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3|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選擇經濟學

raw-image



人生其實就是不斷在做選擇,不管是自己做的決定,或是別人為自己做的決定,然後承擔著這些選擇帶來的影響與後果。到底該如何做對選擇, 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富足、幸福與美好,或許了解經濟學理論可以幫助我們。


這本由天下文化所出版的選擇經濟學,作者是埃里克.安格納,擁有匹茲堡大學的經濟學博士、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博士雙學位,在期刊發表多篇關於行為與實驗經濟學、幸福科學與哲學等文章。


作者將經濟學的理論與概念套用在許多不同的情境,解釋經濟學如何在不同領域,可以為社會與個人做出貢獻。譬如消滅貧窮、減緩氣候變遷,或是教養出快樂的孩子、改變不良行為與得到幸福。


我就以書中的其中一篇「如何得到幸福」為例,作者提到,一位社會學教授堅信,追求幸福是人類的基本目的之一,他一直在研究,透過科學的幫助,能否越來越有效地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變得快樂。


他認為在追求幸福這件事情上,缺少的就是一種可量化的幸福測量器,所以他發明出幸福測量器,以幸福感的單位來衡量幸福的感覺。他建議用這個測量器長期追蹤人們的幸福感,要弄清楚人們覺得幸福的原因是甚麼,還要知道實際讓他們產生幸福感的原因是甚麼。


只是人們對於幸福的感受卻會隨著時代改變,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點,富人顯然比窮人感到更幸福,但是,當社會隨著時間變得更富裕之後,整個社會的幸福感卻幾乎沒有變化,這種現象被稱之為伊斯特林悖論,大量的論文也因此而生。


多項研究都得到一致的結論,現今世界上絕大多數活人都已經得到幸福,尤其是生活在戰亂之外繁榮地區的人。你可能會認為,經濟學家會提出「想過得更快樂,就必須賺更多錢」的說法。


對,金錢可以買到幸福,富人比窮人更幸福,如果你一開始就很窮,那麼,金錢確實能買到幸福。但是,花費1000元可以買到的幸福感,會在你變得富有後越降越低,金錢的邊際幸福感會逐漸下降。當然也有人認為,不管能買到的幸福感是否越來越少,金錢仍舊可以繼續購買到幸福感。


同樣道理,富人減少1000元所損失的邊際幸福感,會比窮人獲得1000元所獲得的幸福感要來的少,若想讓世界幸福總量最大化,幸福經濟學建議富人應該把錢捐給窮人,來促進世界幸福。比勞工富有一千倍的國王,也不可能比勞工快樂一千倍,兩者距離的實際比例越接近相等,幸福總量就越大。


經濟學家不會果斷地告訴你,你要更努力的賺更多錢才能獲得幸福。除了金錢以外,可以試試以下三項技巧或策略:把時間與金錢花在你不可能適應的事務上,控制你的渴望與期望,與避免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較。


首先,請花錢購買你不會習慣的東西,人們沒有變的更幸福的其中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適應」。想像你剛獲得一台新手機,最初,你可能對新手機和它的功能感到十分滿意。


幾週美好的時光過去後,新奇感逐漸消失,你仍然覺得新手機的功能很有用,但你生活的主調卻逐漸被其他後來發生的事取代,於是,你因為新手機而獲得的幸福感可能逐漸減弱,不管好事壞事,人都會適應,整體幸福水準可能慢慢恢復正常。


有些人喜歡買書,一看到新書就忍不住想買,也真的對買下的新書感到興奮,但是在新書寄到家裡時,常常已經忘記自己曾經訂購過這些書,把新書放到書架後,就完全拋之腦後,然後繼續購買新書。


老實說,堆積在家裡的那些書並沒有帶來很多快樂,甚至不記得其中大部分的書。但相較之下,作者曾經花大錢買下一對相當不錯的音箱,這麼多年來,它為我帶來無窮的幸福感,至今都還沒適應這對音箱所帶來的幸福。


人們有時會建議你花錢買經驗,不要花錢買物質,購買體驗往往比購買物質提供的快樂更持久。背後的原因當然不只一個,但正向的經歷更有助於感到快樂,而有形的物質通常卻是提供舒適感。和舒適感相比,快樂更容易和人分享。


第二,請隨時控制你的渴望與期望。幸福是和期望有關的結果與函數,如果結果超出預期,你會很開心,如果結果不如預期,你會很難過。這表示幸福感會隨著結果改善而增加,在其他條件相同下,結果越好,你就感到越幸福。


為自己設立期望可能是一件好事,期望與渴望可能會激勵你更加努力,也可能會幫助你在生活中取得更多成就。但是,過高的期望可能會造成問題,控制過度的期望並設定合理生活目標的能力至關重要,不合理的目標是通往幸福的大路障。


第三,請盡量不要拿自己和他人比較。社會比較的概念在於,反映出我們生活中的幸福感,不是以絕對的標準做為參考,而是比較其他人過得如何當作標準。我的收入比姊夫多嗎?如果是這樣,很好。這種相對比較對許多人來說非常重要。


有時候,用相對標準比較注定沒有意義,如果每個人都想比排場,就等於所有人都投入一場零和賽局,不管你擁有多少,最多只會有一個人擁有的比其他任何人都多。


如果人人都不要拿自己和其他人相比,其實人人都可以對自己擁有的東西感到滿意,如果事事都想要與人比較,很可能會讓自己陷入一場無法取勝的軍備競賽。


假設我犧牲所有休息時間和錢買下一輛比你的車還拉風的跑車,或許短時間內我會顯得比你有更好的排場,但是過一陣子,假設你也買了比我更好的車,你也可能會在短時間內顯得比我有排場,最後,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在挖坑給自己跳,即使兩個人都做出巨大犧牲,相對上卻沒有贏過彼此一分一毫。


如果你的幸福水準反映的是你所從事的消費類型、你的期望,以及你所做的比較,那麼幸福就不僅是運氣或機會的問題。這些可能會影響你的幸福,但它們並不是幸福的全部,在這個前提下,幸福就在你的掌控之中,而經濟學可以在你征服它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對於經濟學如何幫助其他的主題,就讓你自己從這本書中閱讀獲得了。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69053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這裡會分享書本介紹與讀書心得,讓你快速了解這本書的重點,有興趣的人可以自行購買來閱讀完整內容。這個專題不須付費,但也歡迎贊助。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