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5|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悅讀唐詩|李白五絕的越州美女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縣),父親李客於隋朝末年因罪流放西域碎葉城(今哈薩克共和國.斯坦托克附近),父親富於文化素養,幼年就教他誦讀《子虛賦》,李白詩中也說:「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青少年時期隨父親返回家鄉,定居錦州彰明青蓮鄉(今四川綿陽),遂成為四川人。

玄宗天寶初年,在賀知章及道士吳筠推薦之下奉召長安,成為翰林院供奉。安史之亂發生後,因與永王李璘連結,且當過幕僚,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還鄉。自此漫遊各地,晚年客死當塗(今安徽.當塗縣)。其詩作與杜甫齊名,號稱「李杜」。

李白性格倜儻,好縱橫家之學,常以張良、謝安自況。最擅長樂府歌行,他的絕句詩信口而成,不刻意求工而無不工,風格超妙俊逸,明.李攀龍《唐詩選》謂:「太白五、七言絕句,實唐三百年一人。」詩史提到唐人五絕,常以王維、李白並列前茅;論及七絕,則推崇王昌齡、李太白「具是神品」。李白神奇之處在於:用語淺近,詩情悠遠,以眼前景,口頭語入詩,使人讀之,悠然神往。在此以《越女詞》為例,看他如何以最精練的文字書寫越州美女。原詩如下:

長干吳兒女,眉目艷星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鵶頭襪。

吳兒多白皙,好為盪舟劇。賣眼擲春心,折花調行客。

耶溪採蓮女,見客棹歌迴。笑入荷花去,佯羞不肯來。

東陽素足女,會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墮,白地斷肝腸。

鏡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新妝蕩新波,光景兩奇絕。

第一首焦點放在吳越女子眉目與穿著。特別強調長干(南京城南)女子,眉彎如星、目朗如月;穿著木屐,不著鵶頭襪(拇指與其他四指分開的襪子),裸露的雙足,顯示她皮膚之白皙。

第二首再次述及吳兒(古典詩中常常特指女子)之皮膚白皙,喜歡搖盪船隻對人拋媚眼,並且折花戲弄行人。其焦點在傳述她性情之天真開朗,卻毫不輕佻。

第三首詩寫若耶溪女子,採掇蓮實,搖著船櫓,唱起船歌;雖然多情卻作嬌羞之狀。可謂極盡吳越女子之情態。

第四首詩「東陽素足女」指浙江東陽縣的赤足女子,「會稽素舸郎」是指今天浙江紹興的兒郎,駕著尚未油漆的小船,他們彼此素不相識卻一見鍾情,又無緣接近,難以傾述衷腸,全詩寫倆人的悵恨。

第五首詩寫越女行舟的嬌媚。「鏡湖」在會稽、山陰兩縣交界處,此湖今已不復存在。鏡湖十分澄澈,湖水如月光之皎潔;而那若耶溪女子,皮膚雪白,正穿着新妝,在水上盪舟,身影映照水間,顯得更嬌媚,可與湖水之美,相得益彰。 

  從以上的簡單分析,我們不難看到李白使用晉朝民歌「吳歌體」(即五言四句體),以定點聚焦的觀物角度,概括越州女子的眉目、外貌、行為、性情、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想空間」。李白不必太多描述,越州女子的外貌與性情就已朗然呈現。值得注意的是,李白似乎寫得很細膩,其實措辭並不多。他讓讀者「參與」他的詩境,讓讀者以「創造性的想像」,重構他描述的細節,因此越州女子之美,可以依據各自的生活經驗、各自的審美角度,得到各自不同的審美感受。

台中公園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