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2|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比較是快樂的小偷


    當你過於在意與你無關的人事物時,也悄悄的形成了比較狀態。慣性比較,只會讓你更討厭自己。

    -

    雖然說嫉妒、羨慕是人之常情,但社交媒體會將這種情緒無限放大,什麼異國旅行的風景照、愜意的午茶時光側寫...,日漸沈迷於網路上的虛幻世界,會使你進而與真實世界失去情感連結,也會極度自卑焦慮,對自己的生活失去信心,在無止盡的比較中迷失自我。

    -

    你是否偶爾也有這種感覺?

    點開社群動態,發現大多數的朋友其實都很陌生,或是翻遍了通訊錄想找個人聊天,明明有很多人選,但最後還是選擇熟悉的那幾位?這樣的現象其實不是你太孤僻或不擅長社交的關係,而是人類本來就有對於社交的自我選擇機制。

    -

    前陣子看了一個心理學家的研究報告,裡頭寫著在許多情況中許多團體恰好是150人左右,比方說過去狩獵型社會中的宗族成員、軍事作戰的最小單位「連」等。150人這個數量代表了每個人都認識彼此且知道彼此的關係,下一個親密級別為50人、15人、5人,換句話說,讓你能感到最有親密感的人大約是5人左右,再來就是包含家人、好友、戀人在內的共15人。

    從這些人身上你能感受到人際關係的幸福感獲得真正的滿足快樂,而不是那些社群軟體上你隨意滑過的那些人。

    -

    當然,這樣的研究並不是要你放棄社交,而是不用勉強自己去追求好友數或追蹤人數,只需要幾個忠實觀眾就可以了,要學會看清並留下與你價值觀相近的。對你最重要的人,其實也已經在你身邊了。

    -

    而不是結婚要發喜帖了才記得你,也不是缺錢用了才想到你,更不是遇到困難時才尋求你,不管是哪種情感關係都是需要培養與經營的,那些無法繼續維持的也毋需免強。

    -

    誰是有事才找你,時間會告訴你。

    -

    我從不排斥社交,但比起膚淺的交際,我更喜歡有深度的對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在這個紙筆被取代的時代,有些話用說的或許矯情,但轉換成文字時,卻比口述來的更有力量、更有情緒,學不會的溫柔,文字替我述說。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Evelyn S Hsieh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