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關於內捲化那篇文章的兩個想法


關於內捲化那篇文章,我有兩個想法:

1、「內捲化」是中國的翻譯,原文是involution,是來自於一種社會學概念「內捲化」(又稱過密化),是用來形容社會文化重複勞作、發展遲鈍,講白話來說,到了某一個層次後,就只在一個簡單的層次上重複作業,而毫無發展,也可以理解為內部的白熱化競爭(詞語解釋來自風傳媒文章

詞彙中國化是台灣現在很重要的一個問題,中國化越嚴重就代表,我們越來越失去自己對於語言、概念的主導、解釋權。我聽說台灣也有越來越多物種採用中國那邊的翻譯名稱了,真的很糟糕。

2、我也認同顏聖紘的說法,那篇文章的好處是指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以「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問題,但還是沒有解決最重要、根本的問題,就是起跑點的位置還是沒變,所以父母只能一直把孩子當作是自己。父母對於孩子無法適應環境的擔心,大於環境本身並沒有變的事實,或自己無力/覺得自己無力改變環境的思維。



曾經在網路上看過一段話: "I swear, the univers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f people: 1) I had to go through it, so you should too. 2) I had to go through it. so I"ll work to make sure you don't." 意思就是說: 這世界上有兩種人: 一種是:我以前是這樣過來的,所以你也該像我一樣。 另一種是:我以前是這樣過來的,所以我會努力讓你可以不用像我這樣。



真正要讓父母態度改變,不是學會正向就好,而是要能看到或是創造出改變這大環境的希望,體制共業不是沒辦法改變,只是很難改變,只是需要我們付上更多的代價,不勞而獲、期待英雄解救是不可能的。


~~~~~~~廣告時間~~~~~~~

翻譯資歷近10年的我,最近開設了臉書的粉絲專頁,裡面收錄了所有與翻譯相關的討論與譯文,歡迎舊雨新知按讚追蹤:

翻譯人森的滋味

如果喜歡文章內容,歡迎贊助支持我的寫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