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3|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如何做個好訪談(二)將訪談當做一場show來思考

接續上一篇聊的「訪談」。

  1. 做好受訪者的預期管理

下一點

  1. 將訪談當做一場show來思考


這一點其實範圍有點廣,簡單分可以分成「整體」跟「單點」。


「整體」指的是一整個訪談,可能30分鐘、60分鐘。大家點開這集節目、來到這個訪談現場,可以獲得什麼體驗、可以帶走什麼?也許是一段歡樂的時光、一個嶄新的觀點、一個沒接觸的知識等等等等。


這一整段訪談要怎麼起承轉合,開頭如何點出主題、中間如何銜接每個問題、中間的情緒點起伏如何安排、最後如何收尾,甚至有現場互動的話,要如何跟台下的聽眾互動?舉手發問有它的優缺點、線上問答也有他的優缺點,要哪個好?還是要玩有獎徵答小遊戲?這些都可以事先做規劃,增加聽眾的體驗。


第一點的時候有說要做好受訪者的預期管理,但以整體的觀點來看,也必須做好「觀眾的預期管理」,開場的時候就讓大家知道最後會有Q&A的環節,這樣觀眾就可以先想要問的題目,才不會突如其來的開放問答,然後台下一片尷尬。或是預告後面會提到什麼重點、有抽獎活動之類也可以事先製造期待感。


接著講「單點」,這個可能是一個問題的段落,也可能是回答的一句話。


在動畫《夏日時光》中的主角有個叫做「俯瞰」的能力,就是讓自己用靈魂出竅的第三人稱視角,來檢視自己目前所處的狀態。


這個做法其實可以應用在任何的場合,想像你正在看一場脫口秀,你正在台上訪問受訪者,但同時你也坐在台下作為一個觀眾在看這場表演。試著去想像這樣的狀態,可以幫助你用觀眾的視角來檢視每一個反應、每一個段落創造的效果,進而立即修正。Podcast錄音是還好,可以事後修剪,但如果是現場活動就很吃主持人的反應力了。臨時說了什麼會出事的話,怎麼圓回來?受訪者的回覆有個讓人好奇的餌,趕緊抓住追問。等等。


另個很常有的狀況是「沒有翻譯」。


不是說受訪者講的是外文,指的是那些「行話」,只有業內人士聽得懂的用語。如果台下的聽眾都是業內人士當然沒問題,但如果是一般大眾的話,主持人就要隨時有意識的幫台下聽眾翻譯,或是裝笨幫台下的觀眾發問。畢竟受訪者已經太過習慣那樣說話,不容易意識到自己說了大家聽不懂的語言。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意識到的話,台下的聽眾就可能少聽懂很多重要的資訊。


總歸一句,如果你是觀眾,你會想要看到什麼樣的一場訪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