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是本業,寫散文療癒自己。
長篇小說《摩天大樓》曾入圍 2016 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並被改編拍攝成網路劇;另一部長篇小說《親愛的共犯》則在 2022 年榮獲台北國際書展小說首獎。
散文作品則多描寫愛生活與愛情,如《少女的祈禱》、《不是所有親密關係都叫做愛情》、《同婚十年:我們靜靜的生活》、《戀愛課》、《寫作課》等等。
在《寫作課》中,陳雪娓娓訴說著 30 年來的寫作經歷,並分享她如何堅定地走在寫作的道路上,為了追求理想而不與現實妥協。從 1995 年第一部作品《惡女書》問世到今天,陳雪已經累積了高達 20 多部作品,令人不得不佩服她對於寫作的熱情與執著,以及源源不絕的題材和靈感。
我過去總是以為,想成為創作者,像是音樂詞曲創作家、文學寫作家等等,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天份,以及神來一筆的靈感,才得以創作出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讀完這本書我才體會到,任何形式的創作都不存在捷徑,作品只能由每個平凡的日常緩緩堆砌而成。
本書雖然側重在寫作的經驗分享,但是陳雪的經歷與體悟,我相信也能為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帶來慰藉與力量。對立志想成為作家的人、單純對寫作感到興趣的人,或是在其他領域正經歷撞牆期的創作者,都可以從《寫作課》中獲得不同的啟發。
過去只知道陳雪是一位出版了許多作品的作家,就如同她在書中所描述的,我和很多人一樣,都以為她是因為現實生活無虞,才得以專心在寫作上。讀完了這本書後,才開始真正地認識到她,並且為她堅持寫作的信念而動容。
最讓我驚訝的是,剛從大學畢業的她,曾經在夜市裡擺地攤賣過衣服。陳雪不只需要養活自己,還需要背負著家裡的家計,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寫作理想,一邊賣衣服一邊寫作 — 在路邊擺攤的攤位上寫作、在送貨的貨車上構思小說內容、在一天的工作完成後熬夜寫作。
陳雪曾經也以為,只要拼命工作存了足夠的錢,她就可以好好地專心寫作。之後生意逐漸有了起色,存到了一些錢,她的夥伴趁勢開了公司,想要繼續擴大生意的規模。她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忙,完全擠不出任何時間來寫作。儘管已經意識到事情不太對勁,中間甚至接受過憂鬱症治療,她還是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才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那份工作,背負著家裡的經濟壓力,以及家人對她的失望,獨自一人從台中搬到台北。
痛苦的是,明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卻總是做著自己不想要的事,
而且那些不喜歡的事我都很擅長。
剛到台北的陳雪生活非常動盪,所幸有幾位好朋友能夠分擔她心裡的憂傷痛苦,並在山窮水盡時提供經費支持她的生活。當陳雪問他們為什麼要對她這麼好時,他們總是說:因為你那麼認真在寫作啊,你真的非常珍貴啊,你所做的就是我們想做而沒有去做的事。你要記得啊,你真的很重要,你做的事很重要,你寫的小說很重要,你好好活下去很重要。
他們好像一直在向我證明著一件事,我只要好好寫作,好好活著,就可以了。
我不用刻意做什麼,我就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
在台灣,專職寫作大多數的收入並不是靠寫作,而是得靠與文字相關的接案和兼職工作,或是各種的創作補助。為了追求寫作的理想,陳雪讓生活保持在最低限度的水平,她粗估一年需要 30 多萬的支出(包括父母生活費、自己的生活費與房租),每年只要賺到足夠生活的收入,剩下的時間就會全心投入在寫作上 — 兼職接案只是求生的方法,只有作品才可以累積與留下,成為心裡最堅實的寶地。
在理想與現實間,人們總是難以抉擇,但我認為有一種可以兼顧的方式,
就是採取最低的現實,去成全最多的理想,
不是要你活不下去,而是可以活得簡樸一點,單純一點。
帶著這樣的信念,陳雪一步一腳印地走過了 30 年的寫作歲月,用作品一磚一瓦建構出穩住自己的堅固堡壘。
無論生命際遇好壞,我總是靠著寫作讓自己穩住,
寫作就是我腳下的一塊土地,不管多麼小,我都可以靠著它站立。
書中陳雪分享了給創作者的 10 個建議,在這裡我想特別記錄其中的 2 點,是我在近期才隱隱約約開始體會到的道理,陳雪就像一座溫柔佇立的燈塔,為我指引了方向。
長篇小說的寫作,需要長時間穩定的將想法輸出成文字。陳雪養成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寫小說的習慣,一天寫 3 到 4 個小時,固定輸出 1000 到 2000 字;等到寫作的時間結束後,才開始寫能夠賺錢的邀稿工作;寫完稿子剩下來的時間,就可以去看書、散步、看劇等等,日復一日,穩定的規律使她得以保持著一邊賺錢、一邊寫作的生活節奏。
陳雪把所有想做的、要做的事,都融入生活裡成為習慣。身為一位作家,寫作必須是每天最重要、最優先的任務,這也是為什麼陳雪將寫作安排為起床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只能排在寫作之後。雖然邀稿的案子會有期限的壓力,但是作家的本業是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不該為了賺錢而本末倒置。認知到這件事情後,為了維持寫作的習慣,保護足夠的寫作時間,就會用更有效率的方式來完成其他的事情。
養成習慣,就是給自己預定的時間寫作,應該寫作的時間你總是在寫作,無論有沒有上班,無論是不是專職寫作,讓寫作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態度。
我也是最近才開始體會到,任何的創作或是成就,都必須仰賴長期的付出才能累積而成。作品發表往往是一瞬間的事情,常常會讓人有橫空出世的錯覺,認為作家或是發明家,一定有過人的天份,才能在短時間做出厲害的作品。但事實是,他們可能已經默默在這個作品上累積了好幾年的努力,中間可能還嘗試過很多不可行的做法,打掉重練過很多次,最後才能在出版的那一刻,在大家面前展現出最好的作品版本。
相較於追求短時間的爆發性進展,保持穩定的輸出,才是達成理想更關鍵的要素。也是認知到習慣的重要性,我才會創立這個專欄,為自己設下每個禮拜分享一篇讀書筆記的目標,透過規律的寫作來磨練文筆,同時反芻自己的閱讀。
你內心深處會知道,今天的你,又比昨天的你更精進了一點,你又更靠近了創作這件事,也更接近了正在成形的自己。
有時候作家靈感一來,下筆如有神,但是除非有辦法一口氣寫完,否則一旦停下來,很可能再也回不到那個狀態裡 — 文字的感覺、節奏、用語,或是聲調,可能都找不回來了。依靠著不定時的靈光乍現所拼湊出來的作品,會顯露出一種說不出的斷裂感。
作者的感覺,讀者也會感受到,你的急切、你的狂亂,以及你的困窘,……
讀者就是會因為你的情緒起伏,感受到作品彷彿經歷亂流,也打亂了他的閱讀。
陳雪在寫《附魔者》時,每天不讓自己寫超過 2000 字,即使有時候真的寫得很順手,字數到了依然會停止,跑到沙發上把還沒寫的東西在腦中過一遍,然後就會著手進行其他的日常生活事項。如果寫得順就拼命寫,寫不順就棄筆不寫,很容易打亂作品的節奏,使得讀者難以投入在小說的情節當中。懂得節制,才能穩定輸出,讓作品保持在最協調的狀態。
為了讓整本書維持在一種可以長期發力的狀態,絕不能一次就把靈感跟力氣用盡,得讓所有能量蓄積在體內,一點一點持續發散。我想讓小說裡維持著一股氣,連讀者都可以感受到那種凝聚力,使得讀的人也聚精會神,沉入小說裡。
走筆至此,我赫然想起學生時代一位老師給的忠告:要在和大考科目相同的時段裡練習同一個科目。舉例來說,大學入學考試的早上安排的是數學,那麼平常就要養成在早上練習數學的習慣,等到大考來臨時,腦袋已經習慣在早上思考數學的問題,面對早上的數學考試就能更加得心應手。
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一天走了多少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每天向前的步伐,時間會在背後推你一把,送你到那個夢寐以求的遠方。
在作者的心法背後,我認為是熱情串起了一切。養成習慣雖然重要,但是如果那個習慣不能點燃你的熱情,反而會把你囚禁在錯誤的習慣之中。這讓我想起 ⟪越工作越自由⟫ 所說的:「你的人生想要成為什麼狀態,不是等有一天才做,要人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做。」
達成理想只會是一瞬間的事,人生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過程中度過。倘若你不能享受這些過程,不滿將會佔據著你多數的人生。幸運的話,最終有實現理想,過程中的不滿,能獲得一些補償;不幸的話,最終沒有實現理想,徒留一路上的不滿,那未免太可惜了。
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有沒有天份,能不能突破?這些問題是要真正去寫去做了才知道的,想寫的人你無法阻止他不寫。選擇放棄的人,你也無法勉強他去寫。這條路適合誰?我覺得就適合心甘情願,義無反顧,不寫不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