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總是無聊是因為不曾讓故事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學時期參加了一個心理劇工作坊,在活動前有個破冰小遊戲,講師是鯊魚,學員們是珊瑚礁裡的小魚,每一次鯊魚出來會喊出數字,每個珊瑚礁最多只能容納鯊魚所喊數字的小魚數量,其實就是個報數的小遊戲。


當時我與另一個學員同時衝到一團珊瑚礁前,但只剩下一個空位,鯊魚站在旁邊看著我們,其實也沒有停頓得太久,我直接說「給你吧」,就轉身向鯊魚張開雙手,然後就很順暢的進入下一局報數遊戲。

本來我並沒有意識到這個遊戲代表了什麼,但在活動開始討論時,講師問我:「你剛剛在遊戲裡直接把生命讓給了其他人,那麼在你的現實中呢?你是不是也會這樣把好不容易得到的機會讓給別人?」

那時的我受到極大的衝擊,但並沒有表現出來。


回顧一直以來與人的互動,事實的確如此,我對於很多事情總是放棄得太快,覺得只要靠自己退出就能得到圓滿的答案,晉升機會、感情、朋友的反話......甚至延伸至有些人向我傾訴煩惱的時候,我也會協助對方處理後顧之憂,讓他能更自由的煩惱。

「你這樣不對,你很樂見我們吵架?」

「你也太冷血了吧?」

「你這麼輕易的就把我讓出去,你根本不喜歡我吧?」


我一直以為只要自己可以做出更多退讓,就能讓關係一直停留在和諧的狀態,但到頭來,我卻只是贏得青樓薄倖名,而一直習慣維持和諧的自己,對於這樣的指責卻不知道該如何應對行動。


如果從心理角度來探索人格形塑的經歷,這其實就是一個「孔融讓梨」的故事,當「禮讓是美德」過於根深蒂固,就會忘了照顧自己,也忘了追求自己真的想要的東西。

很多討論總是聚焦於「做自己的人自我中心、任性妄為」帶來的傷害,但慣於「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人其實也能夠很傷人,甚至還是把雙頭劍,在自己身上捅一刀的同時也刺向了想與我們成為「小我」的人。


也許我們都要學著不要急著慷慨就義。
在把自己的路封死前,先看看有沒有別條路能走,


遇到兩難情況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只有放棄自己的選項,至少拼命一把,或者至少讓其他人有機會看到你的渴望。

我們以為自己成全了其他人,卻忽略了很多時候,要說了才有討論的空間。


但有沒有可能反而是這個動作封死了其他人的路呢?他們被迫揹著已經犧牲的我們往前走,即使對我們有著很多吶喊,卻會因為我們的決意再無法傳到我們耳中。


這把雙頭劍就是如此在傷己的時候傷了人,而且比起任性妄為做自己的範圍技無差別傷害,這種自顧自的退出更容易傷到親密的、關心我們的人。


「你說沒有了你大家都會很幸福,那麼沒有你就不幸福的我呢?」


再退一步來說,

「大家」都能幸福,為什麼我們要把自己屏除在「大家」之外?


***

當然如果從自己的人類圖看靈魂配置與任務,其實可以看到這是情緒中心空白與49號懸掛閘門的課題。

--以自我犧牲去尋求和諧,最終會找到平衡為了自己勇敢,把犧牲留給必要的機會。


不過這就太個人化了先暫且略過吧~
要是有人對討論人類圖有興趣之後有機會再開專題講。

avatar-img
22會員
98內容數
就算在人生的路上, 所有人都徬徨漂泊,但只要互相分享自己走過的那部分旅途, 我們就可以慢慢完整地圖。 那麼,就不會怕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漂泊者廣場 的其他內容
最近錄podcast討論到創傷經驗與沒有被發現的情緒,描述到創傷就像時間停留了一樣無法翻篇的故事絆住了腳步,然後就是,時間繼續前進,只有自己留在了那裏。 (寫成文字好像有點浪漫,但還是頗悲傷的事~) 結束討論後,想起曾經與朋友的分別。 那是很理所當然的畢業的各分東西,也沒有什麼煽動的情緒張力
恐慌是一種強烈恐懼的感受,害怕且慌張。與一般害怕、恐懼不同的是,感到害怕、恐懼時,我們的壓力與情緒對象是很明確的,但恐慌出現時,我們卻更多的是感受到恐懼本身,我們會有心跳加速、呼吸短促、喘不過氣、梗塞作嘔感、暈眩、窒息感、發抖等等這類的感覺......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內在小孩與外在自己之間的關係,藉由此探討,說明在做出選擇時,應該更多考慮內在小孩的需求和行為,並提到了寬恕議題。文章中透露了對於自身成長、行為選擇等內在情感上的煩惱和探討。
羨慕與嫉妒是很相似的情緒,我在這裡放在一起講。 羨慕是一種感到自己不如他人,渴望他人所擁有的心情,在這份渴望中,羨慕帶有想要變成他人樣子的嚮往;嫉妒同樣是源於感到不如他人,渴望擁有他人所擁有事物的心情,但還包含不服氣、憤怒,對於他人成就想取而代之的複雜情緒,嫉妒的人並不想變成他人的樣子,更多的是不
前言 過於籠統的誇讚或批評容易讓人忍不住自己從生活中去找線索來輔助這些評價。 被人罵說「很糟」,當發話者沒有特別說明糟的原因,收聽者便容易從自己的生活中去尋找讓自己符合「很糟」的事件來讓自己相信這個描述。「很棒」也是,沒有描述明確的誇讚,也會讓人從生活中自己去找能被誇讚的地方,如果沒有再收到同樣
親愛的夥伴: 你似乎對於單純的情緒筆記還是有感到不滿意的地方? 在情緒的訊息之外,還是有些疑惑嗎? 哦哦你說的是那些,想不到什麼特別嚴重的相關經驗, 卻莫名其妙對某些事情懷抱強烈情緒的原因嗎? 的確是有那樣的情緒! 在前言裡我向你提到了我們的靈魂想要體驗與冒險、以及我們有些靈魂會重複進
最近錄podcast討論到創傷經驗與沒有被發現的情緒,描述到創傷就像時間停留了一樣無法翻篇的故事絆住了腳步,然後就是,時間繼續前進,只有自己留在了那裏。 (寫成文字好像有點浪漫,但還是頗悲傷的事~) 結束討論後,想起曾經與朋友的分別。 那是很理所當然的畢業的各分東西,也沒有什麼煽動的情緒張力
恐慌是一種強烈恐懼的感受,害怕且慌張。與一般害怕、恐懼不同的是,感到害怕、恐懼時,我們的壓力與情緒對象是很明確的,但恐慌出現時,我們卻更多的是感受到恐懼本身,我們會有心跳加速、呼吸短促、喘不過氣、梗塞作嘔感、暈眩、窒息感、發抖等等這類的感覺......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們內在小孩與外在自己之間的關係,藉由此探討,說明在做出選擇時,應該更多考慮內在小孩的需求和行為,並提到了寬恕議題。文章中透露了對於自身成長、行為選擇等內在情感上的煩惱和探討。
羨慕與嫉妒是很相似的情緒,我在這裡放在一起講。 羨慕是一種感到自己不如他人,渴望他人所擁有的心情,在這份渴望中,羨慕帶有想要變成他人樣子的嚮往;嫉妒同樣是源於感到不如他人,渴望擁有他人所擁有事物的心情,但還包含不服氣、憤怒,對於他人成就想取而代之的複雜情緒,嫉妒的人並不想變成他人的樣子,更多的是不
前言 過於籠統的誇讚或批評容易讓人忍不住自己從生活中去找線索來輔助這些評價。 被人罵說「很糟」,當發話者沒有特別說明糟的原因,收聽者便容易從自己的生活中去尋找讓自己符合「很糟」的事件來讓自己相信這個描述。「很棒」也是,沒有描述明確的誇讚,也會讓人從生活中自己去找能被誇讚的地方,如果沒有再收到同樣
親愛的夥伴: 你似乎對於單純的情緒筆記還是有感到不滿意的地方? 在情緒的訊息之外,還是有些疑惑嗎? 哦哦你說的是那些,想不到什麼特別嚴重的相關經驗, 卻莫名其妙對某些事情懷抱強烈情緒的原因嗎? 的確是有那樣的情緒! 在前言裡我向你提到了我們的靈魂想要體驗與冒險、以及我們有些靈魂會重複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從出生那霎那開始,我們的腳印便開始在生命首部曲上留下印記,隨著年紀增長,走出屬於自己的故事。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行能增廣見聞,亦是種修行。當你覺得迷茫,想為生命找個不同的出路,不妨拾起包包,展開一場豐富閱歷的旅程吧!   書籍《也許生命沒有一種絕對》的作者康康,在等待服兵役的空窗期,突發奇想
Thumbnail
當夠了好好先生、好好小姐? 感覺對別人在怎麼好都只是付諸流水? 別人對自己的好都不懂得感恩? 有以上境遇的朋友,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或許會有些新的認識與啟發~
Thumbnail
深黑色的盔甲被米白色的溫柔融化,在寒冷的冬日遞上炙熱的溫度,暖身也暖心。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變的越來越好,甚至希望我今天改,明天馬上就變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是不可能的嘛!既然不可能馬上就變好,我們可以知道原因,好好的跟自己相處,讓改變慢慢發生,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Thumbnail
大學時期參加了一個心理劇工作坊,在活動前有個破冰小遊戲,講師是鯊魚,學員們是珊瑚礁裡的小魚,每一次鯊魚出來會喊出數字,每個珊瑚礁最多只能容納鯊魚所喊數字的小魚數量,其實就是個報數的小遊戲。 當時我與另一個學員同時衝到一團珊瑚礁前,但只剩下一個空位,鯊魚站在旁邊看著我們,其實也沒有停頓得
Thumbnail
也許我不適合愛妳,但我可能有點喜歡上妳。這是一個關於小芳和梓琳之間的愛情故事,一個純真的友情昇華為愛情的故事。
Thumbnail
告別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忘記或是憎恨對方,也許這是另一種了解自己在關係中的位子的另一個方式,我們不用很刻意的去忘記他或是記得他,因為關係的結束不僅僅是離別,更是讓我們以一種更愛自己和對方告別的方式。 經歷了多段關係,我漸漸明白了,關係的結束不一定就是終結,它不代表愛會完全消失,只是我們可能忘記了這
伍凡簡歷糟質疑 偽總統伍凡究竟何許人也?  伍凡,原名吳乾璠,漢族。1936年1月5日出身於上海市,祖籍海南島文昌縣。 伍凡1979 年11月坐牢十多年後,才剛剛從監獄裏出來,竟能夠馬上自費留學!而且是美國!試問:學資從何而來?況且只有43年-49年小學階段受的教育是完整的,十四歲初中二年級學生
伍凡,原名吴乾璠,汉族。1936年1月5日出身于上海市,祖籍海南岛文昌县。 伍凡1979 年11月坐牢十多年后,才刚刚从监狱里出来,竟能够马上自费留学!而且是美国!试问:学资从何而来?况且只有43年-49年小学阶段受的教育是完整的,十四岁初中二年级学生,中学也没念几天,就参军去了,工作也就是做个播音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從出生那霎那開始,我們的腳印便開始在生命首部曲上留下印記,隨著年紀增長,走出屬於自己的故事。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行能增廣見聞,亦是種修行。當你覺得迷茫,想為生命找個不同的出路,不妨拾起包包,展開一場豐富閱歷的旅程吧!   書籍《也許生命沒有一種絕對》的作者康康,在等待服兵役的空窗期,突發奇想
Thumbnail
當夠了好好先生、好好小姐? 感覺對別人在怎麼好都只是付諸流水? 別人對自己的好都不懂得感恩? 有以上境遇的朋友,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或許會有些新的認識與啟發~
Thumbnail
深黑色的盔甲被米白色的溫柔融化,在寒冷的冬日遞上炙熱的溫度,暖身也暖心。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變的越來越好,甚至希望我今天改,明天馬上就變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是不可能的嘛!既然不可能馬上就變好,我們可以知道原因,好好的跟自己相處,讓改變慢慢發生,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Thumbnail
大學時期參加了一個心理劇工作坊,在活動前有個破冰小遊戲,講師是鯊魚,學員們是珊瑚礁裡的小魚,每一次鯊魚出來會喊出數字,每個珊瑚礁最多只能容納鯊魚所喊數字的小魚數量,其實就是個報數的小遊戲。 當時我與另一個學員同時衝到一團珊瑚礁前,但只剩下一個空位,鯊魚站在旁邊看著我們,其實也沒有停頓得
Thumbnail
也許我不適合愛妳,但我可能有點喜歡上妳。這是一個關於小芳和梓琳之間的愛情故事,一個純真的友情昇華為愛情的故事。
Thumbnail
告別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忘記或是憎恨對方,也許這是另一種了解自己在關係中的位子的另一個方式,我們不用很刻意的去忘記他或是記得他,因為關係的結束不僅僅是離別,更是讓我們以一種更愛自己和對方告別的方式。 經歷了多段關係,我漸漸明白了,關係的結束不一定就是終結,它不代表愛會完全消失,只是我們可能忘記了這
伍凡簡歷糟質疑 偽總統伍凡究竟何許人也?  伍凡,原名吳乾璠,漢族。1936年1月5日出身於上海市,祖籍海南島文昌縣。 伍凡1979 年11月坐牢十多年後,才剛剛從監獄裏出來,竟能夠馬上自費留學!而且是美國!試問:學資從何而來?況且只有43年-49年小學階段受的教育是完整的,十四歲初中二年級學生
伍凡,原名吴乾璠,汉族。1936年1月5日出身于上海市,祖籍海南岛文昌县。 伍凡1979 年11月坐牢十多年后,才刚刚从监狱里出来,竟能够马上自费留学!而且是美国!试问:学资从何而来?况且只有43年-49年小学阶段受的教育是完整的,十四岁初中二年级学生,中学也没念几天,就参军去了,工作也就是做个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