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繼」這個名詞是我在Podcast聽到的。
「那是日本一種器皿的修補技術,譬如碗裂了,用金漆來修補這些裂痕。「金繼」是我(來賓)現階段的人生態度,已步入中老年的我,人生難免有傷痕,如同脫漆、裂痕的舊碗,我以「金繼」修補舊碗裂痕的用心,善待自己生命中的坑疤與遺憾……」
當時只是聽,就被電到,私自腦補了畫面:本因碎裂無用要丟棄的舊碗,因為「金繼」的技法,數條不規則的金漆纏繞在舊舊的碗上,除了可以再使用外,更添故事性的碗,顯得與眾不同。
「金繼」這段談話就住在心中,只是仍不知道講者的大名。平時總把Podcast當作環境背景音,邊聽節目邊做家務,夾帶做家事的聲響與分神,只記得那段訪談出自鄧惠文醫師的節目-心事有人知。
而後幾天得空,搜尋這個名詞,得知「金繼」(kintsugi)是以漆和金粉混合為材料,黏合至裂痕處,讓碗盤等器皿以優雅的方式重生。
這項技術最為知名的源起是始於15世紀,日本的足利義政將軍摔壞了自己心愛的茶碗,於是請匠人想辦法修復,於是誔生了「金繼」(kintsugi)這項技術,自此裂縫不再醜陋,而是化為線條優美的金線,賦予茶碗有了不同的美感。
我對修補的記憶,多發生在幼年時代。許多技藝快要失傳,成了文化遺產吧!
幼年時,偶而聽到台語口播,「修理玻璃、紗窗、鐵鍋子.....」,那時的修繕師父騎著三輪車踏遍大街小巷,年紀小小的我,總好奇這類的走賣人的奇遇人生。
一次,鄰居叫住外頭的三輪車,要補炒菜鍋。哇!太興奮了!終於可以看補鍋了,我想要出去,母總總提防著陌生人,不准我外出,我只能透過窗戶縫隙的綠色紗窗向外看:
是位略有白髮、皮膚乾燥黝黑的師父,只見他拿出一個小小圓形鐵片,手握類似現在的十字螺絲起子,不同點是,握柄是木製,底部是鐵釘的弧度,師父用這把工具把圓形鐵片鑽入鍋底,也塗上膏狀物的黏著劑,之後把鍋子和鐵片刮至密合滑順,又用鐵鎚敲幾下,炒菜鍋就補好。太神奇了!
那時我家的玻璃窗,在玩鬧時不知為何就裂了,母親也不叫補玻璃的師父修理。可惜了!沒機會見識修補玻璃這項技藝。
我家的窗户是木框嵌入不透明的白色毛玻璃,如果沒被拆掉,很適合開家古早味文青咖啡店。
母親不知從那兒拿了土黄色的封箱膠帶,延著裂痕處貼上去,直向橫向的貼,兩面貼的牢固。
姐姐拿了綠色蠟筆沿著裂縫畫出第一道不規則的線條,我也拿著其他顏色的蠟筆跟著塗塗畫畫,直到感應到母親的眼神「殺」,姊姊默默地收起蠟筆盒。
膠帶本身有細細的紋路,不易上色。遠遠看上去,像一隻没有精神的彩色大蟲盤據在窗底,母親恐嚇我們玻璃掉下來的危險,我們不敢再繼續上色,彩色大蟲就越來越模糊,這是我家的修繕塗鴉風。
而後,師父們的設備升級為循環式廣播放送、發財車,但没人需要補鍋、修玻璃窗等等,我就没機會見識師父們如魔術般的手法。
漸漸地,那些修補的、揀破爛(資源回收)的業者,消失在大街小巷。
不知從何開始,我不再穿姐姐的舊衣服,回收她的文具用品,也不再見母親改衣服、拆毛線、織毛線。消費時代來臨了,人們對於人事物的價值觀產生很大的改變。
人們不再因為東西壞了、舊了才購物。可能只因喜歡、出了新款、跟風、流行,或者莫明奇妙地亂買,廣告行銷的話術下,消費者總會找到購買的理由。
年輕時以「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這個理由,每年年終,都會為自己挑本新書、新的記事本,一種除舊迎新的儀式感,每年都這樣做,如同有人初一十五拜拜一樣。
年輕氣盛時,與男友分手,不知是從那部影視作品得來的靈感,就去美髮沙龍,剪髮、換個髮型,買新衣、新鞋,膚淺地以為這樣,可以剪掉過去,從新開始,把失戀的落魄焚毀,立誓一定要過得比「那個人」更好。
回憶過去,自己發起狠來,偏執地可怕,自以為煥然一新,是個獨立新女性,其實就是隻虛張聲勢的刺蝟,敏感又脆弱,現在回憶起來,感謝當時那些看懂不說破的親友團。
年輕時,狂妄地以為任何感情關係、物品不愛了,都可以打掉重煉,如此決絕,反而傷害了真正擔心我的人,對於某些人、某些事,我仍抱有很深的遺憾。
如今,我早過了打掉重煉的階段,也想不出身邊還有什麼樣的人事物,會讓我氣到要切八段,我想這也是「金繼」藝術的内核,轉化、惜物、惜情。
還有的是,以前認為不夠時尚、占空間又笨重的舊電視櫃、衣櫃、五斗櫃,現在看上去,有特色、有溫度,這是「時光」的味道。
家裡許多「中古」的碗盤和杯子,一直也没丟,可能因為他們一路陪伴我成長、成熟、慢慢變老。
我以為造就「金繼」藝術的足立將軍,為何執念一個摔裂的茶碗?身居高位,應該是要什麼就有什麼,為何放不下這個破裂的茶碗,或許這個茶碗對他有著為人不知的意義,促使這項藝術的誔生。
欣賞每張「金繼」修缮的作品時,心想本以為無法使用要丢棄的器具,每個碗盤、杯子的裂痕處各有不同,在裂痕處被鑲以金漆,修護後自會散發獨一無二的美感。
閱讀資料時,也提及這類修繕技術,也上升至形而上的意義。過程中,修繕者面對破裂損害的器皿時,如同直面自身的內在傷痕,讓器皿新生時,創作者也接受自身缺憾的不完美,我以為這也是一種由外而內的儀式感,已昇華至「道」的境界。
我是達不到如此高的境界,但當個欣賞者、聆聽者,應該也行吧。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