多人進入新聞業後都會感到沮喪和無力,因為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和付出的行業。
Thumbnail
上週停訂報紙,也解除追蹤,把電子報設定去垃圾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報文化小記者生存紀事EP01 小報文化是台港資某報紙的特色,即使它的記者數和資源是數倍於傳統平媒的。這讓台水傳統平媒很不適應。我個人把臥韱採訪配合同事在外頭公共場地拍攝的沒爭議的鐵則,主要是要以踢爆台灣不公不益不文化的亂象,滿足觀眾自以為偉光正的三歡來批評見報的新聞,這對公部門影響力很大,他們還
Thumbnail
我看了邂逅她的少女時代,裡面的有一位女性狗仔為了不擇手段想要摧毀一個名人,所以我知道記者狗仔都是一個樣,每一位記者狗仔,往往報導的新聞全都是虛假,他們靠著不擇手段賣虛假報導。 不管一切抹黑網紅名人受害者還在他們身上潑屎潑糞。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最近網傳有中共紅媒記者在台灣盯梢政論節目,一定要播出所謂「政治正確」的節目出來。 對於這樣的事我深有同感,在許多年的政治評論中也曾經遇過相同的情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來我在一家文學網站寫文章,常常針砭時政,後來到一家網路報社投稿,這家網路很夠意思,報社剛成立,需要一些社會議題的討論,我一來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Thumbnail
對電視台來說,有畫面配上記者旁白就可以說故事。 所以想帶的風向目標很明顯: 1、塑造抗議的年輕人沒公德心的自私形象 2、強調抗議活動是擾民,造成"公眾"困擾 (大概是前一次企圖用黑道亂場塑造暴力形象不成,所以改說人沒禮貌太吵鬧) 看他們家的新聞就能預測明天活動要注意什麼有心人士了。
Thumbnail
碰到轉彎、碰到不是你預期的路,你可以不接受,但更可以迎上去。趁著年輕,探索新的世界,能在其中收穫意料之外的風景,如果可以因此在很好的位置擁抱未來新趨勢,那真是無價。
Thumbnail
若對韓國的近代史有了解均知道,在擁有現今直選總統及相對自由的制度前,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踏入千禧年代,亦曾出現威脅韓國媒體工作的事件,但來到今年則再度出現了相關爭議,且為臨近國會議員選舉之際掀起波瀾。為何有政府官員發表的言論掀起箝制言論自由的憂慮?為何該官員會被一面倒聲討?
Thumbnail
新聞業需要的不僅僅是對新聞事實的敏銳度,還需要非常強大的心理素質,他說,許多人進入新聞業後都會感到沮喪和無力,因為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和付出的行業。
Thumbnail
上週停訂報紙,也解除追蹤,把電子報設定去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