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戰的危機:台灣民主之路的挑戰與公民自主的力量|觀察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經過此次大選中各種立場和議題的洗禮,我清晰意識到即便是同一個年齡層的人,對同一件『事實』的理解在資訊碎片化與媒體的刻意操控下正快速地分化,一方面是演算法和同溫層效應形成的資訊屏障導致資訊流通受阻,另一方面則是出自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和人文制度理解的落差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我在和平輩談「是否重啟服貿」時,我才驚覺每個人對於『民主』的認知是不同的,如果從生活經驗出發,大多數的台灣人對於民主體制是有共識的,但是如果談到『簽訂服貿的風險』與『台灣主權』就會出現分岐,這背後的邏輯和心理動機後續再細究。

大眾對『民主價值』沒有相似的理解和共識將會成為中國集權侵入的破口

我們對於中國的抵制並不是因為它是中國,而是他所代表的『集權體制』,不論科技有多先進、經濟交流能帶來多少紅利都無法掩蓋它的本質,對言論的監控、媒體的控制、剝奪人權和企業權益的案例比比皆是,這些才是我們共同在對抗的勢力。

當談及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最容易被聯想到的就是『武力』戰爭,但另一股幽微而不易察覺的力量可能更具侵害力—『認知戰』。過去多用『統戰』來形容這種軟性侵略,透過『瓦解現有民主體制』讓集權勢力得以進駐,只要民眾察覺不到訊息背後的意圖,就會開始對集權鈍化而漸漸地改變自身的價值觀。

出於對集權思想的反制和獲取全民共識的重要性,我開始思考作為社會最基本的組成同時也是認知戰瞄準的靶心,公民自己可以做什本麼來提升台灣社會的「民主韌性」

近年中國官方透過兩岸政治基層的實體交流在台灣建立傳遞資訊的社會關係網絡,並在社群媒體(Line群、TikTok、YouTube) 上散播『變造的可疑論述』,像是:疑美論、和疫苗、軍事國防有關的謠言或選舉公正性等,試圖讓社會分化、弱化公共討論和否定民主體制

散播『變造的可疑論述』,像是:疑美論、和疫苗、選舉作票等謠言,促使台灣社會分化、弱化對公共議題的討論,甚至對民主體制產生不信任。

即便沒有中國干預,在數位時代裡,要讓社會真正邁向公正而多元,提升自身的「數位識讀能力」和「公民素養」是能最有效改善民主體質的方法,以此為基礎就能延伸談到公眾人物的社會角色與責任,以及政府該如何打造良好的數位渠道傳遞正確的資訊並與大眾做雙向的溝通。

提升自身的「數位識讀能力」和「公民素養」能最有效地改善民主體質,讓台灣朝公正而多元邁進
avatar-img
0會員
6內容數
『在續存的未來中,我會與自身、集體和萬物以什麼樣的關係共生?』 問題開展的未來是引領當下思考、摸索與行動的星辰,文字則是鋪設軌跡的鵲橋, 唯有記憶此刻的選擇與經驗,才有重塑未來的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隱性共生 的其他內容
在2024大選中最可貴的是見證 #這個世代 的 #苗博雅 凝聚公民力量體現民主精神的過程,這一路上的感動與啟發會讓陪他走過這段路的人都成為蒲公英的種子,將這份真誠與善意散播到台灣各個角落
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對當時的人們來說似乎遙不可及,然而現在,一些當時參與的人正成為政治新生代的引領者,展現溫和理性、務實專業和創新多元的可能性。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於臺灣政治走向的期待和信心,以及對於辨識真相的學習。
在2024大選中最可貴的是見證 #這個世代 的 #苗博雅 凝聚公民力量體現民主精神的過程,這一路上的感動與啟發會讓陪他走過這段路的人都成為蒲公英的種子,將這份真誠與善意散播到台灣各個角落
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對當時的人們來說似乎遙不可及,然而現在,一些當時參與的人正成為政治新生代的引領者,展現溫和理性、務實專業和創新多元的可能性。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對於臺灣政治走向的期待和信心,以及對於辨識真相的學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Thumbnail
你想看見什麼內容,取決於什麼? 很可能都是一種行銷,很可能只是想要洗腦, 你不接受的,慢慢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些內容」, 將內化成你的認知。 所以,你認為自己僅僅片面瀏覽,就是個明智的人嗎? 你以為自己有選擇權? 你以為自己很自由? 你以為自己可以判斷是非嗎? 很抱歉,你不行。 當資料大量灌
言論自由在民主國家中是為了保障人民有權利說出批評的話,但不能隨意造成他人受害。言論自由應該合法、正當,並不是萬靈丹。中國的民主制度中批評政府是否有效果?言論自由背後隱藏的不同處。地下社會下真正的民主呢?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
Thumbnail
每次選舉都是對於社會的一場割裂,逼迫我們走出同溫層,面對這個多面向、多層次的世界,體認原來自己的「陣營」如此的狹隘又脆弱。直面結果的撕裂,也讓我對於民主制度有一些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政治新聞與選舉過程中觀察到的低次元行為,強調淨化念頭與正確方向對揚升到新地球的重要性。(AI 的摘要)
Thumbnail
這系列講網路公關,怎麼講到這麼大的題目?因為網路公關也有職業道德,從業者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案子不可以接。但近年狀況是每況愈下,下到難以想像。第一個出問題的,就是繼承國民黨文傳、救國團技能的二三代,碰網路後組織的廣告、公關公司。藍二代、三代對於國家認同很薄弱,尤其是遇到中國就分歧,但.....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Thumbnail
你想看見什麼內容,取決於什麼? 很可能都是一種行銷,很可能只是想要洗腦, 你不接受的,慢慢都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些內容」, 將內化成你的認知。 所以,你認為自己僅僅片面瀏覽,就是個明智的人嗎? 你以為自己有選擇權? 你以為自己很自由? 你以為自己可以判斷是非嗎? 很抱歉,你不行。 當資料大量灌
言論自由在民主國家中是為了保障人民有權利說出批評的話,但不能隨意造成他人受害。言論自由應該合法、正當,並不是萬靈丹。中國的民主制度中批評政府是否有效果?言論自由背後隱藏的不同處。地下社會下真正的民主呢?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
Thumbnail
每次選舉都是對於社會的一場割裂,逼迫我們走出同溫層,面對這個多面向、多層次的世界,體認原來自己的「陣營」如此的狹隘又脆弱。直面結果的撕裂,也讓我對於民主制度有一些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政治新聞與選舉過程中觀察到的低次元行為,強調淨化念頭與正確方向對揚升到新地球的重要性。(AI 的摘要)
Thumbnail
這系列講網路公關,怎麼講到這麼大的題目?因為網路公關也有職業道德,從業者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有些案子不可以接。但近年狀況是每況愈下,下到難以想像。第一個出問題的,就是繼承國民黨文傳、救國團技能的二三代,碰網路後組織的廣告、公關公司。藍二代、三代對於國家認同很薄弱,尤其是遇到中國就分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