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4|閱讀時間 ‧ 約 32 分鐘

「覺得自己沒有用」,該怎麼辦?

    raw-image

    什麼是「沒用」?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自己沒有用?怎樣才叫做「沒用」?是錢賺的太少,工作不夠光鮮亮麗,還是躺平廢在家裡,叫做「沒用」?

    上述這些原因都可能是我批評自己「沒用」基準之一。但「沒用」的真正原因,其實在於我們「認為」自己沒有用。

    畢竟以現實來說,我們怎麼可能真的沒有用?

    只要我們有手有腳,能養活自己,有多多少少擅長的幾件事,有朋友家人,又怎麼會沒有用?難道各司其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不是「有用」嗎?
    我們養活自己之餘,還能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滋養了身心靈,沒有長歪去危害社會,難道不是一種有用嗎?


    「有用」到底應該長什麼樣子?

    自從五專畢業後到台北半工半讀,陸續完成大學、研究所學業,不知不覺已過去了好幾年。從前被工作和學業吊著一口氣,天天埋首書案,忙得團團轉,難有時間停下來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藍圖,去規劃整個三十年。

    當畢業後,那口氣突然消失,我不得不面對自己心中真正的聲音和爆棚的焦慮感。每天打開社群,看到的都是誰誰誰出國了、升職了、出差了、創業了、取得新的成就了。

    別人人生中的高光時刻,亮晃晃的打在我臉上,刺得我眼睛都睜不開,兩相比較,襯得自己愈發一無是處。儘管知道比較沒有意義,還是會忍不住苛責自己。

    我究竟想要什麼?為什麼我28歲了,還在煩惱這件很多同齡人都已經想清楚、正在路上、甚至已經做出成果的人生課題?

    我卻連和人接觸都會感到不安,也很不喜歡被人安排要做什麼、該做什麼。這樣的我,究竟要如何在社會上生存,怎麼做才能開拓一席之地?

    我有沒有辦法暫時放下焦慮和恐懼,去直視那個「沒有用」的認知裡,究竟藏著什麼樣的自我評價,是不是我先安頓好自己,再來談「有用」?

    我覺得自己「沒有用」,是因為我似乎找不到一件事情,是可以感覺到自己對這個世界是有貢獻的,找不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對生活失去熱情,好像每天就只是開機、關機,上班、下班,找不到生活的意義。

    眼睛一閉上,就會聽到腦海中的聲音對自己說,you are more than that!

    我焦慮極了,天天逼自己必須做點什麼,看了很多書和影片,努力探索,然後我終於明白,建立自我價值,從來就不是一蹴可及的事。

    我需要更多的行動,更多的耐心。即便現在的我,還不知道那個價值是什麼、可以走去哪裡,但我相信只要不斷地嘗試,總有一天,我會知道自己應該在哪裡發光。唯有依靠日常涓滴的實踐,目標的輪廓才會日漸清晰。


    尋找自我價值的孤獨感,也是必經之路

    沒有目標的生活,就像沒有導航的地圖。
    當我們不知道自己在哪裡、要去哪裡,做什麼都是徒勞無益的。

    這些話說得很正確,可是我們對夢想、目標的定義是什麼?
    為什麼這麼著急地要找到它?

    最近讀蔣勳的《孤獨六講》,他在〈思維孤獨〉一章中提到莊子所說的「無用之用」。

    今天,我們看不到像莊子一樣的孤獨思考者,也看不到他在另一則寓言裡說的「大而無用」的人。我們都好希望自己是個有用的人,如果比喻成樹,就是希望自己能被拿去蓋房子、造船,莊子卻說:「無用之用,方為大用。」他提醒我們說,你可不可以扮演無用的部分百分之零點一?先回來做自己,然後你對社會的「有用」才有意義。如果你自己都不是自己了,只是被社會機器利用,沒有思考能力的角色,對社會的貢獻只是「小用」。

    當然,蔣勳老師這篇在談的是思維的獨立性和自我覺醒,所以借了莊子來說「特立獨行」這件事。

    但莊子的「無用之用」提醒了我們,在想著去符合外界的期待之前,其實應該先好好看看自己這塊材料,它的軟硬程度、色澤和氣味,適合做成什麼樣的東西,能用來蓋屋子還是造船嗎?

    當這個社會或某個權威 (父母、長輩、老師等等)對我們有所期待時,我們可能會掙扎於要不要迎合,而產生太多不必要的焦慮。

    好像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成為那個「別人」,必須放棄掉了自己身上與眾不同的地方,去扮演那個「應該」扮演的角色,才算是有用。

    其實,做一個木碗、掃帚,甚至是木雕,各式各樣的東西,並沒有不好,也絕非無用。為什麼這麼堅持,認為只有造船了、蓋房子了,我這塊木頭才算有用呢?

    很多時候,也許真的就是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困住了,也讓別人的話語把自己的獨特性扼殺掉了。因為我們內心某個部分,已經相信了外界對我們的評價

    沈住氣,靜下心,仔細想想,其實世界之廣闊,並沒有那麼容不下自己。
    自己所認為的困境,也絕非沒有突破的方法。
    讓我們先停下讓苛責自己的聲音,好好端詳現在的模樣,並告訴自己,現在的我,是過去的我能做到的最好結果,我要謝謝他。
    而現在的我,已經準備好為「未來的我」去努力


    無條件肯定「活著的價值」

    從前身邊罹患嚴重憂鬱症的朋友和我說,只要他能健康地活著,每天不要再想著死亡,他只想吃東西可以有味道,出門可以不害怕,可以正常地與人交談,就覺得自己棒得不得了,為什麼大家對自己要求那麼嚴苛?

    「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嚴肅?」他說。

    有些東西,明明可以用玩樂的心態去嘗試,為什麼我們只著急它能多快掙到錢、讓多少人肯定自己,害怕失敗、害怕被評斷。
    明明只要身上那個探索的動力還在,就代表我們的好奇心還沒有死掉,那就是多麼大的恩賜了呀!

    在歐美,有多少同樣在探索生命的年輕人,他們只做養得起自己的工作,做最低限度的天數,其他時間全拿去嘗試自己喜歡的東西了。可是這些在我們的標準下,是不是就一點價值都沒有?

    想要建立真正的自我價值感,首先要先定義自己的「價值」長什麼樣子,先把評價的權限交還給自己,而不是外在的聲音。

    也許目前我們還做不到馬上改變對自己的評價,但我們可以練習重寫、覆蓋對自己的評價,用正面肯定的語句取代掉自我否定的聲音。

    覺得自己做不好、賺不多,沒房沒車,就告訴自己,「我正在變好的路上」,現在沒有不代表未來不會實現。
    覺得自己年齡太大,來不及改變,就告訴自己,「從前是從前,但現在我還有能力學習」。先無條件肯定自己,再來說其他的。

    因為一旦告訴自己「做不到」、「不可能」,就萬事皆休了。按照宇宙法則,我們很難在「不相信」的狀態下,就順利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盤點能力,訂立變好的方向

    關於怎麼樣開始嘗試,進行「有效」的摸索,我總結了幾個簡單的步驟來幫助打底。

    沒能成為理想中的自己,有很多複雜的因素,但總歸有兩個大原因。
    一個是方向的問題,比如找不到方向,或者在不適合自己的方向上努力,所以看不到成績,進而毀掉自信心,影響內在驅動力。
    另一個則是時間與資源的管理,因為缺乏方法或用錯方法,導致效率不彰。看起來努力了很多,歸根結底卻只是無用的「瞎忙」,到頭來只感動自己,一點累積都沒有。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擠出探索的時間,用來探索適合自己的賽道。
    • 記錄自己如何利用時間

    第一步就是紀錄時間的分配,原理和記帳一樣,目的是為了了解自己運用時間的習慣,將許多零零碎碎「無意識」的時間(比如滑IG、不必要的社交飯局、閒聊)統整起來,拿來做「有意識」的探索和成長。

    如同《複利效應》這本書所說,「每天看似不經意的小決策,將引領你邁向你一直渴望的人生,或是導致你走向不幸與失敗。」

    而時間是最珍貴的不可逆資源,每個人同樣都擁有1天24小時。
    假設兩個相同條件、處境的人,靠著每天運用時間的一點點差異,3個月、半年、1年、5年,差距就會愈拉愈大,所以不要小看一天1小時的力量。

    我個人推薦使用「時間塊」這個APP,非常簡單的操作介面,隨手就能紀錄自己的時間運用,並且有日/週/月/年統計,可以很快了解自己把時間都花在哪裡。

    了解之後,就可以檢視一下:

    1. 有哪些事情是「本可以不做的」(比如沒有必要的邀約)?
    2. 有哪些事情是「必須做」,但是可以花更少的時間完成?(比如打掃、煮飯、買東西、日常保養)
    3. 哪些事情是花了時間,卻沒有「累積性」的?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法,或降低次數?(比如排隊辦事,是不是可以改用線上完成)

    藉由檢視日常的習慣,從而省下更多的時間,去做投資報酬率更高、可以累積實力的事情,比如學習語言、學習專業知識、投入一門興趣或技能等等。


    • 自己是唯一的參考值,建立「心靈防火牆」

    當我們在掙扎向前的時候,最忌拿自己與他人比較,破壞自信,打亂自己的步伐。
    這時我會關掉社群軟體,戒斷「比較」的來源。
    並不是說見不得別人好,而是我們要先穩固內心的堡壘。

    當我們習慣了在自己的「時區」生活,建立了新的生理時鐘 (circadian rythm)和日常習慣,就比較能夠保護自己不受他人影響,也能更加接納自己與他人的差異。

    當我們習慣了只與過去的自己比較,專注於自己的進步,就不會因為別人的進步而焦慮慌張,深恐落於人後。
    因為我們知道,別人取得了重大進展,也是因為他好好投入了每一天的生活。我們所要做的,就只是專注於優化自己的日常積累,與昨天的自己比較就好。


    • 目光投入更大的世界,找到理想的對照

    如果我們摸索了很多,卻覺得少了點什麼,好像那個努力的勁頭只能維持一陣子,就三分鐘熱度了。
    我的方法是,我會讓自己靜下來幾天,先戒斷網路和媒體,不看新聞、不聽廣播、不看影片、不與人聯繫,然後走到大自然,或者去沒人認識我的地方旅行。

    暫時拋下身份認知,比如職業、技能等等我賴以識別自己是誰的標籤。去大口呼吸,看看樹木、花朵植物和蜜蜂,溪流和青苔,看看他們如何在整個生態系裡運作。

    我一直覺得,人類群體社會是有極限的,有些追索,只能在更宏觀的世界裡完成,讓宇宙來給予指引。

    我們今天對自己產生的任何評價,說穿了都是他人乃至自己加諸於自身的,一隻狗、一隻貓、一隻蜜蜂、一棵樹,他們根本不會問你是誰,或者批評嘲笑你。更不要說宇宙。它可能只會問你,「你要什麼?」

    而這個直指一切核心的問題,需要非常非常誠實地面對自身,才能回答得出來。

    當我把外界干擾的聲音都「關掉」,我覺得我更能分辨哪些事物是真正吸引我,使我怦然心動的。也許那件事延伸出來的東西,就是我們要去的方向也不一定。

    而且因為這個方向是從我們內心揀選出來的,比起一時的腦波弱,買了一堆線上課程,或是因為焦慮而逼自己做出的努力,我們往往更堅定、更能堅持。

    我想,不妨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就算那個答案還沒有浮現,至少我們也給了自己心靈喘息的空間,有了療癒的契機。
    畢竟有時候阻礙我們往前的,可能就只是卡在心底深處的一個信念和「不配得感」。

    祝福大家,在探索自己的路上,都能身心平安,走得長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