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小鈴鐺通知
檢舉內容

不要情緒勒索我,用金錢勒索我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多想談一場對方媽媽拿一千萬叫我分手的戀愛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對方媽媽其實很上道#金錢勒索對誰都好


做設計的朋友每年都會跟同輩輪流舉辦家族旅遊,她辦的旅遊超專業,不只人人一本旅遊手冊,包含景點、餐廳、注意事項,還有不走丟小旗幟、可愛的自家人設計T恤...等,沒有一大家族旅行過的我覺得好有趣,當然這背後也是有很多辛苦之處,公婆語言能力不好,長輩又喜歡CP值高且合華人口味餐廳,活動不能排太滿,需要走一下要找地方休息,不只要當導遊還要兼職翻譯官與保母,這一系列比工作還累的原因,她說一句:「因為是公婆全出錢。」後,露出甘之如飴的神情。


同理:沒有什麼是零食叫不來的貓,如果有就是貓在睡覺。
zoomable

同理:沒有什麼是零食叫不來的貓,如果有就是貓在睡覺。


朋友聚餐常聊的主題就是,每回父母過分渴求小孩們能常回家、常聯絡,群裡的長輩圖絡繹不絕,這就是心理學上說的"情緒勒索",連我國一的姪女現在也會說當父母不要對她情緒勒索,這時做孩子的不回覺得長輩很可憐,回了又要重聽那說了300遍的父母相互抱怨的長篇故事,覺得很心累,前後都沒退路,朋友C幽幽地對我說:「突然覺得你媽還蠻好搞定的。」。

 

確實,問我媽母親節要吃大餐選禮物還是要錢?她一秒不考慮的選擇錢,大概生長環境對錢很沒安全感的母親,不管什麼狀況用錢多可以撫平她的情緒,像是很晚回家、不回電話、很久沒聯絡,只要說忙工作賺錢,再多的不滿她都能用錢平息,當然要量”利”而為,但最怕父母用感情勒索外加金錢勒索。

 

「我養你那麼大,現在是該還我了。」

「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錢?本來回報父母就是應該的。」

 

導演李安曾說:「我覺得『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在我的思想裡面,我已經不教小孩『孝順』,只要他感受到我的愛,同時也愛我就夠了。」,中國杭州有個年輕女生,因為父母不斷的壓榨索取,為的是給弟弟買房,加上工作的龐大壓力,最後選擇結束自己生命,令人無限感傷,這個單純的傻女生走後,她父母竟然對公司索取大筆的賠償金,擠出最後一滴汁。

 

如果要求孩子孝順是一種情緒勒索,那麼我寧願換成金錢勒索好了,為了換得後輩帶長輩旅行的種種付出,那身為長輩的人就得拿錢出來作為交換,多麼明明白白,同樣的,我媽偶爾爆發的情緒勒索,在我能力所及我就給她金錢,換得自由的時間,我姊常問我怎麼搞定媽?我的回答都是:把她當成我的客戶就行了,以拿錢辦事的工作態度,界線清楚明白,交易也是直接公開,長大後,比起賺錢較多且感性的姐姐,我媽反而覺得我很可靠(畢竟我錢都用在刀口與畫線上),當然我們也有不接受交易的權利,這時候就看勒索方要就拿出更多錢來交換,或是被勒索方付出少一點的精力而交易,抽掉許多複雜的情緒與過分的期待,回歸本質,用金錢勒索,讓情緒平息,而內心也更加甘心,當個拿錢辦事的人,自己更舒服對方也更清楚底線。

 

同樣的能用錢解決的事,就別用到人情與親情,雖有人說互相麻煩才是一家人,但為什麼要沒事找事、製造麻煩呢?有福同享,有難不互相影響,同艘船失火一下就全滅了,如果是分開船便要立即把連在一起的繩索切斷,看狀況再丟救生圈,可能才是互相救贖之道吧?!



野蔓生長中-avatar-img
野蔓生長中和其他 23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206會員
137內容數
努力當上老闆才是高階人生?我要努力當上「高等遊民」! 財富自由與人生自由兼得的新理想生活。
留言2
查看全部
馬許桑-avatar-img
馬許桑
2023/12/18
以孝順為名,來情勒子女真的很可怕……
如果要發表留言,請先
遊民小姐的陸橋下 的其他內容
財富自由終極目標不只過著不為錢煩惱而活,更要擁有”不為人事物煩惱”的能力
現在,我不再是「都是為你好」情緒勒索式的保養肌膚,更自然更輕鬆卻更有效。
普通人看不到的是:頂級富豪們忙著「潤(run)」,房產帶不走,換成高級珠寶首飾方便攜帶,貧富差距更巨更劇。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但會比較的人,人生才會滿足與幸福。
1065,我相信這是職場善的循環,不內卷也能找到創意的魔法數字。
財富自由終極目標不只過著不為錢煩惱而活,更要擁有”不為人事物煩惱”的能力
現在,我不再是「都是為你好」情緒勒索式的保養肌膚,更自然更輕鬆卻更有效。
普通人看不到的是:頂級富豪們忙著「潤(run)」,房產帶不走,換成高級珠寶首飾方便攜帶,貧富差距更巨更劇。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但會比較的人,人生才會滿足與幸福。
1065,我相信這是職場善的循環,不內卷也能找到創意的魔法數字。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我們一起來探索如何透過改變日常小習慣,累積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財富。「拿鐵因素」提醒我們,微不足道的日常開銷,若能轉化為儲蓄與投資,將對財務自由帶來巨大影響。三個關鍵習慣幫助我們有效積累財富:先付給自己、自動化儲蓄,以及活在當下。學會避免生活方式膨脹,並成為資產的擁有者,是實現財務增長的核心。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第二步: Set your goals:設定目標,但也不是隨便設定一個漫無邊際,困難實現的目標,我們必須要根據第一步中思考出來自己的腳色、資源等等來設定目標。 如果目標比較遠大,建議將目標分割,並且數字化,先訂定可以完成的小目標,再依序逐步完成,盡量不要妄想一步登天。
我們一起來探索如何透過改變日常小習慣,累積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財富。「拿鐵因素」提醒我們,微不足道的日常開銷,若能轉化為儲蓄與投資,將對財務自由帶來巨大影響。三個關鍵習慣幫助我們有效積累財富:先付給自己、自動化儲蓄,以及活在當下。學會避免生活方式膨脹,並成為資產的擁有者,是實現財務增長的核心。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第二步: Set your goals:設定目標,但也不是隨便設定一個漫無邊際,困難實現的目標,我們必須要根據第一步中思考出來自己的腳色、資源等等來設定目標。 如果目標比較遠大,建議將目標分割,並且數字化,先訂定可以完成的小目標,再依序逐步完成,盡量不要妄想一步登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今天跟一個朋友吃飯,談論著情緒勒索的一事, 她說著想跟父親一起過生日,但不願與會情緒勒索的母親一起, 沒想到父親說:「如果不一起那就不要吃了。」 這一二年來,偶爾的相遇,會聽到她提起父母的狀況, 講述她母親對於父親的權控,講述父親對她抱怨母親的行為, 換門鎖、砸車、一天24小時的緊密相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看過動畫《龍貓》嗎?有一幕是小月和小梅的媽媽躺在床上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畫面裡的母親,表情裡有很多的不捨。因為她明白當孩子表現得成熟懂事,代表內心壓抑了想耍賴、想偶爾不乖、想隨心所欲成為自己的渴望,並且盡量不惹人厭、不造成別人的麻煩。乖巧聽話的好處,是孩子換得了他人的喜愛;但付出
有位單親媽媽,為了栽培自己的獨生子,什麼苦,什麼委屈都願意吞,什麼低階工作也都願意做,為的只是讓孩子有吃有住,有書讀。 孩子也爭氣,同時也孝順,畢竟,母親二十幾年來的苦和淚水,他都看在眼裡。 然而,當孩子事業有成,也娶了有錢老婆後,她的媳婦竟然要求分開住。 孩子雖然孝順,卻也拗不過老婆的哭
今天在Threads上面看今年大學畢業的學生發了一篇文章,看了過客心裡頗有感觸的° 文章內容大約是:自從她跟姊姊大學畢業之後,媽媽規定她倆每個月要幫忙負擔16000元的房貸外,還要負責水電費及瓦斯費,過年過節還要另外有所表示,最近媽媽的生日快到了,媽媽表明了她的生日禮物想要一台Dyson的吸塵
Thumbnail
慕姿老師說在親子、伴侶關係中,因為情緒界限不清造成的各種無意識情緒勒索;菊仙老師說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該管就要管。這些我都知道,但我仍會因為擔心衝突減損了親子與伴侶關係的存款額度,導至關係失衡。該怎麼辦呢?我怎麼慢慢從惡性循環解套呢?請聽我細細說來。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情緒勒索是甚麼? 在親密關係裏,用明示或暗示的方法操控他人情緒,令對方產生恐懼感,義務感,罪惡感,從而妥協,都是情緒勒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判斷能力的正常人,理應自由行事。父母子女,朋友兄弟姊妹,情侶夫妻間不知不覺地用情緒威逼對方順應自己,達至操控他人的行為。情緒操控的受害者心身受壓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今天跟一個朋友吃飯,談論著情緒勒索的一事, 她說著想跟父親一起過生日,但不願與會情緒勒索的母親一起, 沒想到父親說:「如果不一起那就不要吃了。」 這一二年來,偶爾的相遇,會聽到她提起父母的狀況, 講述她母親對於父親的權控,講述父親對她抱怨母親的行為, 換門鎖、砸車、一天24小時的緊密相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看過動畫《龍貓》嗎?有一幕是小月和小梅的媽媽躺在床上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畫面裡的母親,表情裡有很多的不捨。因為她明白當孩子表現得成熟懂事,代表內心壓抑了想耍賴、想偶爾不乖、想隨心所欲成為自己的渴望,並且盡量不惹人厭、不造成別人的麻煩。乖巧聽話的好處,是孩子換得了他人的喜愛;但付出
有位單親媽媽,為了栽培自己的獨生子,什麼苦,什麼委屈都願意吞,什麼低階工作也都願意做,為的只是讓孩子有吃有住,有書讀。 孩子也爭氣,同時也孝順,畢竟,母親二十幾年來的苦和淚水,他都看在眼裡。 然而,當孩子事業有成,也娶了有錢老婆後,她的媳婦竟然要求分開住。 孩子雖然孝順,卻也拗不過老婆的哭
今天在Threads上面看今年大學畢業的學生發了一篇文章,看了過客心裡頗有感觸的° 文章內容大約是:自從她跟姊姊大學畢業之後,媽媽規定她倆每個月要幫忙負擔16000元的房貸外,還要負責水電費及瓦斯費,過年過節還要另外有所表示,最近媽媽的生日快到了,媽媽表明了她的生日禮物想要一台Dyson的吸塵
Thumbnail
慕姿老師說在親子、伴侶關係中,因為情緒界限不清造成的各種無意識情緒勒索;菊仙老師說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該管就要管。這些我都知道,但我仍會因為擔心衝突減損了親子與伴侶關係的存款額度,導至關係失衡。該怎麼辦呢?我怎麼慢慢從惡性循環解套呢?請聽我細細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