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國志(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巴志先介紹了一些上古故事,然後概略說一下區域「東至魚復,西至僰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

你看了也不懂。

接著就是很用力的說物產。

我們讀中國地理,特別著重背物產的部份。別忙著說沒用,這可是帝王學的一塊。

物產的重要性,一字記之曰「貢」。

貢是大禹發明的,基本上中國地理萬變不離《尚書禹貢篇》。

「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

借助《史記》,我得到的概念就是,大禹除了治水,最重要就是發明物資調度互通有無的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透過各地的進貢,來記錄當地的特產,以及富饒程度。

這樣說,數字舉例,月薪十萬的時候,你不會覺得一餐吃兩百塊怎樣。但只有兩萬的時候,一餐吃兩百就是奢華了。

貢得多有錢,貢得少沒錢,當然還要配合中央派往地方的官員使節回報來比對。

要知道,政府透過普查詳實記錄地方各種數據?到今天都辦不到。

納稅是一個最方便的雙贏管道,但你也知道總是有漏洞可以鑽。由貢至稅,就是地方管理最基礎且寶貴的資料。

只是我沒有要當皇帝你也沒有要考試,這邊就不錄了。

光在巴地,記錄上就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蜑」八種不同的蠻族。

認真說起來搞不好還少了。

話鋒一轉,故事接著上回入周繼續。

就說到巴在周初被封為「子國」,與秦楚鄧庸四國相接。

楚跟巴一樣屬於子國,蠻子國。原來蠻子本來不是罵人的啊。

秦楚咱們都熟,鄧國一般不清楚。畢竟《史記》沒有特別說明。

當時的荊北,也就是南陽地區,屬於鄧國。東漢光武傳奇裡面特別可以看到南陽鄧氏的偉大。後來楚就是滅了鄧,進逼中原。

庸國則是漢中。上庸就是這個國家比較靠近天子的區域,合理。

春秋時,巴國透過天朝韓國,想要邀請楚國一起跟鄧國結盟。

楚國說,好啊,就派出了使者。

沒想到,驕傲的鄧國直接殺掉使者,吞沒禮物。

這說一下,鄧國是商朝遺留下來的「宗室國」,這時候就是一種仍然很大尾的態度,侯級的。還滿符合上次的推論,公伯子才是周的親戚。

但老實說還是哪裡怪怪的。

說時遲那時快,巴國立刻出兵討伐鄧國,討了個公道。

楚子當然是覺得,小巴這個朋友可以交啊。於是巴楚手牽手,又「路過鄧國」去討伐申國。看到巴軍強悍的陣容,楚子都驚呆了。

喔附帶一提,這個「楚子」就是《史記》的楚文王,剛上位挺廢的。

十年後,楚文王滅鄧,但不久巴軍就打來了,為楚文王的人生終點抹了一個黑。

楚軍不敵巴師,大敗。這導致了楚國內部的重大政變,但巴也沒有吞楚之志。相反的,楚國因此痛定思痛,開始邁向強大之路。

數十年後,在巴跟秦的共謀下,楚國又來幫忙消滅了庸國。此後巴國不復現於記錄。

直到春秋將要結束,才又跟楚國一戰。

這次,巴國輸了。

《華陽國志》的記事真的亂到爆炸,反正沒要考試隨意點吧。

楚國這邊有個記錄是,巴曾經發生內亂,將軍巴蔓子前往楚國求援,答應事後願意給楚國三座城池來報答。

不過平亂之後,巴蔓子表示城不能讓,自殺要人把他的首級送往楚國謝罪。

楚國也接受了。

比較混亂的是,《華陽國志》說戰國七雄稱王時,巴也跟著稱王,更與楚國通婚,隱然是個大勢力?

但它記著我們也清楚的是,戰國開始沒多久,秦國就開始對巴蜀動手了。

大概花了十多年,滅巴滅蜀,把楚國趕出漢中,完成秦國西面霸業。

屬秦就之後再說,趁這邊來看一下漢中。

上面說啦,本來是庸國,後來秦巴楚聯軍滅之,秦巴分贓。但逐漸強盛的楚國不甘心,便入侵爭地。

秦巴楚打成這樣?蜀國也不甘寂寞的來了……整個春秋後期,庸地就是這樣一個四戰之地,堪比三國荊州。

是說三國大家搶它也搶很兇啦。

最後,是秦惠文王幫它命名為漢中的。

漢水的名稱,就是《禹貢》所定。

「漢」想得到最原始的意義,應該是「天上的河」最接近。

我突然愣了一下。

對於山西政權「堯」跟他的附屬來說,水患最嚴重,就是水道混亂的黃河。

「入于渭,亂于河。」

但對於從蜀地北上的大禹來說,第一個大災難,可能就是漢水。

這邊連帶想到的是,三國水攻次數其實不少,何以關羽水淹樊城特別凶猛?

從龐德傳就可以看出,當時是高地變島嶼,關羽軍駕著能載部隊的船:也許不大,但也不會是小舟。

江漢平原本來就是湖盆。

好簡單講我的意思是,大禹可能也面對了像龐德于禁看到的風景。

所以給了這條帶來巨災的河流「來自天上」的名。

這條真正代表中國的巨龍。

名為「漢」。


avatar-img
261會員
91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部由東晉史學家「常璩」所編撰的地方志。 隋唐之前其實沒這個稱呼。 原本就是「方志」,方就是方國,算了用大家比較熟的詞方便些。 方志即是我們常常在人物傳記之後看到的,匈奴傳啊西域傳啊這一類。隋唐之前其實也都是傳或記,比方讀三國很常看到的江表傳。 華陽國志的本名則是華陽國記。
「盧敖翱翔乎玄闕,若士竦身於雲清」。 盧敖是什麼人?漢初的文獻其實主要稱他盧生。 簡單說,他是徐福的同事。 盧敖的任務,跟徐福有點同又有點不同,畢竟是傳說各種版本嘛。最主要的說法,都是說他負責去找仙人「羨門(高)」。
「韓哀秉轡而馳名」。 這次的故事一看也知道是個騎馬大亨!(其實不是) 韓哀,是黃帝手下二十官之一。這二十官或發明或創造了各種器具學說,引領中國人進入文明的世界…… 你信不信?
「雍門援琴而挾說」。 雍門周是一個著名的樂師,善琴。他去跟孟嘗君見面時,孟嘗君就說:「先生你能彈琴彈到讓我哭嗎?」 雍門周回答:「不能。」 然後他說了幾句話,開始彈琴,孟嘗君就哭了。
「瓠梁託弦以流聲」。 「齊隷拊髀以濟文」。 「楚客潛寇以保荊」。 本篇一次收錄三個小故事。
「薛燭察寶以飛譽」。 這是《越絕書》的故事。 前面的九方跟秦牙是相馬人,薛燭則是「相劍人」。 傳說越王句踐有五把名聞天下的寶劍:豪曹、臣闕、純鈎、湛盧,還有一把窩不知道。 因為薛燭在這四把劍中,已經看到了「天下之劍」。
這是一部由東晉史學家「常璩」所編撰的地方志。 隋唐之前其實沒這個稱呼。 原本就是「方志」,方就是方國,算了用大家比較熟的詞方便些。 方志即是我們常常在人物傳記之後看到的,匈奴傳啊西域傳啊這一類。隋唐之前其實也都是傳或記,比方讀三國很常看到的江表傳。 華陽國志的本名則是華陽國記。
「盧敖翱翔乎玄闕,若士竦身於雲清」。 盧敖是什麼人?漢初的文獻其實主要稱他盧生。 簡單說,他是徐福的同事。 盧敖的任務,跟徐福有點同又有點不同,畢竟是傳說各種版本嘛。最主要的說法,都是說他負責去找仙人「羨門(高)」。
「韓哀秉轡而馳名」。 這次的故事一看也知道是個騎馬大亨!(其實不是) 韓哀,是黃帝手下二十官之一。這二十官或發明或創造了各種器具學說,引領中國人進入文明的世界…… 你信不信?
「雍門援琴而挾說」。 雍門周是一個著名的樂師,善琴。他去跟孟嘗君見面時,孟嘗君就說:「先生你能彈琴彈到讓我哭嗎?」 雍門周回答:「不能。」 然後他說了幾句話,開始彈琴,孟嘗君就哭了。
「瓠梁託弦以流聲」。 「齊隷拊髀以濟文」。 「楚客潛寇以保荊」。 本篇一次收錄三個小故事。
「薛燭察寶以飛譽」。 這是《越絕書》的故事。 前面的九方跟秦牙是相馬人,薛燭則是「相劍人」。 傳說越王句踐有五把名聞天下的寶劍:豪曹、臣闕、純鈎、湛盧,還有一把窩不知道。 因為薛燭在這四把劍中,已經看到了「天下之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歷史上有不少謎團。
他從古代文獻中得知科學,這東西。
Thumbnail
※對歷史三國有研究的大大不要太在意,只是為愛而寫♥(´∀` )※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作者: 柏楊 出版社:星光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5月 第一版第一刷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https://youtu.be/34UZi3268Ic https://www.tiktok.com/@concentracted/video/7327978210396769554 三元地理總斷黃金策 劉基(劉伯溫) 地分陰陽 要在變通 雖龍水之紛紜 須一理而融貫 夫地有大小局之殊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我們遠離這塊土地了,還可以從甚麼途徑,累積、親灸種種「無用之用」素材?平日不覺其厚重,今天突然感到愈來愈遙不可及了。流散之際,我們要捨棄甚麼?同時封存甚麼留給後來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歷史上有不少謎團。
他從古代文獻中得知科學,這東西。
Thumbnail
※對歷史三國有研究的大大不要太在意,只是為愛而寫♥(´∀` )※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作者: 柏楊 出版社:星光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5月 第一版第一刷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https://youtu.be/34UZi3268Ic https://www.tiktok.com/@concentracted/video/7327978210396769554 三元地理總斷黃金策 劉基(劉伯溫) 地分陰陽 要在變通 雖龍水之紛紜 須一理而融貫 夫地有大小局之殊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我對歷史學程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我們遠離這塊土地了,還可以從甚麼途徑,累積、親灸種種「無用之用」素材?平日不覺其厚重,今天突然感到愈來愈遙不可及了。流散之際,我們要捨棄甚麼?同時封存甚麼留給後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