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鈣質不就是多喝牛奶就好了嗎?跟維生素D有關係嗎?』
『聽說狗狗每天關在家裡會生病,跟維生素D有關係嗎?』
如果家長們有這些疑惑,今天就是解答的好機會啦!
維生素D,與維生素A、E、K一樣,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同樣需要和油脂一同攝取才能充分被吸收,是近年來受到熱烈關注的維生素,特別是針對年紀較大的貓狗,常被強調的功能就是對於骨質疏鬆的預防,然而維生素D卻不是萬靈丹,它的功能以及缺點今天就來簡單分享給大家。
維生素D的功能有好幾種,包含調節細胞生長、神經肌肉與免疫功能,以及減少發炎反應,但是最主要的功能是:『幫助鈣質吸收』,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鈣,其次是碳酸鈣和氟化鈣,三者加起來約佔骨總重量的60-70%,因此鈣的吸收量,直接決定了骨骼的密度與組成。 常聽到的骨質疏鬆就是骨質密度不足引起的,再嚴重一點就可能演變為佝僂病,出現關節腫脹變形、腿呈弓形、駝背或盆骨變形等症狀。
維生素的來源總共有兩種:一種是由食物中攝取而來,另外一種是由身體自行合成產生而來自食物的維生素D又可以再分出兩種:
1. 植物來源:維生素D2(Ergocalciferol,麥角鈣化醇)。
2. 動物來源:維生素D3(Cholecalciferol,膽鈣化醇)。
3. 自行合成:由紫外線照射7-脫氫膽固醇(存在於動物皮膚細胞及肝臟)經光照後進行光化學反應轉變成。
食物中維生素D的含量並不多,不過野生動物卻普遍沒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原因就在於生物體內可以自行合成維生素D,而狗狗可以透過皮膚接受陽光來自行合成維生素D,因此理論上只要有充足的日照,狗狗比較不會有維生素D缺乏的問題產生。“要特別注意的是,貓咪無法透過陽光照射在皮膚來合成為維生素D”
因此貓咪的食物要特別注意維生素D的攝取,否則長期缺乏可能產生佝僂病、骨軟化症。
但是不論是藉由食物攝取來的維生素D,抑或是身體自行合成的維生素D,都必須經過兩次的轉換才能具有生理活性,分別是第一次肝臟的羥化酶作用,和第二次的腎臟羥化酶作用,最終轉化為生理活性最高的骨化三醇。
而鈣質存在於骨頭與血液當中,影響生理諸多反映的是血液中的鈣,因此身體在調控時會優先滿足血鈣的需求,當血液中的鈣質不足時,身體會分泌副甲狀腺素,增加腎臟羥化酶的活性,產生更多的骨化三醇,骨化三醇與副甲狀腺素兩者會產生協同作用,產生以下作用:
1. 鈣磷吸收:吸收加速合成鈣蛋白,強化腸道吸收鈣質的能力,並且為了維持體液的電中性,也同步增加磷的吸收。
2. 增加血鈣:增加破骨細胞、成骨細胞的數量,但是在骨化三醇作用下,破骨細胞的作用會更強,因此實際上較多的鈣會增加到血液中。
3. 保留鈣質:增強腎小管對鈣和磷的再吸收作用,減少鈣質從尿液的排放。
當血鈣足夠,則由甲狀腺的細胞製造降血鈣素,降低從骨頭中對鈣離子的釋放,使血鈣濃度下降,讓鈣質能夠儲存到骨頭內。
鯖魚:富含維生素D、B、牛磺酸等,也含DHA、EPA等不飽和脂肪酸,是CP值很高的魚類。
鱒魚:蛋白質含量高、低脂肪、與幾近於零的膽固醇是鱒魚的特色,中醫認為有暖胃作用。。鮭魚:除了優質蛋白質外,也是不飽和脂肪酸的最佳來源,是魚類中的首選之一。
豬肝:維生素A最豐富的內臟類,也富含維生素D,適合搭配肉類一起食用,營養更加完整。
雞肝:取得方便且經濟實惠,是維生素A、D含量豐富的營養食材,也含有鐵質,可以補血。
蘑菇:味道鮮美之餘也富含維生素A、D與C,水溶性膳食纖維與多醣體含量也很豐富。
洋菇:有蔬菜界牛排之稱,比一般蔬菜含更多蛋白質,同時也含豐富維生素與礦物質。
維生素D和其他脂溶性維生素一樣,都沒辦法輕易從身體排放,因此過量攝取就容易堆積在身體內,過量初期會產生口渴、尿多、腹瀉或是厭食、嘔吐,如果持續沒有改善,嚴重可能會導致血管組織鈣化結石、尿毒症甚至死亡。
因此養狗狗的家長們,Aaron會建議先從午後散步開始,午後的陽光不至於太強烈,同時也可以讓狗狗的身體自行合成一些維生素D,而貓咪或是不方便帶出門散步的狗狗,再來考慮補充維生素D,同時務必要注意用量。
By A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