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小汪在公司人稱「Mr.Yes」、「好好先生」,對同事提出的要求通常都一口答應,不僅新人喜歡追著他問問題,連老同事也常請他幫忙。有求必應、不慍不火的個性為他在公司賺進好人緣,但一次次的升等加薪的機會卻鮮少落在他頭上...
五年過去,有次他忍不住在績效面談時問了主管...
小汪:「我平常工作也是盡心盡力、從來沒推過事,還幫忙帶了好幾個新人,為什麼這幾年來晉升加薪的機會都是別人的?」
主管:「真的非常感謝你的付出,如果你做事的順序調整一下,我覺得你的效率跟產出會更好。」
這段話講得小汪一頭霧水...
追問下主管解釋道:「你常幫忙別人是很好沒錯...但別忘了,你自己負責的工作才是最優先應該處理的。我常看到只要有人來問問題或請你幫忙,你就丟下手上的事情立刻去辦,忙了一圈回來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我急著跟你要的資料都沒做出來,你說我怎麼敢給你更重要的任務、讓你更有表現的機會呢?」
小美是個盡心照顧家庭的全職家庭主婦,自認自己沒有貢獻家裡金錢,就把經營家庭當作她的工作,但最近就讀國中三年級的女兒卻讓她很頭疼。從國中開始,女兒就嫌棄她「管太多」,讓她沒有自己的空間,有次還為了她晚上體恤女兒讀書太辛苦,開房門送了盤水果進去而大吵一架...小美不明白,想要關心、照顧女兒,為什麼女雸不但不領情還惡言相向呢?
對小汪與小美來說,他們盡心盡力卻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想來難免氣餒...然而在她們辛苦付出的同時,有沒有思考過其實自己「撈過界」了呢?
無論是在工作場所、家庭中,甚至是社交圈子裡,我們都需要面對各式各樣的人,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需求、期望和行為模式。有時候,我們可能會不自覺地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去行動,卻越過對方的個人空間,或者對彼此的期待超越了合理範圍。
小汪的主管優先看重的,是他「先把分內的工作做好」的思考模式與行動。
小美的女兒需要的是「不要在我專心的時候打擾我」、「不要一直問我怎麼了,我想說就會說」的適當距離感。
「適當保持邊界感」,是實現舒心生活的關鍵!
所謂的「保持邊界感」並非冷漠與疏離,而是一種聰明的人際技巧。當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能夠適時地設立一些心理上的界限,不僅能夠保護自己的情緒健康,也有助於維持彼此之間的平衡與尊重。
對小汪而言,保持邊界感需要的是學會勇敢說「不」!這並不是對他人的拒絕,而是對自己的尊重和保護。例如,當小汪手上有緊急或重要的任務時,可以婉轉地告知同事現在走不開,但可以去哪裡取得相關資源。這並不會影響到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反而能夠讓他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務上。
對小美而言,保持邊界感也意味著要學會尊重他人的邊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和個人空間需求,我們應該尊重並適應這些差異。例如,當女兒表達需要一些獨處時間時,給予適當的空間與尊重、不去打擾,會助於建立更加和諧的親子關係。
需要注意的是,保持良好的溝通是避免破壞關係的必要條件。
設立邊界感與冷漠或事不關己的差別在於,前者會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讓對方知道自己無法提供協助或是暫時不會接觸、不打擾的緣由。無論是在家庭、工作還是朋友圈中,坦誠地溝通能夠幫助我們確立彼此的期待與限制,減少不必要的衝突與誤解。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世界裡,適當保持邊界感,不僅讓我們更能夠保持自己的內心平靜與快樂,同時也為我們的人際互動增添了更多的輕鬆與愉悅。祝福大家都能在生活的每一個場景中,以聰明的方式保護好自己,同時用心理解與包容他人,願人人都可以過上舒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