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過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跨越時代的平凡堅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所有過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所有過去,都將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近期偶然在圖書館看到了吳淡如的這本書,一開始被書名所吸引,因此就好奇的借閱回家閱讀了~本書吳淡如主要書寫了她的童年與祖母的故事,並以輕鬆小品的形式書寫出了一個時代還有家庭的故事,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雕琢,但平淡而細膩的童年經歷及感情的描寫讓人讀起來心裡是暖洋洋的,每個平凡的日常都能感受到她和祖母之間那股不需要過多言語的溫柔和深刻的感情羈絆。

母親與祖母,或許對很多人來說都是生命最初影響個人很大的兩位女性吧!對吳淡如來說,祖母是她小時候的主要照顧者,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相較於其他男孫,祖母反而是對她疼愛有加,總是留著雞腿給她,也從不認為女孩就該負責做家務,反而鼓勵孫女讀書未來有自己的工作而不受制於人,祖母一生處在女性身不由己的年代,是真正的「油麻菜籽命」,在大時代的洪流中靜靜而日復一日的重複屬於自己的使命為家庭奉獻一生,但她不願意看孫女走向她一樣的路;同樣身為女性反而是身為小學教師吳淡如的母親抱持著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

她這一生幸福嗎?這很難回答。有婚姻,可能無愛;有孩子,未必知心;有完整的家庭,也未必和睦。沒有遠大夢想,不渴望巔峰時刻,沒有發光發熱過......人生未必要有波瀾壯闊的想像,但一日一日就算平淡無奇,我們都在承先啟後......(P199)

看到吳淡如對祖母的描寫,這樣一個女性是讓我欽佩也是特別的,雖然平凡但卻又堅毅的不可思議,在那個年代早早的「嫁」給了未必有感情的丈夫生兒育女,默默為家庭奉獻一切,用自己的青春年華、甚至一輩子扛起一整個家,現在看來同樣身為女性的我亦覺得不可思議,我想在大家都受過更多教育也有更多自我選擇的現代也已經不可能讓人接受這樣的生活了,因此說這也是對一個時代的描寫,而在大環境的無奈下她卻能篤定的支持孩子與孫子的教育,沒有跟著社會傳統觀念隨波逐流,更不把或許無可奈何的壓力壓迫給下一代,這也非常難能可貴。

書中另一個主軸的描寫則是吳淡如與母親的心結與疏離,或許把女兒當成情緒宣洩的出口,母親自小對她嚴厲,那個年代身為老師的母親也習慣性的以威權性教育女兒,讓她自小覺得學校反而是比較沒有壓力的「避風港」,加上兩人都有著倔強的性格,母女間一直隔著無法言喻的鴻溝與裂痕,直到後來才慢慢在自我心境中釋然。雖然親如母女,但有著不同成長經歷,不同時代擁有著不同的思想與價值觀的她們,只是各自有著屬於自己不同的出口與表達,彼此或許無法真的感同身受,就算勉強也只會如兩隻刺蝟擁抱般互相刺傷的對方。‵'家人們能夠坦承「不合」,不合才能互補吧。才能真心以愛相待''(P186) ,我想這樣的領悟也讓人省思,真正家庭與家人的意義,不要讓最親密的關係在深層的壓力下反而造成難以彌補的傷痛,縱然無法水乳交融的互相擁抱,也能成為彼此在名為人生的海洋中踏浪前行的堅毅夥伴。

總體而言,我覺得這是本可以輕鬆閱讀的小品散文,樸實的文字中乘載著家人間的溫暖羈絆、疏離與釋然,三段不一樣的生命歷程走過了不同的時代,擁有相異的價值觀,縱然不夠圓滿,但同樣不變的是彼此愛與關懷的延續,而所有過去的經歷形成了今日的模樣,讓雖然平凡的生命,持續以堅毅的步伐向前邁進。


avatar-img
88會員
34內容數
書籍閱讀心得分享,包含各種不同主題和風格的書,作為自己閱讀的紀錄和筆記,也期待藉由分享和大家一起有更多的交流,享受閱讀的樂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庭庭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閱讀了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的著名著作《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其實已經待在書櫃中好一陣子,之前第一次閱讀時,或許因為沒有深刻的感受,也比較不習慣這類回憶錄的寫法而沒有讀完,近期再次翻閱,不知不覺的就徜徉在作者平淡樸實而溫暖的文字中。
本身很喜歡看醫療劇,可能因為自己有先天慢性病的關係常常需要到醫院回診也經歷過不少手術和檢查,加上能一窺平常不可能瞭解的醫療領域,公視今年台劇「村里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改編自劉宗瑀的同名作品,追完劇前並沒有看過原著小說,不過之後有機會應該會去讀小說。
本書並沒有特定主題脈絡,作者分享自己的經歷、思想,含括人際(親情、愛情、友情)、生活、自我探索等......在溫暖且真誠的文字中帶給讀者力量,她分享了自己隻身來台求學一開始的孤寂、與憂鬱症對抗的歷程、夜晚無眠下的思緒、面對生命的無常與缺憾及曾經的徬徨與迷茫,而慢慢的在每個月夜的文字書寫,在溫暖的月光
今年第二次探訪了位於苗栗三義的舊山線鐵道自行車,剛好體驗到起霧的浪漫山景還有熱情的艷陽天,非常喜歡三義愜意的山城風光景色,搭乘舊山線鐵道自行車能觀賞到的遼闊美景更是讓人悠然陶醉,彷若遠離了一切的喧囂與煩憂,介紹給大家!
  本次連假到電影院觀賞了宮崎駿最新作品「蒼鷺與少年」,觀影之前稍微看過預告,但並無法很完整瞭解到電影所要敘述的,抱著期待的心情跟隨電影情節進入蒼鷺與冒險,找尋屬於自己的理想世界。
最近閱讀了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的著名著作《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其實已經待在書櫃中好一陣子,之前第一次閱讀時,或許因為沒有深刻的感受,也比較不習慣這類回憶錄的寫法而沒有讀完,近期再次翻閱,不知不覺的就徜徉在作者平淡樸實而溫暖的文字中。
本身很喜歡看醫療劇,可能因為自己有先天慢性病的關係常常需要到醫院回診也經歷過不少手術和檢查,加上能一窺平常不可能瞭解的醫療領域,公視今年台劇「村里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改編自劉宗瑀的同名作品,追完劇前並沒有看過原著小說,不過之後有機會應該會去讀小說。
本書並沒有特定主題脈絡,作者分享自己的經歷、思想,含括人際(親情、愛情、友情)、生活、自我探索等......在溫暖且真誠的文字中帶給讀者力量,她分享了自己隻身來台求學一開始的孤寂、與憂鬱症對抗的歷程、夜晚無眠下的思緒、面對生命的無常與缺憾及曾經的徬徨與迷茫,而慢慢的在每個月夜的文字書寫,在溫暖的月光
今年第二次探訪了位於苗栗三義的舊山線鐵道自行車,剛好體驗到起霧的浪漫山景還有熱情的艷陽天,非常喜歡三義愜意的山城風光景色,搭乘舊山線鐵道自行車能觀賞到的遼闊美景更是讓人悠然陶醉,彷若遠離了一切的喧囂與煩憂,介紹給大家!
  本次連假到電影院觀賞了宮崎駿最新作品「蒼鷺與少年」,觀影之前稍微看過預告,但並無法很完整瞭解到電影所要敘述的,抱著期待的心情跟隨電影情節進入蒼鷺與冒險,找尋屬於自己的理想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書作者:黃大米,以豐富的人生經歷闡述且提供讀者新的世界觀,從作者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溫暖的力量。
Thumbnail
從前有一位老阿嬤,總是勸自己的孫女不要嫁人,孫女心想,阿嬤自己都嫁人,也生了七八個小孩,卻勸她不要嫁人,難道阿嬤要養她嗎?女孩當時三十歲,沒有對象,但是對婚姻很嚮往,希望找到一個優秀的男人共組家庭。 幾年後,孫女結婚了,不久之後老阿嬤也往生了。婚後的孫女經歷柴米油鹽各種生活壓力,以及與婆家人磨
Thumbnail
母親是溫柔的代名詞,有些人就如母親般地存在著 長大後才知道,琳達阿姨愛我,而我也愛她,她是我童年裡的一顆太陽,照亮我許多陰暗的時光。無論有多少烏雲覆蓋住她,她仍然努力露出一道道陽光,即便製造烏雲的罪魁禍首是我。
Thumbnail
今天是母親節 今天是母親節,即便母親已逝去了四餘年,作為子女,我仍很艱難地說:「我愛我的母親。」我對於母親的感受更能引用作家吳曉樂的文字:「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有的母親為孩子(特別是女兒)帶來的傷害遠大於愛。」去傳達「母親」作為還她存在的過去貫穿到她遠已不在的未來,成為伴隨我一生的課題。
Thumbnail
故事主人是我阿婆,她是廣東客家人,客家人的稱謂阿婆等於嫲嫲。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兒時有婢女服事,婚姻都是門當戶對,我阿婆是識字的,她有受過教育,在她的時代,女子接受教育不容易,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這種機會。 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侵華、內戰、政權更替,導致家道中落,亦因丈夫早逝,她本來是千金之驅,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人生在自己手裡 不是別人嘴裡 活著 把自己做好 努力 堅毅 善良就可以 高媽媽是個非常傳統的女性 顧家 孝順 又燒的一手好菜的母親 一個非常努力盡好責任的媽媽 但從小我就覺得 她沒有活得真正的快樂……. 高媽媽出生在民國30年初那個尚未擁有女性覺醒與自主意識的年代
Thumbnail
這是一篇懷念母親的文章,描述了母親溫柔的性格和對家庭的無私奉獻。文章中表達了對母親的懷念和感恩之情。
Thumbnail
<說出女性的處境,寫出女人的故事> 50歲以前,過著「一般人」平順的日子,完成了唸書、工作、將孩子養大、老的送終……。然後退休了,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之前的日子說「平順」那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我的又很平順,常被說:「女人有XX就很好了。」但是我覺得不對勁,時常問周圍的女人們: 「
Thumbnail
於我而言,這是一本需要獨處時才能閱讀的書。 作者宋貞林在母親離世後,赫然明瞭曩昔中的母女日常既是平凡,更多的卻是珍貴與脆弱,臻至母親再也無法觸及時,她才驚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其實皆為母女生命裡絢爛的刻畫。因此,她決心提筆書寫這本《謝謝妳是我媽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書作者:黃大米,以豐富的人生經歷闡述且提供讀者新的世界觀,從作者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溫暖的力量。
Thumbnail
從前有一位老阿嬤,總是勸自己的孫女不要嫁人,孫女心想,阿嬤自己都嫁人,也生了七八個小孩,卻勸她不要嫁人,難道阿嬤要養她嗎?女孩當時三十歲,沒有對象,但是對婚姻很嚮往,希望找到一個優秀的男人共組家庭。 幾年後,孫女結婚了,不久之後老阿嬤也往生了。婚後的孫女經歷柴米油鹽各種生活壓力,以及與婆家人磨
Thumbnail
母親是溫柔的代名詞,有些人就如母親般地存在著 長大後才知道,琳達阿姨愛我,而我也愛她,她是我童年裡的一顆太陽,照亮我許多陰暗的時光。無論有多少烏雲覆蓋住她,她仍然努力露出一道道陽光,即便製造烏雲的罪魁禍首是我。
Thumbnail
今天是母親節 今天是母親節,即便母親已逝去了四餘年,作為子女,我仍很艱難地說:「我愛我的母親。」我對於母親的感受更能引用作家吳曉樂的文字:「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有的母親為孩子(特別是女兒)帶來的傷害遠大於愛。」去傳達「母親」作為還她存在的過去貫穿到她遠已不在的未來,成為伴隨我一生的課題。
Thumbnail
故事主人是我阿婆,她是廣東客家人,客家人的稱謂阿婆等於嫲嫲。她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兒時有婢女服事,婚姻都是門當戶對,我阿婆是識字的,她有受過教育,在她的時代,女子接受教育不容易,可能是大戶人家的女兒才有這種機會。 後來因為政局動盪,侵華、內戰、政權更替,導致家道中落,亦因丈夫早逝,她本來是千金之驅,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人生在自己手裡 不是別人嘴裡 活著 把自己做好 努力 堅毅 善良就可以 高媽媽是個非常傳統的女性 顧家 孝順 又燒的一手好菜的母親 一個非常努力盡好責任的媽媽 但從小我就覺得 她沒有活得真正的快樂……. 高媽媽出生在民國30年初那個尚未擁有女性覺醒與自主意識的年代
Thumbnail
這是一篇懷念母親的文章,描述了母親溫柔的性格和對家庭的無私奉獻。文章中表達了對母親的懷念和感恩之情。
Thumbnail
<說出女性的處境,寫出女人的故事> 50歲以前,過著「一般人」平順的日子,完成了唸書、工作、將孩子養大、老的送終……。然後退休了,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之前的日子說「平順」那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我的又很平順,常被說:「女人有XX就很好了。」但是我覺得不對勁,時常問周圍的女人們: 「
Thumbnail
於我而言,這是一本需要獨處時才能閱讀的書。 作者宋貞林在母親離世後,赫然明瞭曩昔中的母女日常既是平凡,更多的卻是珍貴與脆弱,臻至母親再也無法觸及時,她才驚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其實皆為母女生命裡絢爛的刻畫。因此,她決心提筆書寫這本《謝謝妳是我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