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成大建築系 #林子平 教授贈書
#跳出溫度舒適圈
我翻開書本目錄就一眼就注意到第234頁,
夠用就好:回想那個節約的年代
我也曾經歷筆者口述年代的生活,
小時候跟阿嬤一起生活種種畫面,
中午過後準備一桶水蓋上毛巾,
放在三合院前廣場曝曬加熱,
傍晚吃完飯後搬水桶進來洗澡
跟阿嬤走一天路去一間廟祈求拜拜,
路途中休息吃粗糙飯糰如此甜美
跟阿公凌晨駕駛牛車去田裡耕作,
經歷中午酷熱及黃昏涼爽,
有時聞著燒稻稈濃濃味道
跟老爸下工地走遍台灣各地,
曾進駐與榮工外省人一起生活,
在公共澡堂一起洗澡,看著
榮民身上殺朱拔毛,反共抗俄等刺青
每週五晚上看露天電影軍教片
那時候工地宿舍採竹子搭建,
睡覺的床是採木頭釘製後放上平板,
這些材料來自自然,最終也回歸自然
隨著台灣於70年代經濟起飛,
老家三合院變成透天鋼筋混凝土樓房,
從扇子、電風扇到空調冷氣的轉變,
生活品質隨著使用能源及資源提高而提升
例如:從我度過那段有 #四郎與真平
漫畫書與玩彈珠的童年時光,
到現在我小孩正在玩的手遊,
使用能源提供育樂
於該書第238頁有一段文字:
刺激與反應之間,你有自由選擇的權力,
面對環境中的刺激,我們往往不假思索,
直接採取動作反應
其實刺激與反應之間,存在一個空間,
在那裡,我們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力
我小時候環境養成,當受到刺激時,
會嘗試忍受、觀察並停頓一下,
不會靠直覺立即回應,
並思考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情形
書中討論到台北盆地、花東縱谷今年高溫時,
我很幸運地住在依山傍水的三峽老街附近,
一早去滿月圓山谷溪壑間呼吸濃濃芬多精,
晚上走到三峽河邊散步享受寧靜舒爽的夜晚
家裡冷氣每年使用3個月,
在吃飯及睡覺前打開至適切溫度讓家人舒適
目前筆者跟我一樣在開冷氣上,
只能自己選擇不開冷氣,
家人還是照樣開冷氣過日子,
筆著相信提供21個消暑涼方,
來跳出溫度舒適圈
很巧地我一直在使用這些涼方,
與自然緊緊扣合,未來更要活用,
思考如何讓自然生態系統服務,
開啟窗戶涼風吹入不用開冷氣,
採光導照明方式讓陽光進來屋內
我們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力,
常常不經意被跳過去,
下次遇到溫度不舒適時,要如何因應?
建議來看看這本 跳出溫度舒適圈,
為你、家人及朋友等找到涼方
===================
ESG企業永續,可解釋為三個面向
「E-環境Environment」、
「S-社會Social」、
「G-公司治理Governance」,
ESG是企業實踐社會的責任的實質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