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1|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易學亂談-道、自發秩序、自發性對稱破缺(1)

在人類長年來的各種發展而言,都會討論到世界似乎存在某種潛在的方向性,在陰陽五行的領域就會說是「道」,而在近代思想,最類似的可能是海耶克的「自發秩序」的概念。

個人認為,這些概念其實可以從當代物理的對稱性與對稱破缺的角度,給予相對具體的理解途徑。

海耶克的自發秩序與其模糊之處

海耶克是經濟學家與政治哲學家,而自發秩序可以說是他對於經濟學的發展做出的一種總結性觀點,也就是看起來紛雜的社會經濟系統,在一系列人類互動中似乎自然產生一種秩序傾向,而這種潛在的秩序性說明了自由市場的重要性。雖然描述方式不同,但是卻也跟各種宗教常見的「潛藏的道理」的敘事不謀而合。

但是,這樣的闡述其實仍然有模糊的地方,這樣的解釋通常會有「片面觀察結論」的問題,也無法具體的說明這些所謂自發秩序是如何發生,以至於自發秩序這個說法不無有被批評神秘化、偽科學的嫌疑。

所以接下來個人試圖以物理學出發的角度,去重構與釐清這個概念。

熱力學—自由與秩序的矛盾

自發秩序這個說法的問題,其實以熱力學的角度來說是很明顯的。

熱力學中與秩序最相關的就是「熵」,也有人直接稱為「亂度」,而目前對於熵最明確的定義可能是波茲曼的熵方程:

S=k log W

S就是熵值,k是波茲曼常數,log是取W的對數,而W則是這個方程最特別的地方,是「系統的狀態數」。

這個方程簡單舉例來說:

假設現在有A、B、C三本書放在架上,那這三本書會有3!(3的階乘)個,也就是6個狀態:ABC、ACB、BAC、BCA、CAB、CBA;而假設是A、B、C、D就會有4!=24個狀態;是A、B、C、D、E就會有5=120個狀態...

可以看見,書越多,狀態數越多,則熵值就會越大,而也很直觀的,100本書一定比3本書更混亂。而為什麼說自發秩序這個概念看起來自相矛盾,就是一樣的延伸。

「自由」在物理學的其中一個度量是「自由度」,也就是「可操作性的數量」,在上面的書架排列的例子中,「書的數量」就是「自由度」,而也就是說,越自由只會越混亂(熵值越大),說到底單純的自由,根本不可能導致「自發秩序」出現。

不過當然,這並不代表海耶克的說法完全錯誤,所以在接下來的文章,將會嘗試慢慢重新構築海耶克到底觀察到了什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易學小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