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戴明14要點教育版 11.消除配額與目標管理

任何一所學校,任何一位師生,都是有無限可能的;雖然「設定目標」可以幫助他們快速有效地前進,卻也可能同時限縮了發展可能。

量子力學說萬物皆有「波粒二象性」,意思是任何一個物體都能有如實體粒子般的「具體存在」(像粒子);但又能同時擁有無限狀態的「可能存在」(像波),即所謂「量子疊加」。

但是當我們想要去觀測它的具體位置時,「波」的特性就會立即消失:從「無限可能」跌回「單一狀態」。因為觀測需要工具與動作,所以被觀測的物體就會瞬間限縮為被觀測到的那個點,即所謂「量子坍縮」。



戴明是耶魯大學數學物理學博士,可以說是「量子物理學」的本科,當物理學家發現一種現象時,數學家便嘗試找到公式來推演萬物。我是深深相信,他的品質哲學受到「量子力學」極大影響。

學校、師生的績效如何評估?我們通常會先設定目標,然後分析為細項指標,再一一訂出行為要項與佐證資料來考察。在沒有評估前,學校和師生是可以海闊天空自在揮灑,但是評估準則或考核要點,甚至配額、數字訂出來後,大家就得書同文、車同軌。「量子疊加」態就瞬間「坍縮」了!

其次,這些準則的訂定都是根據一些理論做出的「操作定義」,如果理論不同,測到的數值就會不同。所以戴明博士說:「沒有真值!」,亦即世界上並沒有客觀存在的「值」,任何一個「數值」都是一種測量工具的結果,於是領導者不須對測量結果過度反應。

具體說,如果這次全校定期評量成績普遍低落,領導者不能光在獎懲上費工夫,而應該去檢討測量工具。如果老師有新的教學理論、對評量有不同的操作定義,這時學生的排名順序可能會剛好相反。(當然戴明反對把人排名)

再推論到所有的訪視、評鑑、比賽,都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訪視績優、評鑑優等、比賽得獎等,都是「最符合規則」之謂,領導者除了要關注是否「名符其實」,還要「舉一反三」,因為「規則無法窮盡」,領導者不能只為達成這些規則而已,否則就會掉入「目標錯位」的系統陷阱~也就是說,細項目標都達成了,但總體核心價值卻不見了!

戴明一直強調領導者要不斷改善系統,不要把心力花在說教、喊口號、給配額、訂目標。訂出一個方向、喊出一個目標,其實也同時在阻絕其他千萬個可能的目標與方向(量子糾纏),不可不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