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地見母:死不認錯與自欺欺人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左傳》開篇記述注解的第一件大事,叫『鄭伯克段于鄢』  。這則故事,曾選入中學語文課本,比較有名。記述了鄭莊公與母親武姜和弟弟共叔段之間的愛恨情仇。故事情節曲折,『微言大義』  ,蘊含及傳遞了豐富的價值理念,有許多『彎彎繞』。其中『掘地見母』的情節尤其經典,成為了成語,鄭莊公挖地道與母親相見,被認為是孝順父母的行為,得到褒揚。

raw-image


說來話長。鄭莊公出生時難產,母親武姜挺遭罪。一般頭胎生產都不容易。生下來,武薑就不待見他。後來武薑又生了個兒子叔段,是順產,就喜歡得不得了,特偏心。還勸老公鄭武公改立共叔段為儲君,但未能得逞。父母對子女有些偏心很正常,但不能太過,俗話說,『  手心手背都是肉『  。武薑就過了。

 

鄭武公死後,按當時禮法,鄭莊公繼位。武姜瞅准機會,就要鄭莊公將軍事要地制邑封給叔段,可謂漫天要價。莊公找個理由搪塞了過去。武薑退而求其次,要鄭莊公把鄭國的第二大城市京城封給叔段。鄭莊公只好答應了。莊公自己則坐鎮都城新鄭。有臣屬覺得此舉不妥,擔心叔段坐大犯上作亂,引起國內政局動盪。於是向鄭莊公進言,應早日將不穩定因素扼殺於搖籃之中。莊公不為所動,回言道,我母親要這樣,如之奈何?不出臣屬所料,叔段果然招兵買馬,擴充勢力。臣屬愈發感到不安,再向莊公進言,事不宜遲,應立馬剪除叔段的勢力。莊公仍然不為所動,回復道,『  多行不義必自斃,咱們走著瞧吧!『 

 

後世有解讀認為,莊公放任叔段坐大是欲擒故縱。但更可能的是莊公認為在叔段還沒有充分暴露的情況下,出兵攻打叔段師出無名,得不到鄭國上下廣泛的支持。這與羅斯福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面臨的情形比較相像,大多數美國人並不願意和日本人開戰。但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就變得同仇敵愾了。

  

叔段自認為準備充分後,就開始部署兵馬攻打新鄭。這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武薑則為內應,積極配合。那料鄭莊公對他們的一舉一動掌握得清清楚楚,先下手為強,沒等叔段出兵,就派軍隊去攻打京城。結果京城的邑人並不支持叔段。叔段失道者寡助,一觸即潰,逃到鄢城。鄭莊公乘勝追擊,消滅了叔段的殘餘勢力。共叔段再也沒有東山再起,興風作浪的資本。隻身逃到共這個地方,終老於此。後人因此稱他為共叔段。

 

母親這樣偏狹,一門心思地想讓弟弟取代自己,莊公當然很氣憤,還不能將母親怎麼地,判個罪什麼的。照說也是大逆之罪。一怒之下,就將母親流放到穎城,還丟下一句絕情的話,『不及黃泉,無相見也。』發誓有生之年再也不與母親相見,等於不認母親了。

 

《左傳》上說,莊公『既而悔之』。這多半是左丘明注釋《春秋》時的腦補。武姜如此厭惡莊公,以至於要置其於死地,也從不曾對莊公有過養育和疼愛,莊公不會對她有什麼感情,以至於需要與母親聯絡聯絡感情,嘮嘮嗑什麼的。百分百是受到國內外的輿論壓力。時人普遍會認為,父母再有天大的不是,作為子女,那也不能不認父母呀!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莊公的統治基礎就會被削弱。假如某個有野心的大夫以他違反孝道的名義討伐他,說不定就能推翻他。

 

但他又不能收回自己這句話,向她母親認錯。所謂『君無戲言』。『君無戲言』並不是說君主不會說毫無道理的話,而是說即使君主說的話毫無道理,那也必須執行。自己不能認錯,他人也不能違反。不然,君主的權威就會受到損害。如果鄭莊公認了錯,下面的人就會這樣想,那你將來說的話,是不是也會反悔呢?執行起來就會很遲疑。這同樣會動搖他的統治。這下,莊公就處在一個左右為難,進退失據的窘地。

 

穎城的大夫叔考,非常善解人意,體會到了莊公的兩難處境。於是就去見莊公獻計獻策,為莊公分憂解難。他還不直接說自己的目的,借進貢見到莊公。莊公請他吃大餐,他又故意把肉打包起來放在一邊,引起莊公注意。莊公就問他為何如此,他就回答說,『家有老母,沒吃過這樣的美食,請允許我帶回去送給她吃』。莊公果然上套,感慨道,『你可以送東西孝敬母親,唯獨我不可以!』潁考叔假裝不知地問道,『這從何說起?』莊公就源源本本告訴了他的難處。

 

潁考叔這才胸有成竹地全盤端出他為莊公解套的方案。進言道,『這個好辦,君王您不用發愁。挖條地道至出泉水,你母子二人在地道相見,不就得了。誰還會說您違背了誓言呢?』莊公一聽,太妙了,兩全其美,欣然從之。真是一環扣一環,潁考叔可謂處心積慮、心思縝密、伏筆千里,生怕有一點惹得莊公不高興。

 

莊公依計挖了條地道與母親在地道中相見。然後母子兩人都對外發表了公告。莊公說,『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武薑也說,『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相見後從地道出來,心情也很舒暢。可不是嗎?地道多憋屈。『遂為母子如初』。兩人恢復到武姜和叔考相互勾結發動政變之前的狀態。實際就是互相厭惡,但在禮節上保持母子關係。這樣,才消除了國內政局不穩的隱患。

 

潁考叔明顯偷換概念嘛,此『黃泉』非彼『黃泉』。莊公也是,何苦呢?純粹自欺欺人,死要面子活受罪,還自以為得計,自以為高明。地面上相見不香些?挖地道總得費工費時吧!地道裡相見也不舒服呀!空間狹窄,光線和空氣都不好,怎麼會『其樂融融!』莊公無非是捏著鼻子說假話。武薑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當然也會附和莊公,說會見充滿了歡樂友好的氣氛。實際從頭到尾都是做戲。唉!難道認個錯就那麼難嗎?確實難,是個嚴重的政治問題。

 

故事結尾把潁考叔使勁誇了一番。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稱讚潁考叔百分之百純金足孝,進而還感動啟發了莊公的孝心,功德無量。並引用《詩經》語句來宣揚行孝的好處。一個家族孝子多,就會有福報。所以,這個故事的『  微言大義『  歸結為做人要對父母無條件地盡孝。父母即使犯下了滔天罪行,做子女的也不能不認父母,不能不盡孝。同時,還提供了一個在面臨倫理衝突時,如何巧妙化解的經典案例。但潁考叔真地孝順母親嗎?也未必可知。從《左傳》的記述來看,他說把肉打包回去給母親吃,只是為了讓鄭莊公說出他的難處。

 

中國古代社會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運行規則是由周禮和儒家倫理主導的。儒家要求子女無條件地服從父母,臣民無條件地服從君王,這就導致父母對子女,君王對臣民、上級對下級絕對不能認錯。認錯體現的是權力關係,而不是基於事實和對錯;認錯只能發生在子女對父母上,臣民對君王上,下級對上級上。如果顛倒過來,那這種上絕對支配下,下絕對服從上的權力關係就會被顛覆。

 

由於儒家倫理不是以事實,平等和公正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出現BUG。鄭莊公面臨的難題就是儒家的BUG之一。他既是君王又是兒子,以君王身份,他不能認錯。以兒子身份,他又不能和母親斷絕關係。或有人問,過去皇帝也下『罪己詔』,也會認錯呀!皇帝下『罪己詔』不是向天下臣民認錯,而是對上天認錯。皇帝是天子,是天的兒子,只有『天子』才有資格下『罪己詔』。『罪己詔』等於還是兒子向父母認錯。鄭莊公是諸侯,不是天子,要認錯的話,只會向周天子認錯。

 

好在從古至今都不乏潁考叔這樣善於揣摩上意的『聰明人』,能顧全君王或上級的面子,為君王或上級下臺階,就能把儒家的BUG糊弄過去。不過,潁考叔給鄭莊公下的臺階有些大,一下就下到地道裡去了。所有人,包括潁考叔、鄭莊公和武姜、還有鄭國人和其它諸侯國的人,都知道鄭莊公掘地見母是在做戲,但都不以為意,不去較真,反而讚歎有加,大書特書。流毒至今,仍奉為榜樣。套用很流行的那句話,『  他們在做戲,我們知道他們在做戲,他們也清楚我們知道他們在做戲,但所有人都不在意『  。

 

魯迅看得很透,在《論睜了眼看》一文中寫道:『中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路。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滿足著,即一天一天的墮落著,但卻又覺得日見其光榮。』 

 

2024年2月29日

avatar-img
90會員
329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孔融讓梨是著名的傳統道德故事,因記于啟蒙童書《三字經》中而廣為人知,『 融四歲,能讓梨。悌于長,宜先知』。 《三字經》成書於南宋。故事中的孔融是三國時的名人,當過北海太守,有諸多值得稱頌的事蹟,知名度很高。他是孔子的後代,從小聰明伶俐,能言善辯。孔融十歲時,隨父親去洛陽拜見名流士大夫李膺,讓門
千百年來,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廣為流傳,一直被中國人奉為道德標杆。其人其事,出自司馬遷的撰寫的《史記·伯夷列傳》。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
孔融讓梨是著名的傳統道德故事,因記于啟蒙童書《三字經》中而廣為人知,『 融四歲,能讓梨。悌于長,宜先知』。 《三字經》成書於南宋。故事中的孔融是三國時的名人,當過北海太守,有諸多值得稱頌的事蹟,知名度很高。他是孔子的後代,從小聰明伶俐,能言善辯。孔融十歲時,隨父親去洛陽拜見名流士大夫李膺,讓門
千百年來,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廣為流傳,一直被中國人奉為道德標杆。其人其事,出自司馬遷的撰寫的《史記·伯夷列傳》。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母子兩人又親切的交談一陣,不久後,婦人才在陳凡的目送下依依不捨的離去,等到婦人離開後,陳凡輕輕的推開門,看著青石攙扶著母親的背影,陳凡心中的愧疚感更深了。 或許是這具身體主人的情感,又或著是自己取代了陳凡,享受著這份不該擁有的親情。 陳凡嘆了口氣,將門緩緩闔上,事到如今,他無法細想,只能
Thumbnail
鄭厲公回國重新執政,懲治了祭仲的黨羽。公父定叔一看勢頭不對,就逃往衛國去⋯⋯
Thumbnail
鄭厲公回歸鄭國,首先把傅瑕處死,接下來向原繁傳話,並似乎話中帶刺⋯⋯
Thumbnail
鄭國大夫高渠彌因舊仇刺殺鄭昭公,《左傳》記載公子達評價此事,說:「高渠彌將會被殺,他的報復行為太過份了⋯⋯
Thumbnail
鄭厲公與大夫雍糾合謀殺死祭仲,祭仲的女兒雍姬知道後向父親告密,祭仲先下手為強,殺死雍糾,把屍體拋棄在周氏之池⋯⋯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孝道的文章,闡述了人類孝道的重要性。透過故事和神仙的對話,強調了對父母和繼母的愛和孝順。文章引人入勝,讀者會從中獲得孝道的重要性和價值。
Thumbnail
春秋早期,鄭國在中原地區有著霸主的地位,鄭國君主鄭莊公除了「狹天子以令諸侯」,在天子親征鄭國時,還公然出兵抵抗,發生了著名的「射王中肩」事件。
左 傳 【鄭子家告趙宣子】    晉國會合諸侯,準備攻打宋國,但是不邀請鄭國,因為他認為鄭國和楚國交好。    鄭國大夫子家寫信給晉國大夫趙宣子,歷數鄭國對晉國的勤侍奉、盡禮數,並拉攏原來親楚國的陳、蔡兩國來奉事晉國,足以證明鄭國並未親楚。希望體諒小國的為難,如果還不能獲得諒解,那也只好「鋌
Thumbnail
鄭莊公聽從兒子公子突的計謀,大敗北戎以後,鄭莊公就重新以不朝覲天子的罪名討伐宋國,更找來齊國和魯國幫忙。
左 傳 【鄭莊公戒飭守臣】     魯、齊、鄭三國聯合伐許,許莊公敗,逃衛。魯、齊讓鄭佔有許國,鄭莊公將許國一分為二,東邊歸許莊公之弟許叔,西邊派鄭國大臣公孫獲監管。本文為評論鄭莊公知禮之處。 【源遠流長,古語今用】 一、 量力而行之。今用「量力而為」 二、 相時而動。今用「順時而動」。相,
母子兩人又親切的交談一陣,不久後,婦人才在陳凡的目送下依依不捨的離去,等到婦人離開後,陳凡輕輕的推開門,看著青石攙扶著母親的背影,陳凡心中的愧疚感更深了。 或許是這具身體主人的情感,又或著是自己取代了陳凡,享受著這份不該擁有的親情。 陳凡嘆了口氣,將門緩緩闔上,事到如今,他無法細想,只能
Thumbnail
鄭厲公回國重新執政,懲治了祭仲的黨羽。公父定叔一看勢頭不對,就逃往衛國去⋯⋯
Thumbnail
鄭厲公回歸鄭國,首先把傅瑕處死,接下來向原繁傳話,並似乎話中帶刺⋯⋯
Thumbnail
鄭國大夫高渠彌因舊仇刺殺鄭昭公,《左傳》記載公子達評價此事,說:「高渠彌將會被殺,他的報復行為太過份了⋯⋯
Thumbnail
鄭厲公與大夫雍糾合謀殺死祭仲,祭仲的女兒雍姬知道後向父親告密,祭仲先下手為強,殺死雍糾,把屍體拋棄在周氏之池⋯⋯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孝道的文章,闡述了人類孝道的重要性。透過故事和神仙的對話,強調了對父母和繼母的愛和孝順。文章引人入勝,讀者會從中獲得孝道的重要性和價值。
Thumbnail
春秋早期,鄭國在中原地區有著霸主的地位,鄭國君主鄭莊公除了「狹天子以令諸侯」,在天子親征鄭國時,還公然出兵抵抗,發生了著名的「射王中肩」事件。
左 傳 【鄭子家告趙宣子】    晉國會合諸侯,準備攻打宋國,但是不邀請鄭國,因為他認為鄭國和楚國交好。    鄭國大夫子家寫信給晉國大夫趙宣子,歷數鄭國對晉國的勤侍奉、盡禮數,並拉攏原來親楚國的陳、蔡兩國來奉事晉國,足以證明鄭國並未親楚。希望體諒小國的為難,如果還不能獲得諒解,那也只好「鋌
Thumbnail
鄭莊公聽從兒子公子突的計謀,大敗北戎以後,鄭莊公就重新以不朝覲天子的罪名討伐宋國,更找來齊國和魯國幫忙。
左 傳 【鄭莊公戒飭守臣】     魯、齊、鄭三國聯合伐許,許莊公敗,逃衛。魯、齊讓鄭佔有許國,鄭莊公將許國一分為二,東邊歸許莊公之弟許叔,西邊派鄭國大臣公孫獲監管。本文為評論鄭莊公知禮之處。 【源遠流長,古語今用】 一、 量力而行之。今用「量力而為」 二、 相時而動。今用「順時而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