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3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物質決定意識,現實決定理想。

關於「意識是怎麼來的?」,這一個大問題,我的立場是支持物質決定意識,而此處的「怎麼來」並非是在說現在大腦裡的想法,要講清楚,在更大的問題上,從更小的細節著手,往往是很好的解決之道,而解決之後往往也能看見統一的道路,於是嘗試將意與識進行分裂,再融合,試著來探討。

意是起心動念,用物質論的角度來看,就是對於現實現象的回應與反饋,如:餓了會想吃東西,這個起心動念就來自於身體需求;還有落寞時會想有人陪,這個起心動念就來自於心理需求。 而落寞會想有人陪,更有可能是因為在人類進化的歷程中,掠食者總是會挑烙單的獵物下手有關,於是才有抱團取暖的習慣。 至此! 便可以說人類所有的心靈現象與意識,透過基因的傳承,成為了現實交互作用下的產物,進而才有思考與想法產生的起心動念,也就是所謂的意。 所以人類在以物質論為基礎的最底層基礎上演進,恰恰好是最扎實不會踩空的「我的一小步」。

識是明辨是非對錯,也就是價值觀的形成改變過程中擁有的一切,如: 不可以踩到小石頭一痛,就生氣亂打人,這個明辨就是主客體分離,能讓無妄之災消弭,擁有謠言止於智者的定力。 這種思考方式,看似是意識決定物質,但事實上也是物質決定意識,因為只要讓混沌擴大,自己最後一定會被捲入,除非人類沒有學習模仿能力,而如果人類沒有學習模仿能力,那麼人類就是因為害怕混沌而止步不前,是更進一步在「識」方面臣服於隨機,而這樣的推論,面臨著大數據具體實現而帶來盈餘的成果,是完全站不住腳的,因為大數據已經用證據克服了行為經濟學的隨機性。

透過以上的獨立解析,來將意識綜合在一起時,就會看見現實的動態循環,每個思考、想法形成的動作,都能在現實的歷史上找到原因(物質),因此才說物質決定意識。

至此! 便可以回到第一段的「意識怎麼來」,為什麼是物質決定意識? 又為什麼說並非是指大腦裡的想法?

因為現實已經透過基因構成感覺,形成想法,進而影響思考,例如: 「聞到大便會覺得臭,但牛屎卻不會。」,於是最基本的意識怎麼來,已經基本定型為都是現實帶來的影響,所以才說是物質決定意識。 所以物質決定意識已經鐵板釘釘,至此,便可以跳脫出大腦的格局來思考 - 「第一個意識的根源與形成,人與其他生物的意識為什麼可以有這麼大的差距,構成人的物質中並沒有有別於其他生物的物質。」,於是才懂了第二層含義的「意識怎麼來」,因為我們與其他生物構成的物質都一樣,所以就算語言、文字不相通,也能溝通,才能在現實上實現並成為萬物之靈。 

也才懂得,為什麼科學家要跨國界打造「大型粒子對撞機」,要產生新的粒子,上帝粒子。 因為人類要透過物質決定意識,來接近既崇高又理想的神,因此對理想的嚮往有分層級,請原諒我們只能透過科學,來避免因大腦天生的節能機制,而想省略務實過程的人們 - 只想透過單純嚮往就成為神。 只有持續證明物質決定意識,反證意識決定物質,才能看見寬廣宏大的道路而不浪費這2023年。

有神論者請別抨擊我,因為追根究底,如果你有讀懂這篇文章,就會發現我跟你們是站在一起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始力拼達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