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9|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外在環境跟內在心態,其實是息息相關的

今天這篇文章,其實是有感而發,剛好最近社區的住戶間發生了一個糾紛…

從社區的糾紛,我有什麼體會?

一般來說,同一棟大樓或社區或是管委會,會有一個 Line 的通訊群組是很合理的事情,主要是為了方便聯繫和公告社區事項,但是有時候用途會不自覺的走偏,就像是住戶間的糾紛就很喜歡用群組來進行「交流」,本來應該是當事人雙方的事情,但當事人往往都想要昭告天下,一部分的原因也多多少少有種「讓其他人公評」的心態,但對於我們這些「其他人」卻得忍受與自己無關的負能量,又是何其無辜…

話說回來,我不是當事人,但是事情經過大概是這樣的,住在頂樓 5F 的住戶(稱為 H 先生),覺得頂樓其他住戶的抽水馬達所發出的噪音影響到他,後來 4F 的 W 先生有找師傅來檢查,推測是馬達運轉過於頻繁所導致,但是 H 可能比較屬於敏感型的人,覺得飽受其擾,進而也發出噪音藉此反制樓下的住戶,後來 W 想要進一步到 H 的住處瞭解馬達噪音的影響,被 H 拒於門外且出言恐嚇,本來雙方對於馬達修繕的事情沒有共識,最終 W 先生妥協自費修繕馬達而告終。

雖然我從旁人的角度來看,無法得知 5F 的 H 到底被噪音困擾到什麼程度,也對 4F 的 W 想要解決問題卻遇到不理性的對待感到惋惜,但這件故事其實也給了我們什麼啟發呢?

我們的內心狀況,會反映在周遭環境上,同樣地身處的環境也會影響我們的內在。


外在是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內在?

由於我從事到府整理的服務工作,經常發現一種現象,就是客戶家中堆滿了雜物,這其實是一種警訊。

(外在)環境影響我們的情緒,再進而影響(內在)心理狀態

第一種情況,如果家中堆滿雜物就會造成東西時常找不到,東西時常找不到,心情就會不好,心情不好脾氣就慢慢暴躁,生活就會一團亂,接下來人際關係就開始變差,主觀意識也越來越強烈,越來越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個性越來越孤僻,東西越堆越多,自己的堡壘也越蓋越高,對周遭事物也越來越敏感(樓上沖馬桶的聲音、機器發出的低頻聲、然後自己就開始敲鑼打鼓,放佛經反制),新聞上類似的案例也屢見不鮮。

第二種情況,同樣也是外在環境影響內在心理的例子;如果因為家中環境雜亂,你會越來越抗拒和排斥親友來拜訪,跟親友互動越少,個性也會越來越孤僻,然後居住環境就越來越不想去整理和面對。當你的環境惡化,親友就更不可能來家裡,如此惡性循環下,進而影響我們的心理層面(我相信大家也曾經看過新聞上類似囤積癖的案例)。

下一篇我想從室內設計的角度,來跟你分享居住空間和生活動線的議題:「客廳」,是接待客人的廳室,不是堆放雜物的空間。

以上兩種情況,都是典型的外在影響內在的案例,最終都會因為外在環境的惡化,對心理層面造成負面影響,最終這種負面影響又體現回到外在環境,所以說,當你發現家裡開始有意無意放了一些雜物,就要小心這是一種警訊了!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

其實當自己意識到「我想要改變家中環境現況」,恭喜你,還有得救,最怕的是自己完全沒有「病識感」,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


我認為可以從兩種面向著手:

  • 第一種:由外向內(實體收納)
  • 第二種:由內向外(數位收納)


第一種的做法,是把居家環境整理好,風水氣場跟著好,進而改變內心的狀態,一旦疏通了思路,接著改變自己。當我們發現,原來家中這個角落經過「整理」後,竟然變得如此的明亮,接下來在活化這個空間利用的同時,也順便活化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順便強化了家人之間的情感連結。

第二種的做法,要從內在開始改變,利用一些生產力工具,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梳理自己真正的核心目標。當我們找到核心目標的動力,自然而然會主動展開實際行動,用生產力工具協助我們達到更有效率的時候,我們更能掌握自己的時間,有多餘的時間精力,我們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例如規劃時間來整理家裡環境。

對了,數位收納不是單純的整理數位檔案而已,事實上數位收納的精神,其實是整理自己紊亂的思緒,讓自己變得更有條理。

透過整理收納,來提升自己的效率

講到這邊我們可以發現,外在環境跟我們的內在心態,其實是息息相關的,有這麼多的案例讓我們可以好好省思,「整理」的技能,學校並沒有教,但對我們卻是至關重要,某種程度上,整理=思考,只要我們經常思考,就能逐步提升大腦處理資訊的效率,做好大腦整理,也就意味著能夠提升我們工作或是生活上的效率!最後想問問大家,你 / 妳會喜歡第一種還是第二種方式呢?



哪裡可以找到我?

部落格訂閱電子報YouTube 頻道方格子我的沙龍InstgramFacebookDiscord 簡單生活哲學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簡單生活哲學院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