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俳句般優美《勿說是推理 劇場版》/《ミステリと言う勿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菅田將暉的久能整又回來了!這次頂著爆炸頭勇闖廣島,結識新的人物,捲入長達150年的家族醜聞,以那怕生卻又純樸敏感的形象登上大螢幕。

raw-image

✍️【跟著久能整一起走訪廣島豪門】

本次電影雖然長達兩個小時,但實際體感上並不冗長。

故事改編自原著漫畫中的《廣島篇》,講述久能整陰錯陽差下捲入了當地大家族狩集家的遺產爭奪戰中,並因此察覺被掩埋了150年的家族醜聞,引發殺機上身,除了開頭有些刻意外,整體的劇情流暢,在架構上也相對嚴謹,雖然加入了部分的迷信與自我暗示的元素,但以懸疑作品來說仍在可容許範圍內,加上電影中帶到的廣島風情以及日本電影中時常點到的社會反諷問題,絕對是一部原作粉可以多次品味的電影。

raw-image

✍️【孩子就像未乾之前的水泥】

看似懸疑作品,但《廣島篇》本質上卻是一部向父母傳達育兒教育的作品,電影中這段話特別發人省思「孩子們的內心都像未乾的水泥,一旦大人在上面覆蓋了痕跡,乾掉之後就很難復原」意旨孩子小時候所受到的觀念影響與教育、語言與態度,往往會對成長有所影響,這也反映在大多數兒童心理學家對於幼兒比起成年人更加敏感,更會察覺空氣中的緊張氛圍一事。

電影中不僅以女主角狩集汐路(原菜乃華飾)長大後對於家族中人人心懷險惡一事深信不移為例,同時也發生在汐路的姐姐赤峰弓良(柴崎幸飾)身上,在傳統的日本社會中,往往是男主外,女主內,尤其是家族底蘊深厚的大家族對此觀念更為根化,往往會對家中女性的職業生活嗤之以鼻,並倡導生兒育女該由女性扮演此角色的話語。在長久的影響下,這樣的關心,成了鋒利的刀刃,切斷了成長的可能,也切斷了人們對可能性的嚮往。

raw-image

✍️【如同俳句般的優美作品】

《廣島篇》以家族遺產為引,塑造出大家族的明爭暗鬥之景,但實則上則是一個被悲劇與愧疚纏身的詛咒之家,電影中並沒有太多的激烈場面,甚至沒有過多的血腥,激烈碰撞與爭執。更多的時候,是看著家族中的四個孩子互動,從互相猜言,到團結一心,互相扶持揭開家族真相,而久能整則更像是個調音師,將本來的不諧和音,一個個調律至適當位置,成為一首宛如俳句優美的慍和詩歌。

此次雖然沒有特別著墨,但電影中仍舊出現原爆圓頂、嚴島神社大鳥居等知名場景,即便不特別介紹,西日本的濃厚風情卻能渲染整部電影,讓整個懸疑又悲傷的電影,浸入緩和卻悠揚的步調中,無論是流動感或是針對歷史的遺憾,都十分觸動人心。

raw-image

👉看了不用負責的IG



avatar-img
46會員
219內容數
一些我對比賽的看法或是足球雜談 歡迎球迷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進戲院前記得去上廁所,別怪我沒先說。 ✍️EP.1【我們將菸斗埋葬於此,將傳承葬送於塵土】 ✍️EP.2【引人入勝的畫面與配樂】 ✍️EP.3【土狼與黃鼠狼】
數碼寶貝正史最新作,《The beginning》,我就問,為什麼這麼短! ✍️EP.1【聚焦人物,小故事的魅力】 ✍️EP.2【對話】 ✍️EP.3【那些令人懷念的角色們】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想在《惡女》中看到林美秀與邵雨薇精彩的對手戲,那你可能會有些失落。 但如果你是想欣賞邵雨薇挑戰大尺度情慾床戲部分,那我只能說,你選對電影了。 ✍️EP.1【誰才是惡女?】 ✍️EP.2【單純包裹的惡意】 ✍️EP.3【再次突破的邵雨薇】 ✍️EP.4【醜陋卻又真實的輿論遊戲】
我就喜歡看你賠錢的樣子 ✍️EP.1【人性的瘋狂】 ✍️EP.2【股民的態度】 ✍️EP.3【資本主義下的階級制度】 ✍️EP.4【透過電影反思阿法世代所身處的時代】 ✍️EP.5【軋空了,之後呢?】
回顧首集,已經過了三年的時間,沒想到三年後,女鬼橋系列的關鍵女主角三年前只是個配角,三年後仍舊是個配角。 ✍️EP.1【女鬼橋的時間線】 ✍️EP.2【唯二在線的主角】 ✍️EP.3【細節決定成敗】 ✍️EP.4【從票房來猜猜續作】
宮崎駿最新的長篇作品《蒼鷺與少年》,講述的是從東京來的少年與蒼鷺的故事,但在其二戰的背景下,吸引我的反倒是當時物資匱乏的日本。 ✍️EP.1【更加隱晦的故事】 ✍️EP.2【戰爭下的日本】 ✍️EP.3【淒涼的背景,優美的詩章】
進戲院前記得去上廁所,別怪我沒先說。 ✍️EP.1【我們將菸斗埋葬於此,將傳承葬送於塵土】 ✍️EP.2【引人入勝的畫面與配樂】 ✍️EP.3【土狼與黃鼠狼】
數碼寶貝正史最新作,《The beginning》,我就問,為什麼這麼短! ✍️EP.1【聚焦人物,小故事的魅力】 ✍️EP.2【對話】 ✍️EP.3【那些令人懷念的角色們】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想在《惡女》中看到林美秀與邵雨薇精彩的對手戲,那你可能會有些失落。 但如果你是想欣賞邵雨薇挑戰大尺度情慾床戲部分,那我只能說,你選對電影了。 ✍️EP.1【誰才是惡女?】 ✍️EP.2【單純包裹的惡意】 ✍️EP.3【再次突破的邵雨薇】 ✍️EP.4【醜陋卻又真實的輿論遊戲】
我就喜歡看你賠錢的樣子 ✍️EP.1【人性的瘋狂】 ✍️EP.2【股民的態度】 ✍️EP.3【資本主義下的階級制度】 ✍️EP.4【透過電影反思阿法世代所身處的時代】 ✍️EP.5【軋空了,之後呢?】
回顧首集,已經過了三年的時間,沒想到三年後,女鬼橋系列的關鍵女主角三年前只是個配角,三年後仍舊是個配角。 ✍️EP.1【女鬼橋的時間線】 ✍️EP.2【唯二在線的主角】 ✍️EP.3【細節決定成敗】 ✍️EP.4【從票房來猜猜續作】
宮崎駿最新的長篇作品《蒼鷺與少年》,講述的是從東京來的少年與蒼鷺的故事,但在其二戰的背景下,吸引我的反倒是當時物資匱乏的日本。 ✍️EP.1【更加隱晦的故事】 ✍️EP.2【戰爭下的日本】 ✍️EP.3【淒涼的背景,優美的詩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生活是自己的感受 不是別人的看法-作家余華。 《輝耀姬物語》是導演高畑勳以日本古典文學《竹取物語》為藍本所改編的動畫電影。 電影描述一對居住於山林的夫妻,在竹子裡發現一名嬰兒,並且將她扶養長大的故事。 看完輝耀姬物語,深深覺得結局帶來的後勁好大,悲傷好像一條絲線,一直不斷延續。
Thumbnail
突然看到這部多年前的電影,分享關於人不想被遺忘、家人是什麼、選擇歸屬群體及結束關係的想法 :)
Thumbnail
《我們生了一個小孩》是一部探討重組家庭血緣關係的電影。故事圍繞著40歲男主角在第二段婚姻中,與第一段婚姻的小孩以及新生命之間的情感變化展開。透過角色間的情感互動,探討了親子關係、親密感以及血緣關係的真相。
Thumbnail
《海潮之聲》也是在我記憶中非常久遠的一部吉卜力電影,尤其在小時候看其實看不太懂,現在回頭看來,還真是喜歡《海潮之聲》描寫青春懵懂幼稚與純粹的喜歡。 在電影的開頭,男主角杜崎在車站隱約看見了一位認識的女生,電車一駛而過,那個女生也不見蹤影,接著進入男主角高中的回憶。杜崎與松野在一同抗議學校畢業旅行延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電影看完之後,觀眾會發覺自己周遭都有類似經驗的女生,即使我們身處在不同的國家,甚至成長於不同年代,但相隔了十年、二十年,類似的問題仍然層出不窮地、大規模地發生著。」
Thumbnail
導演的創作脈絡是如此清晰可見,喜愛度也累積疊加直抵電影當中的那道「石門」,推開了石牆之後,觀眾或許將迎來擁抱女性的新世界。特別崇拜黃驥和大塚龍治導演夫妻如此浪漫的創作精神,我由衷敬佩黃驥導演,願意在故事裡侃侃而談自己作為女性相對傷感的生命經驗,大塚龍治導演則在傾聽妻子的話之後透過攝影機將內容具象化。
Thumbnail
在三十年前,日本還是有很多好電影的,比如「沙器」。 「沙器」是根據推理小說改編的。 小說本身的案情並不複雜,其中的警察也很盡職。 但是,故事想說明的就是: 「無論你如何努力,如果你投胎沒有學問,沒個好爹,歸根結底還是不會行滴啊!」
Thumbnail
《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紅書包女孩》某程度上是承接了半年前的《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嬌憐外出妹》,是由梓川楓變回梓川花楓後(人格轉換)所衍生的新劇情。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生活是自己的感受 不是別人的看法-作家余華。 《輝耀姬物語》是導演高畑勳以日本古典文學《竹取物語》為藍本所改編的動畫電影。 電影描述一對居住於山林的夫妻,在竹子裡發現一名嬰兒,並且將她扶養長大的故事。 看完輝耀姬物語,深深覺得結局帶來的後勁好大,悲傷好像一條絲線,一直不斷延續。
Thumbnail
突然看到這部多年前的電影,分享關於人不想被遺忘、家人是什麼、選擇歸屬群體及結束關係的想法 :)
Thumbnail
《我們生了一個小孩》是一部探討重組家庭血緣關係的電影。故事圍繞著40歲男主角在第二段婚姻中,與第一段婚姻的小孩以及新生命之間的情感變化展開。透過角色間的情感互動,探討了親子關係、親密感以及血緣關係的真相。
Thumbnail
《海潮之聲》也是在我記憶中非常久遠的一部吉卜力電影,尤其在小時候看其實看不太懂,現在回頭看來,還真是喜歡《海潮之聲》描寫青春懵懂幼稚與純粹的喜歡。 在電影的開頭,男主角杜崎在車站隱約看見了一位認識的女生,電車一駛而過,那個女生也不見蹤影,接著進入男主角高中的回憶。杜崎與松野在一同抗議學校畢業旅行延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電影看完之後,觀眾會發覺自己周遭都有類似經驗的女生,即使我們身處在不同的國家,甚至成長於不同年代,但相隔了十年、二十年,類似的問題仍然層出不窮地、大規模地發生著。」
Thumbnail
導演的創作脈絡是如此清晰可見,喜愛度也累積疊加直抵電影當中的那道「石門」,推開了石牆之後,觀眾或許將迎來擁抱女性的新世界。特別崇拜黃驥和大塚龍治導演夫妻如此浪漫的創作精神,我由衷敬佩黃驥導演,願意在故事裡侃侃而談自己作為女性相對傷感的生命經驗,大塚龍治導演則在傾聽妻子的話之後透過攝影機將內容具象化。
Thumbnail
在三十年前,日本還是有很多好電影的,比如「沙器」。 「沙器」是根據推理小說改編的。 小說本身的案情並不複雜,其中的警察也很盡職。 但是,故事想說明的就是: 「無論你如何努力,如果你投胎沒有學問,沒個好爹,歸根結底還是不會行滴啊!」
Thumbnail
《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紅書包女孩》某程度上是承接了半年前的《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嬌憐外出妹》,是由梓川楓變回梓川花楓後(人格轉換)所衍生的新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