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50歲後的大小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步入40歲後,大概會開始想關於退休的事情,第一個念頭大概就是要準備多少錢才能退休。然而,屆退年齡要煩惱的事情,可遠不只有退休金這件事而已。


除了錢,自己的身體健康更是另一個重點,再來是長輩的健康與遺產爭議,可能還有小孩的養育與未來發展煩惱,都可能是在邁入50歲後會陸續需要面對。


面對未來的退休準備,除了退休金之外,還有哪些事情需要先思考的呢?財經傳訊出版的這本《遇見50歲後的大小事》給了我們很多想法。


這本書的作者有10位,主要是由吳佳駿主筆,集結了10位不同領域的專家,一起撰寫這本書。書的內容從50歲可能會面臨的問題開始,一直寫到100歲,涵蓋範圍相當廣。


第一篇從50歲開始,先被提到的問題是家庭與財務,這是一個愛與犧牲的交織。此時可能碰到父母的健康急轉直下,但個人又還需要在事業上拼鬥,這時候會需要做出痛苦的選擇,該要繼續專注自己的職涯,還是選擇照顧離職?


相信這個問題是絕大多數人都會碰到的困擾,內心可能會充滿掙扎與矛盾,到底該如何在對父母的責任和對自己的未來規劃之間找到平衡呢?


書裡建議,首先其實是要先解決原生家庭關係的的矛盾,父母必須意識到,他們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同時,50歲的成年人也要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一個小孩了。看似理所當然,但在華人家庭中,這個過程並不容易。


面對父母的身體明顯老化,就需要了解老年症候群與常遇到的一些問題,譬如行動變的緩慢,容易分心或出現幻覺,又或是失智症等。照顧長輩就不只是金錢的考量,還有親情與工作發展的取捨。


當自己年紀在更大一點,會開始碰到更年期的轉變,慢性病也越來越多,健康養生就開始是這個年紀的重點,需要開始研究如何選擇合適的營養補充品。


距離法定退休年齡只剩10年左右,在準備退休金時,應該要先了解退休真正的意義與可能的挑戰,在50幾歲時,會面臨的可能不是要不要裸退,而是職涯上的轉型,譬如成為顧問,利用過去的經驗,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


到了60歲,真的要面臨退休了,要考慮該不該繼續工作或辦理退休,離開職場後,沒有了職稱頭銜,我們又該如何調整自己的角色,該如何繪製自己的人生新篇章。


有的人可能也會碰到長孫的出生,第三代的出現,或許會讓有些人開始想到傳承,書裡講的傳承並非是指金錢,而是家族的精神力量。當我們站在人生這一階段,會想,要留給後代的,不該僅僅是物質財富,還有甚麼呢?


作者提到,可以定期舉辦家庭會議,這不僅是一場會議,而是一個機會,一個讓每一代都能開放心扉,分享感受的平台,使每個成員都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而且溝通模式也是需要與時俱進的,不該是長輩的一言堂。


家庭會議有技巧,一開始應該要讓大家表達對其他成員的感謝之情,真誠的表達對家人的珍惜,在來是分享喜悅,透過分享,讓家人間了解彼此關心的事務與喜好。


最後,可以針對一個主題深入討論,已取得共識以利家庭全員合力推動,也是可以讓家庭成員提出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並集思廣益尋找解決方案的時間,問題可包含健康、經濟或生活上的小困難。


70歲後比較常需要面對的就是醫療問題了,除了身體老化有長照需求外,還有癌症的可能,生命的後半場,可先為美好的晚年預先布局,規劃安養中心,甚至還要面對失智與臥床不起等問題。


這本書寫出了50歲以後很可能會面臨到的種種困難,預先了解先做準備,不管是心理或是財務上,對我們的未來規劃都是好事,步入40歲後的人先了解,也好預先做準備。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70815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個禮拜分享了一本書,說的是如何能有效率的做事,如何改善做事的效率。在做事的時候也常需要與他人或團隊溝通,你在溝通的時候,也能夠有效率的溝通嗎? 溝通也就是提問跟回答的過程,說話做事一定要抓住問題的關鍵,想要做到精準表達,說話時就必須要有重點。不少人問問題根本沒有重點,沒有實質的內容,
多數人都想成為成功的人,而我們在工作場合中,或甚至是自己的朋友圈裡,應該會察覺,有些人做事情快又有效率,有些人拖拖拉拉,或甚至花了很多時間卻沒有成效,這些人的差別在哪裡呢? 有人覺得想要成功就必須要努力,有的人認為應該要有天賦與熱情,甚至包含一些運氣。但作者認為,成功絕對不是更努力就好,而是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展現出非常強的能力,但他的生活卻很痛苦,有些人看似平凡,卻又常有明顯的成長,勇於嘗試不同的挑戰。許多偉大的企業並不是由頂尖學府畢業的人所創立,反而是一些沒有強大背景的人所創造,但你卻又可以發現這些人通常很積極,並且樂意接受新的挑戰。這些人到底有甚麼樣的不同? 這本書是由
不管是電子錢包裡的錢,還是白花花的現金,你的生活離不開錢,你可能會覺得,錢只是一種交換工具,事實上,錢本身也有七情六慾,會影響你的愛情、親情、友情,甚至是道德水準。 這本書是由如何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周欣悅,現為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與行銷系主任,他的研究聚焦於複雜情緒。這本書是從心理學的角度
我很常在我的粉專分享ETF的觀念,與介紹當下市面上比較多人討論的ETF選股邏輯,追蹤比較久的人應該知道,我主要推崇的是指數化投資方式,也就是以市值型或類市值型ETF為主要持股,搭配美國債券型ETF為輔的資產配置方式。 但在台灣有更大一群人是更喜歡高股息型的ETF,寧願較穩定的領取現金股利,
40歲可算是步入中年的開始,工作也發展到一個階段了,很多人在這個年紀已經有了另一半與小孩,父母也邁入退休的年紀了,可能很快的就要變成所謂的三明治族,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很大。 我一看到這本書名的時候,就對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有興趣,不管是關於子女、自己的健康、職場發展、人際關係與退休金的
上個禮拜分享了一本書,說的是如何能有效率的做事,如何改善做事的效率。在做事的時候也常需要與他人或團隊溝通,你在溝通的時候,也能夠有效率的溝通嗎? 溝通也就是提問跟回答的過程,說話做事一定要抓住問題的關鍵,想要做到精準表達,說話時就必須要有重點。不少人問問題根本沒有重點,沒有實質的內容,
多數人都想成為成功的人,而我們在工作場合中,或甚至是自己的朋友圈裡,應該會察覺,有些人做事情快又有效率,有些人拖拖拉拉,或甚至花了很多時間卻沒有成效,這些人的差別在哪裡呢? 有人覺得想要成功就必須要努力,有的人認為應該要有天賦與熱情,甚至包含一些運氣。但作者認為,成功絕對不是更努力就好,而是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展現出非常強的能力,但他的生活卻很痛苦,有些人看似平凡,卻又常有明顯的成長,勇於嘗試不同的挑戰。許多偉大的企業並不是由頂尖學府畢業的人所創立,反而是一些沒有強大背景的人所創造,但你卻又可以發現這些人通常很積極,並且樂意接受新的挑戰。這些人到底有甚麼樣的不同? 這本書是由
不管是電子錢包裡的錢,還是白花花的現金,你的生活離不開錢,你可能會覺得,錢只是一種交換工具,事實上,錢本身也有七情六慾,會影響你的愛情、親情、友情,甚至是道德水準。 這本書是由如何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周欣悅,現為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與行銷系主任,他的研究聚焦於複雜情緒。這本書是從心理學的角度
我很常在我的粉專分享ETF的觀念,與介紹當下市面上比較多人討論的ETF選股邏輯,追蹤比較久的人應該知道,我主要推崇的是指數化投資方式,也就是以市值型或類市值型ETF為主要持股,搭配美國債券型ETF為輔的資產配置方式。 但在台灣有更大一群人是更喜歡高股息型的ETF,寧願較穩定的領取現金股利,
40歲可算是步入中年的開始,工作也發展到一個階段了,很多人在這個年紀已經有了另一半與小孩,父母也邁入退休的年紀了,可能很快的就要變成所謂的三明治族,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很大。 我一看到這本書名的時候,就對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有興趣,不管是關於子女、自己的健康、職場發展、人際關係與退休金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一位準備了60年來迎接60歲大壽的人的故事,他一直不願意安於退休生活,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尋求自我成長,最後得出了在得到他人認同之前要先好好對待自己的結論。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回顧過去,年輕時的財富自由只是一種自我安慰。隨著年紀增加,規劃退休生活也愈顯重要,了解到通膨危機與退休金之微薄,開始踏上了理財之路。文中提供年增率與活存定存之利率資訊,以及物價指數與退休金計算之參考連結。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Thumbnail
​近幾年來,隨著大家對老後生活的重視,退休成了一個很熱門的話題。 只不過,大部分的人恐怕不知道退休的概念,是如何演變而來 而人們大多基於什麼因素來考量退休的年齡或階段? 其實除了考慮健康和年齡以外,我們也可以參考財務狀況和需求來彈性制定自己的退休計畫。 擺脫傳統65歲才能退休的束縛。以下有3種方式:
Thumbnail
退休後的生活應該準備好無後顧之憂的退休金,注意避免社交孤立,並調整生活目標,保持彈性但主動積極的心態。
Thumbnail
退休計畫不只是金錢! 退休,是很多人從年輕就心嚮往之的名詞。它象徵著辛勤工作的結束、也代表著全新自由生活的開始。但是,隨著固定收入減少以及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也會衍生出許多意想不到的衝擊,因此,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好好提前準備與計畫,絕對是讓退休生活更加美好的必要行動。 請記得,退休規劃不僅僅是理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一位準備了60年來迎接60歲大壽的人的故事,他一直不願意安於退休生活,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尋求自我成長,最後得出了在得到他人認同之前要先好好對待自己的結論。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回顧過去,年輕時的財富自由只是一種自我安慰。隨著年紀增加,規劃退休生活也愈顯重要,了解到通膨危機與退休金之微薄,開始踏上了理財之路。文中提供年增率與活存定存之利率資訊,以及物價指數與退休金計算之參考連結。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Thumbnail
​近幾年來,隨著大家對老後生活的重視,退休成了一個很熱門的話題。 只不過,大部分的人恐怕不知道退休的概念,是如何演變而來 而人們大多基於什麼因素來考量退休的年齡或階段? 其實除了考慮健康和年齡以外,我們也可以參考財務狀況和需求來彈性制定自己的退休計畫。 擺脫傳統65歲才能退休的束縛。以下有3種方式:
Thumbnail
退休後的生活應該準備好無後顧之憂的退休金,注意避免社交孤立,並調整生活目標,保持彈性但主動積極的心態。
Thumbnail
退休計畫不只是金錢! 退休,是很多人從年輕就心嚮往之的名詞。它象徵著辛勤工作的結束、也代表著全新自由生活的開始。但是,隨著固定收入減少以及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也會衍生出許多意想不到的衝擊,因此,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好好提前準備與計畫,絕對是讓退休生活更加美好的必要行動。 請記得,退休規劃不僅僅是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