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骨割肉:『熊孩子』哪吒實則是父權的犧牲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哪吒是中國古代非常有名的神話人物。其原型來自佛經中記載的印度神佛,『哪吒』一名本為梵文音譯。後經民間話本不斷豐富和中國化,被偷樑換柱演繹成了道教神仙。到明代《封神演義》成書,哪吒這一形象基本定型。包括身世、大鬧龍宮、殺死石磯的門人,『割肉還母,剔骨還父』,太乙真人將哪吒以蓮花化身復活,後加入武王伐紂的大軍,屢建戰功,等等。

 

其中令人最動容的故事情節是哪吒剔骨割肉,對樹立哪吒的形象非常成功。今天,哪吒剔骨割肉常常被理解為反父權的壯烈之舉。但深究其義,並不是那麼回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恰恰是對父權的肯定和服從。


raw-image

 

剔骨割肉的情節在最初的佛經中就有了。但其本義是佛教修行、舍生的觀念。佛教認為只有舍去肉身凡胎,才能明心見性,由人成佛。剔骨割肉僅僅就是剔骨割肉,沒有還給父母的意思。但傳入中國後,為了讓老百姓好接受,廣泛傳播,就得中國化。老百姓信奉儒家的『孝』。《孝經》開篇就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身體和生命都是父母賜與的,怎麼能隨隨便便毀傷呢?無故毀傷,就是大不孝。

 

於是得給哪吒剔骨割肉找一個恰當的理由,以不違反『孝』的價值取向。這樣老百姓才樂意接受。這樣,在原作基礎上,改編者就加入了哪吒與父親衝突的情節。哪吒不聽父母的管教,膽大包天、恣意妄為、四處惹禍,被哪吒無端殺害的苦主打上門來,要討還血債。搞得父親李靖疲于應付、焦頭爛額、怒火攻心,欲殺之而後快。哪吒則奮而割肉還母,剔骨還父。《西遊記》中解釋道:

 

原來天王生此子時,他左手掌上有個『哪』字,右手掌上有個『吒』字,故名哪吒。這太子三朝兒就下海淨身闖禍,踏倒水晶宮,捉住蛟龍要抽筋為絛子。天王知道,恐生後患,欲殺之。哪吒奮怒,將刀在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還了父精母血

 

傳統醫學認識,子女的骨頭來源於父精,肌肉來源於母血。

 

《封神演義》則進一步拔高哪吒的形象。稱哪吒是出於孝道而主動割肉剔骨。

 

太乙真人忙叫:『哪吒!你快去,四海龍君奏准玉帝,來拿你父母了。』哪吒聽得此言,滿眼垂淚,懇求真人道:『望師父慈悲,弟子一雙父母,子作災殃,禍及父母,其心何安?』道罷放聲大哭。真人見哪吒如此,乃附耳曰:『如此如此,可救你父母之厄。』

 

四海龍王敖光、敖順、敖明、敖吉正看間,只見哪吒厲聲叫曰:『一人行事一人當,我打死敖丙、李良,我當償命,豈有子連累父母之罪?』乃對敖光曰:『我一身非輕,乃靈珠子,是奉玉虛符命,應運下世;我今日剖腹剔腸,剜骨肉還于父母,不累雙親,你們意下如何?如若不肯,我同你齊到靈霄殿見天王,我自有話說。』敖光聽得此言:『也罷!你既如此救你父母,也有孝心。』四海龍王便放了李靖夫婦,哪吒便右手提劍,先去一臂,後自剖其腹,刳腸剔骨,散了三魂七魄,一命歸泉。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都肯定了李靖作為父親有理由殺死哪吒,有殺死哪吒的權利。《封神演義》沒有明確說李靖有殺死哪吒的意圖,但從哪吒的表述『剜骨肉還于父母』,透露出李靖有殺害哪吒的意圖。等於哪吒是一命兩還,即償命於苦主,又還命于父母。這就是儒家的父權思想,認為父母擁有對子女的生殺大權,而不應受到懲處。

 

如果說哪吒反父權,那也只能說他不服管教四處惹禍的那些行為是反父權,恰恰『剔骨割肉』不是反父權,反而是對父權的肯定,是對父母擁有子女生殺大權的承認。其潛在含義是,子女必須對父母惟命是從,如果不聽從的話,那就必須還回父母賜與的生命,以死了斷父母關係,才可以不聽從父母的指令。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都維護父權。《西遊記》中哪吒復活後,因其父欲殺之而找李靖報仇,追殺李靖;《封神演義》中,李靖後來打碎了哪吒魂魄寄託的金身塑像,害得哪吒只得請太乙真人用蓮花做肉身才得以復活。復活後就去找李靖報仇。但都被各路神通廣大的神仙阻攔,強迫哪吒與李靖和好,重建父子關係。哥哥木吒也喝斥哪吒道:『胡說!天下無有不是的父母。』哪吒認為自己已還給父母肉身,與李靖已是路人。但這些神仙和他哥哥不認這個理。死了複活了仍然脫離不了父子關係,子女仍然要守孝道。

 

就這樣,佛教為了成佛的剔骨割肉就演變成了符合儒家孝道,宣揚儒家孝道的剔骨割肉。雖然『身體髮膚,不敢毀傷』,但為了不連累父母或自覺服從父親殺害自己的意圖,就可以毀傷,值得稱道。剔骨割肉演變為具有孝道內涵可能受割股療親事蹟的影響。割股療親也是自毀身體,但是為了給父母治病,就反而是行孝之舉,值得嘉獎。《舊唐書》記載懷州河內人王友貞年輕時,母親生病。醫生說需吃人肉便可痊癒。於是王友貞割下自己一塊大腿肉,加工後給母親吃了。母親的病就好了。『母病篤,醫言:「唯啖人肉乃差」,友貞獨念無可求治,乃割股肉以飴親,母病尋差。』武則天聞知此事,「令就其家驗問,特加旌表。」』

 

但現代反儒家的孝道,是反對父母對成年子女的控制,和反對要成年或未成年子女盡超出其責任和能力範圍的義務。比如說《二十四孝》中的『戲彩娛親』。老萊子自己都70好幾的人了,還裝扮小孩哄父母開心;又如『黃香溫席』。黃香自己才9歲,本應得到父母的照顧,卻反而要在冬天為父母就寢暖被窩。這顯然是虐待兒童。現在這樣做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但反孝道並不主張父母放棄對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監管。《封神演義》中設定哪吒闖禍時年僅7歲,屬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能力,當然應當服從父母應有的管教。

 

反過來說,哪吒不折不扣是個『熊孩子』,小霸王和小惡魔。《蜘蛛俠》電影中,蜘蛛俠的叔叔對擁有了超能力的蜘蛛俠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而哪吒顯然與此相反。他自恃是神仙下凡,天生擁有高超的法力,負有偉大的歷史使命,還是當地總兵的兒子,便在人間胡作非為,不分清紅皂白濫殺。看他對龍王叫囂道,『我便打死你老泥鰍,也無甚大事!我不說,你也不知我是誰,我非別人,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弟子靈珠子是也。』對龍王三太子自稱道,『我乃陳塘關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親鎮守此間,乃一鎮之主』。活脫脫的衙內口氣,『我爸是李剛』的古代版本。他在與人衝突中,不用分說便劈頭將人打死。見到死者腦漿迸裂,還十分享受。《封神演義》中寫道,『夜叉那裡經得起,那寶打將下來,正落在夜叉頭上,只打得頭腦迸流,即死於岸上。哪吒笑曰:「把我的乾坤圈都汙了」』。一個『笑』字凸顯出哪吒對生命的漠視,十足的頑劣與殘暴。比許多妖怪的行徑更惡劣。

 

只是因為成王敗寇,哪吒有功于武王的討紂大業,哪吒以前的罪惡行徑反而成了光輝事蹟,沒受到譴責,反而得到稱頌。就像歷史上一些地痞流氓土匪,因緣際會加入了勝者一方,成了偉大進步事業的功臣,過去的殺人越貨就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傳奇。這實際上也是一種敵我思維,以立場而不是以事實,不是以道德和法律來判斷是非。《封神演義》中,武王伐紂,周朝取代商朝被界定為順天應時。按太乙真人對石磯娘娘所言,『今成湯合滅,周室當興,……,哪吒乃靈珠子下世,輔薑子牙而滅成湯,奉的是元始掌教符命,就傷了你的徒弟,乃是天數。』等於說石磯娘娘的徒弟被哪吒打死活該。十足地強詞奪理,恃強耍橫。

 

本來哪吒的佛經原型是成人,但中國化後設定為7歲孩童。可能二次創作者們認為人們不會太在乎孩童濫殺無辜,反而會覺得哪吒的任性和乖張行為十分可愛。按中國現行法律,12歲以下免除刑事責任,但父母仍然負有民事責任。如果這事發生在現今,龍王有要求哪吒的父母賠償損失的權利。但哪吒是神仙下凡,可以視為具有完全責任能力,他的多起致人於死的案子,按現在的法律毫無疑問是過失殺人和故意殺人,判個無期徒刑甚至死刑都不為過。

 

總的說來,哪吒剔骨割肉等故事非常擰巴,反映了幾種相互衝突的價值訴求。既讚賞哪吒不聽父母管教的任性妄為,又美化哪吒的殘暴罪行,還以非常極端的方式肯定父權的至高無上和宣揚孝道。就如將一頭野獸硬塞進父權的籠子。哪吒雖然膽大妄為,神通廣大,性情乖戾,但最終還是成了父權的犧牲品。

 

2025年2月6日

avatar-img
92會員
331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眾所周知,『親親相隱』出自儒家。但『大義滅親』卻往往被認為是法家的主張。按法家不論親疏的義理,肯定也贊成『大義滅親』。但『大義滅親』也是儒家的主張,並且此一詞語出自儒家經典。  『親親相隱』從孔子的語錄中歸納而來。《論語》子路第十三篇記載了葉公與孔子的一段對話。『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君王,大禹是後人對他的尊稱。因治理洪水有功,舜禪讓帝位於他。他則將帝王傳給了他的兒子,將傳賢的禪讓制改為傳子的家天下。但一直有人懷疑大禹及夏朝只是傳說,並不真實存在。因為至今沒有發現夏朝的考古證據。如果夏朝和大禹不存在,那『三過家門而不入
《左傳》開篇記述注解的第一件大事,叫『鄭伯克段于鄢』  。這則故事,曾選入中學語文課本,比較有名。記述了鄭莊公與母親武姜和弟弟共叔段之間的愛恨情仇。故事情節曲折,『微言大義』  ,蘊含及傳遞了豐富的價值理念,有許多『彎彎繞』。其中『掘地見母』的情節尤其經典,成為了成語,鄭莊公挖地道與母親相見,被認為
孔融讓梨是著名的傳統道德故事,因記于啟蒙童書《三字經》中而廣為人知,『 融四歲,能讓梨。悌于長,宜先知』。 《三字經》成書於南宋。故事中的孔融是三國時的名人,當過北海太守,有諸多值得稱頌的事蹟,知名度很高。他是孔子的後代,從小聰明伶俐,能言善辯。孔融十歲時,隨父親去洛陽拜見名流士大夫李膺,讓門
千百年來,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廣為流傳,一直被中國人奉為道德標杆。其人其事,出自司馬遷的撰寫的《史記·伯夷列傳》。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
眾所周知,『親親相隱』出自儒家。但『大義滅親』卻往往被認為是法家的主張。按法家不論親疏的義理,肯定也贊成『大義滅親』。但『大義滅親』也是儒家的主張,並且此一詞語出自儒家經典。  『親親相隱』從孔子的語錄中歸納而來。《論語》子路第十三篇記載了葉公與孔子的一段對話。『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君王,大禹是後人對他的尊稱。因治理洪水有功,舜禪讓帝位於他。他則將帝王傳給了他的兒子,將傳賢的禪讓制改為傳子的家天下。但一直有人懷疑大禹及夏朝只是傳說,並不真實存在。因為至今沒有發現夏朝的考古證據。如果夏朝和大禹不存在,那『三過家門而不入
《左傳》開篇記述注解的第一件大事,叫『鄭伯克段于鄢』  。這則故事,曾選入中學語文課本,比較有名。記述了鄭莊公與母親武姜和弟弟共叔段之間的愛恨情仇。故事情節曲折,『微言大義』  ,蘊含及傳遞了豐富的價值理念,有許多『彎彎繞』。其中『掘地見母』的情節尤其經典,成為了成語,鄭莊公挖地道與母親相見,被認為
孔融讓梨是著名的傳統道德故事,因記于啟蒙童書《三字經》中而廣為人知,『 融四歲,能讓梨。悌于長,宜先知』。 《三字經》成書於南宋。故事中的孔融是三國時的名人,當過北海太守,有諸多值得稱頌的事蹟,知名度很高。他是孔子的後代,從小聰明伶俐,能言善辯。孔融十歲時,隨父親去洛陽拜見名流士大夫李膺,讓門
千百年來,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廣為流傳,一直被中國人奉為道德標杆。其人其事,出自司馬遷的撰寫的《史記·伯夷列傳》。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哪吒是如何誕生的?為什麼說他是蓮花轉生? 而他又為何要削肉還父肉、削骨還母? 他跟龍王有何冤仇要抽龍筋、拔龍鱗?…
王母娘娘感謝邁克拯救蒼生,讓他轉世為姜子牙,最後姜子牙完成任務,得了封神榜,封神台,成了造物主。
Thumbnail
佛陀在世時代,未成佛的悉達多父親淨飯王的弟弟為了私慾謀劃奪皇位,挑撥離間在戰爭中已由悉達多出面談和的敵國波斯匿國王。 波斯匿王在談和過程中,對悉達多的智慧及心量生起恭敬心,但殺戮心與佔領鄰國企圖心仍重,也沒有智慧,於是輕易被挑撥成功。 能夠挑撥成功,是因為波斯匿王對沒有求證的內容產生被欺
第一章 言情小說 聽說上古時期有一座像五指一樣的大山,他的四周都是沙漠⋯沒有一點生機,但底下壓著一個大妖!那個大妖叫孫悟空⋯ 孫悟空憤怒說‘打不贏老孫便壓住我,我去你媽的!’,他一直罵都無人回應,孫悟空就這樣被壓了五百年,他因為不停咒罵旁邊因他噴出的口水都長出了小樹苗!直到有一個五官精緻的小和尚
Thumbnail
電影《霸王別姬》裡,張國榮的師父說的「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尼采說的:「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就在說這個男人。
Thumbnail
  要是真讓它騰出一隻大螯,確實是個危險。草繩被剪斷還是小事,頂多就是沒撈到蝦,真拖上岸,還是很有攻擊性的。   思考著,唐菲眼一亮:「爹爹,你教我練刀吧!」   正好這幾天只練拳有些單調,想著學一門兵器輪著練,以後也好殺獸獸吃肉。   唐菲可惦記著學刀法了!沒見小說裡的刀修多威武霸氣啊!
Thumbnail
吃貨的痛苦 小姑涼為了拒絕血淋淋烤肉,發揮出小金人級的精湛演技。 其結果,是喜獲焦糊炭化的野獸肉條一枚。 常言道, “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 “人倒霉時,喝水能塞牙。” 當衰神爺爺顫巍巍的揮動手中滄桑掉漆的拐杖,點到了黑手唐崽兒時,老天爺爺都無能為力,只能默默閉上眼嘆了口氣。
Thumbnail
在Netflix上看到 《哪吒重生》 的第一個想法是「好中國的電影,跳過!」 但後來家人們無意中推薦可以看看的時候被挑起了好奇心 趁著居家防疫期間看了看,覺得還是算不錯打發時間的商業片 /////防雷區塊///// . . . . 劇情大綱 本片改編自明朝小說《封神演義》中的哪吒一角,
Thumbnail
哪吒是如何誕生的?為什麼說他是蓮花轉生? 而他又為何要削肉還父肉、削骨還母? 他跟龍王有何冤仇要抽龍筋、拔龍鱗?…
王母娘娘感謝邁克拯救蒼生,讓他轉世為姜子牙,最後姜子牙完成任務,得了封神榜,封神台,成了造物主。
Thumbnail
佛陀在世時代,未成佛的悉達多父親淨飯王的弟弟為了私慾謀劃奪皇位,挑撥離間在戰爭中已由悉達多出面談和的敵國波斯匿國王。 波斯匿王在談和過程中,對悉達多的智慧及心量生起恭敬心,但殺戮心與佔領鄰國企圖心仍重,也沒有智慧,於是輕易被挑撥成功。 能夠挑撥成功,是因為波斯匿王對沒有求證的內容產生被欺
第一章 言情小說 聽說上古時期有一座像五指一樣的大山,他的四周都是沙漠⋯沒有一點生機,但底下壓著一個大妖!那個大妖叫孫悟空⋯ 孫悟空憤怒說‘打不贏老孫便壓住我,我去你媽的!’,他一直罵都無人回應,孫悟空就這樣被壓了五百年,他因為不停咒罵旁邊因他噴出的口水都長出了小樹苗!直到有一個五官精緻的小和尚
Thumbnail
電影《霸王別姬》裡,張國榮的師父說的「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尼采說的:「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就在說這個男人。
Thumbnail
  要是真讓它騰出一隻大螯,確實是個危險。草繩被剪斷還是小事,頂多就是沒撈到蝦,真拖上岸,還是很有攻擊性的。   思考著,唐菲眼一亮:「爹爹,你教我練刀吧!」   正好這幾天只練拳有些單調,想著學一門兵器輪著練,以後也好殺獸獸吃肉。   唐菲可惦記著學刀法了!沒見小說裡的刀修多威武霸氣啊!
Thumbnail
吃貨的痛苦 小姑涼為了拒絕血淋淋烤肉,發揮出小金人級的精湛演技。 其結果,是喜獲焦糊炭化的野獸肉條一枚。 常言道, “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 “人倒霉時,喝水能塞牙。” 當衰神爺爺顫巍巍的揮動手中滄桑掉漆的拐杖,點到了黑手唐崽兒時,老天爺爺都無能為力,只能默默閉上眼嘆了口氣。
Thumbnail
在Netflix上看到 《哪吒重生》 的第一個想法是「好中國的電影,跳過!」 但後來家人們無意中推薦可以看看的時候被挑起了好奇心 趁著居家防疫期間看了看,覺得還是算不錯打發時間的商業片 /////防雷區塊///// . . . . 劇情大綱 本片改編自明朝小說《封神演義》中的哪吒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