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姆在《愛的藝術》這本經典著作中寫道:
「嬰兒不能辨識物體,不能覺知自己,不能覺知到外在世界。他只能感受到溫暖和食物的正面刺激,還不能把溫暖和食物與其來源 —— 母親區分開來。這個時候,母親就是溫暖,母親就是食物,母親就是滿足和安全的安樂狀態。」
在我們尚未進行「分離與個體化」之前,母嬰之間的界線是極度消融的,嬰兒無法將乳汁與母親區分開來;母親也無法將滿腔的愛與懷中的生命分開來。
用佛洛伊德的術語來說,嬰兒對母親是一種「自戀」的狀態,孩子把每一件事情都當作是自己的延伸,最初完全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期望照顧者提供食物、刺激和溫暖。
在兒童的發展階段,這些是必然的「物化」,物化就是把對方當成可以被我們使用的事或物來看待,而不是具有思想、個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母親就是食物,是舒適的床,是暖和的毯。
而母親對孩子的愛是一種無條件性的,在一個女人還不認識她子宮裡的生命之前,她就已經深深地愛著這個孩子了,這是母愛的偉大,也之所以母愛不同於世間任何一種愛的形式。
但母愛也極有可能只是在抗拒自身的存在焦慮,我們都看過有一種母親,離婚、喪偶、事業觸礁等,而過度的投入母嬰關係。這樣的母親傾向「嬰兒化」自己的孩子,透過照顧人來紓解自己的痛苦或焦慮,用現代的語言會說這是控制與情緒勒索。
接下來,進入母親與孩子終其一生都要面臨到任務:個體化與分離,從嬰兒時期視母親為「物」,到理解原來母親是「人」,開始懂得將乳汁和母親區分開來,明白了世界上的每個人有其各自存在,理解了每個人有其思想與性格,有自己的慾望、恐懼、弱點。
原來母親也是人,她有自己的人生經驗,她不是百科全書,不是永遠能給出正確方向的羅盤。原來母親不是神,她有身而為人的脆弱與盲點。為母親去神格化後,做子女的才開始有能力建構自己的世界觀,透過這種內在的分離,才得以爲自己建立界線,找到真正的自己。
而分離之於母親的課題,就是必須停止意象的投射。前面我們提過,一個母親在還不認識自己的孩子前,就已經深深愛著他了,但是在人互不了解之前,常常透過投射到彼此身上的意象來建立關係。因此,一位母親極有可能複製其原生家庭的教養模式,或是刻意避免其成長過程中帶來的創傷,一個吸毒、未婚懷孕的母親,要不是階級複製下一代,就是極力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但這種投射也意味著親子之間並未建立全然獨立、成人式的關係,做父母的無法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去經歷挫折、去感受痛苦、去學習經驗,他們總是早了一步就極力避免各種狀況發生的可能性,這種照顧的模式,則是企圖控制孩子的經驗,或是貶低、忽視孩子的感受。
所以說,為什麼親子之間的愛,是愛卻又不夠愛呢?
如果愛是一種成全,是看見一個人存在的獨立性;是看見了一朵美麗的花,但不蹲下來摘取,那麼父母好像永遠都不夠愛。但如果愛又是一種互相照顧,是母親用臍帶傳輸自己的血液和營養給孩子,那麼父母也永遠都會無條件地愛著我們。
不會有人生下來就知道要如何成為父母,每一個人在探討「原生家庭」這個課題時,即使再美好的家庭,也會挖出負面的影響。然而,我們卻每個人都有能力成為自己的父母,去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安撫其創傷、滿足其需求,為自己的幸福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