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此次大選中各種立場和議題的洗禮,我清晰意識到即便是同一個年齡層的人,對同一件『事實』的理解在資訊碎片化與媒體的刻意操控下正快速地分化,一方面是演算法和同溫層效應形成的資訊屏障導致資訊流通受阻,另一方面則是出自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和人文制度理解的落差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我在和平輩談「是否重啟服貿」時,我才驚覺每個人對於『民主』的認知是不同的,如果從生活經驗出發,大多數的台灣人對於民主體制是有共識的,但是如果談到『簽訂服貿的風險』與『台灣主權』就會出現分岐,這背後的邏輯和心理動機後續再細究。
大眾對『民主價值』沒有相似的理解和共識將會成為中國集權侵入的破口
我們對於中國的抵制並不是因為它是中國,而是他所代表的『集權體制』,不論科技有多先進、經濟交流能帶來多少紅利都無法掩蓋它的本質,對言論的監控、媒體的控制、剝奪人權和企業權益的案例比比皆是,這些才是我們共同在對抗的勢力。
當談及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最容易被聯想到的就是『武力』戰爭,但另一股幽微而不易察覺的力量可能更具侵害力—『認知戰』。過去多用『統戰』來形容這種軟性侵略,透過『瓦解現有民主體制』讓集權勢力得以進駐,只要民眾察覺不到訊息背後的意圖,就會開始對集權鈍化而漸漸地改變自身的價值觀。
出於對集權思想的反制和獲取全民共識的重要性,我開始思考作為社會最基本的組成同時也是認知戰瞄準的靶心,公民自己可以做什本麼來提升台灣社會的「民主韌性」?
近年中國官方透過兩岸政治基層的實體交流在台灣建立傳遞資訊的社會關係網絡,並在社群媒體(Line群、TikTok、YouTube) 上散播『變造的可疑論述』,像是:疑美論、和疫苗、軍事國防有關的謠言或選舉公正性等,試圖讓社會分化、弱化公共討論和否定民主體制。
散播『變造的可疑論述』,像是:疑美論、和疫苗、選舉作票等謠言,促使台灣社會分化、弱化對公共議題的討論,甚至對民主體制產生不信任。
即便沒有中國干預,在數位時代裡,要讓社會真正邁向公正而多元,提升自身的「數位識讀能力」和「公民素養」是能最有效改善民主體質的方法,以此為基礎就能延伸談到公眾人物的社會角色與責任,以及政府該如何打造良好的數位渠道傳遞正確的資訊並與大眾做雙向的溝通。
提升自身的「數位識讀能力」和「公民素養」能最有效地改善民主體質,讓台灣朝公正而多元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