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2|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練出好口才之二、如何克服上台的恐懼?

    二、如何克服上台的恐懼?

        恐懼好好的,你為何要克服它?

    常聽人說:我害怕上台、尤其是即席的上台講話,我要如何克服我上台時的恐懼?

    其實,這有幾個誤區,容我來掰扯分解一下。

    首先,「喜怒哀懼愛惡欲」是活人必有的七情六慾,如果單要克服「恐懼」這項情緒,不但不實際,而且任何人的腎上腺素都不會答應。原始人賴以為生的幾大法寶中,能驅動「戰或逃」行動的,正是來自於濃度暴增的腎上腺素,激發出恐懼感,從而做出保命的行為。

    其次,善用恐懼,可以讓你站上講台時,不至於口無遮攔,該講的不該講的、平日懶散隨意的吊兒郎當樣都呈現在眾人眼前。雖然恐懼有時會讓人走路同手同腳、面容僵硬嗓子發啞,但最少,它也會讓人維持住該有的禮貌。

    最後,那些你欣羨的大佬,講起話來四平八穩口條順溜到不行的台上演說者,心中依然存在恐懼;不是「克服它」,而是將它壓縮到身體或心神中的某一角落,與它並存。就像古人說的「樂以忘憂」,我們需要做的,也就是「說以忘懼」而已。

    把心神思緒注意力拿來思考自己想要表達的主題,配以手勢、動作及面部表情,還要鋪陳埋下伏筆,最後想想怎麼把故事也好、說理也罷的邏輯拉回主題,以形成一個完美的扣題迴圈.......有這麼多事兒要忙、要想,大腦排程都優先次序早就被佔光了,哪裡還有「恐懼」的位置?

    恐懼在嗎?它一直都在,只是已經被大腦安排在很遠很遠的末端,別說克服還是戰勝了,直接被你忽略掉的情緒,還需要當作挑戰對手嗎?

    話題拉回來。

    面對中、小學生的訓練,不要告訴他:「你要努力戰勝恐懼,別害怕,把底下的人們當成西瓜……」;而是同理他的恐懼,告訴他:「其實大人上台講話也會害怕,只是,我們可以把害怕排在最後一順位,在害怕發抖之前,先要完成『把話說清楚』的任務。」

    與其跟孩子討論「上台的恐懼」,倒不如改變話題,跟孩子討論:「你今天上台要講的主題是什麼?打算用什麼方式呈現這個主題?有故事可以引用嗎?」

    是的,講故事。

    別以為聽故事是孩子的專利,大人也喜歡聽故事,只是大人有時更加吹毛求疵,希望在故事裡加上一堆警醒世人的至理名言。

    聽眾(或稱觀眾也行)們都喜歡形容生動、充滿懸疑的故事。要想引人注意,通篇累牘的大道理,不如一則生活中的小故事,當然,講故事有講故事的語氣,和專門應對例行事務的siri 語氣截然不同,講故事的過程中,甚至會穿插模擬人物的對話或各種特殊聲音,這些模擬,只要給孩子們開個頭,相信我,他們一定會做出讓你驚豔的效果來。到最後,孩子們的模擬會欲罷不能,還得大人幫忙踩煞車,提醒孩子拉回到演說的主題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古月照今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