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48 -《選擇的弔詭》|成為一位知足者,在眾多選擇中得到最大滿足

2024/04/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書名:《選擇的弔詭:選錯,沒你想的糟!》
作者:貝瑞.史瓦茲
出版日期:2023/11/29


《選擇的弔詭》

《選擇的弔詭》


作者簡介

史瓦茲是美國社會心理學教授,被譽為西方最具影響力心理學家之一,曾是TED大會壓軸演說者,以博學和風趣的風格,提出現代生活的洞見。他說,真愛和天職都一樣,最初僅來自於一點好感與發掘,需要我們付出一輩子培育、發展,它才會停駐於心,並形成實質意義上的「命定」。

暢銷著作《選擇的弔詭》是人類行為的開創之作,登上美國《商業週刊》、《富比世》雜誌年度十大暢銷。作者多次接受國際媒體專訪,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美國心理學家》、《衛報》等。另著有《我們為何工作》等書。


一、三段論:選擇越多,越自由,越快樂

在大多數人的世界觀中,都有一套根深蒂固的信念,無形中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那就是作者在書中提到的三段論。

  1. 越自由,就越幸福快樂。
  2. 選擇越多,就越自由。
  3. 所以選擇越多,就越幸福快樂。

從這三個點來看,當我們選擇越多,我們就會越自由,於是我們就會越快樂

但是,這是真的嗎?

這個命題就是這本書想要探討的。


二、最大化者 VS. 知足者

最大化者(maximizer):是堅持尋找最好的、也只能接受最好的人。

知足者(satisficer):可以接受夠好的東西,不擔心錯過更好的選擇。他們有一套對事物的標準和要求,只要找到相符的就不會再觀望。

最大化者比知足者更容易有各種後悔,尤其是所謂的「買家懊悔」(Buyer’s remorse)。知足者看到中意的商品不會三心二意,而最大化者要是發現自己錯過更好的商品,就會十分痛苦。

他們的腦中冒出無數個以「早知道就」為開頭的念頭,像是「早知道就多逛一家店」、「早知道就先看《消費者報告》」、「早知道就聽OOO的話」,持續給自己先前所做的決定扣分,不斷地後悔,不斷地否定先前的自己。

-

作者特別在書中提到,沒有人在各方各面都是最大化者,但每個人都會在某些層面表現出最大化傾向。

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在某個自己在意的領域,成為最大化者


三、用下列5點,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1. 自發性地限制選擇自由,而不是抗拒限制。

2. 學會「夠好」就好,而不是一味追求最好的選擇。(畢竟天下沒有父母會說:「我只要給孩子『夠好』的東西就好」)

3. 不要對「選擇的結果」抱太高期待。

4. 做了決定之後不要給自己改變心意的機會。

5. 不要一直關注周遭他人的舉動。




若你對「選擇」有興趣,想要看到更詳細的內容,歡迎購買《選擇的弔詭》



讀後感

我是從引書店的Podcast知道這本書的。(他們真的是我的書單來源 哈哈)

我們的一生中不斷在做選擇,從早上要騎車還是搭捷運開始,到早餐要吃什麼,午餐要吃什麼,還有晚餐要吃什麼。(吃飯真是大哉問!)

有人說,人的一生就是由無數個選擇所構成,我們現在所做的每一次選擇,都會決定我們未來的樣子。

-

我在2022年時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從學術界走向產業界的業務,而在未來,我只會再做出更多更大且更重要的決定。

我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正打算做出決定的人,願你我皆能成為一位知足者,在眾多選擇中得到最大的滿足。


歡迎追蹤,用愛心、拍手支持我,並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想法!
內容總結
《選擇的弔詭》
5
/5
96會員
183內容數
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咖啡館的空間,喜歡感受店家打造出來的環境與氣氛。社群咖啡館是以「社群」為主體,提供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安心入內的交流空間,歡迎你來到我的社群咖啡館!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