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代,英國商人約翰.陶德(John Dodd)來到臺灣進行商業考察,觀察到臺灣的氣候及環境適合茶葉種植,深具發展潛力;於是聘請廈門人李春生為買辦,引進了福建安溪的茶苗在臺北推廣種茶,準備進行茶葉出口生意。他輾轉來到了大稻埕,以此地為營業重心,向美國等地輸出臺灣茶葉,受到極大好評。漸漸的,洋商、洋行在此聚集,大稻埕一躍成為臺北的經濟重鎮,是臺灣最早進入國際貿易的地區之一。
見證歷史的老宅
「新芳春茶行」的創辦人王連河,16歲時跟著父親王芳群來到茶產業正值豐榮鼎盛的大稻埕,投入製茶與茶貿易的戰場;1918年因家鄉盜匪橫行而舉家遷移到臺灣。過程中,他們先與宗族王珍春在茶行現址的對面合夥經營「芳春茶行」,隔年結束合夥關係以後,買下現址三分之二的土地與房產,並更名「新芳春行」獨資經營,以包種茶為主要產品,銷往東南亞等地。
現在的新芳春老建築則是在1934年落成的,是當時臺北最大的茶工廠之一。面寬三開間,縱深三進;推開一樓的檜木大門,正廳是茶行、賬房,後進是精製茶的加工廠和倉庫。其中,加工區除了保留乾燥機、風選機等機具以外,還有現在難得一見的「焙籠間」,裡頭是數十個焙茶用的「焙籠坑」。百年前的製茶師傅就在這裡耐著高溫,於一個個的「焙籠坑」裡燒炭,烘焙著放置其上的數百斤包種茶,完成精製茶的工作。緣梯上了二樓則是寬敞的揀茶區、儲存茶葉區、辦公及會客大廳。改編自謝里法原著小說的電視劇《紫色大稻埕》就在這裡取景,戲中可見茶行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以及婦女就著竹篩揀茶梗的忙碌身影。三樓是王家人的生活場域和公媽廳,第三代王國忠先生至今仍然天天回到這裡來上香;走到兩進間的穿心廊可見到一座「品茶桌」,用以品評各地茶農送來的茶葉,以決定是否下單訂貨。另一個小插曲是,在古蹟修復的過程中,工地主任林志陽偶然在廚房的壁櫥底部發現暗格,原來是王連河早年以鴉片治病時放置吸食器的地方,而鴉片則藏放在閣樓牆中的夾層內,以三塊鬆動的磚頭遮掩。
品一杯東方美人
除此之外,一樓騎樓與三樓公媽廳陽台的吊燈是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的古董,加上第三代王國忠先生母親房中,精美的八角床與其他傢俱等,都是古蹟裡不能錯過的欣賞亮點。來到新芳春茶行欣賞茶文化建築,一定也要品嘗一杯臺灣茶此行才算完整,新芳春茶行推薦的東方美人,可以熱飲也可以冷泡,茶湯潤喉含有蜜香味,回甘清純、後韻無窮。
大稻埕的茶香歲月
產茶季與花季的大稻埕曾被形容為「親著茶香與花香的街巷」,茶貿易的昌盛可見一斑。而新芳春茶行同時兼具「茶行」、「烘焙茶工廠」、「倉庫」、「住宅」等四種機能,形制完整,雖歷經80多年風霜、期間又因戰火摧殘而頹圮,但是2011年由新富發建設進行古蹟修復完成之後,透過它仍可一窺百年前大稻埕地區茶行民生的輪廓,以及茶業興盛的榮景;是認識大稻埕臺茶歷史極富人情味的所在。
#後記:沒說完的事
囿於篇幅常常不能盡述。
採訪當天,承辦人員除了帶我去看廚房裡的暗格,還開了一間房間給我看,那裏面放的是王家保留下來的古董傢俱。靠牆處有個大衣櫃,她打開門,露出背板,背板上有個洞,可以看到磚牆,她伸手從那個洞裡把磚塊抽出來,也是一個洞;原來是放私房錢的地方。由於還有很多文物正在整理,所以許多地方還沒完全開放參觀,既然觀眾看了文章去到現場看不到,我也就沒寫,想來想去覺得很可惜。因為就是這些小地方讓古蹟不只是「歷史建築」,而是活生生的「回憶」。
要進三樓公媽廳之前,會先過一個小客廳,裡面有一長桌一圓桌,長桌是用來「開會」的地方,王連河的位置是正對公媽廳的主位。公媽廳裡的桌案很是莊嚴氣派,兩邊有家訓「福能安享勿以福多而盡享,善可樂為莫因善小則不為」。靠街這一側有個小陽台,聽說是王家人最喜歡拍照的地方。
傍晚第三代王國忠先生來了,他穿著潔白的汗衫走來走去,領著現場的觀眾去看焙籠間。沒有事先約訪老人家,就沒冒然去打擾了;在古蹟裡看到主人,有一種溫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