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交國的重要性與影響 - 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和挑戰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哈囉!大家好!我是阿牛哥,之前我們介紹了,跟我們斷交的邦交國,都會有一些朋友說,我們中華民國沒有邦交的話,感覺比較好,畢竟就少了很多國家跟我們要錢。但…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國家跟國家之間,有沒有邦交有差嗎?為什麼中共處心積慮地,要讓我們中華民國的邦交,通通斷光光呢?這背後又有什麼涵義,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國家組成的基本要件

首先我們就要來看,一個國家的組成要件了,這相信大家從國小、國中一直到高中的公民課本,上面都有提到過,來來來,我們來背一下,一個國家組成的四個要素是什麼?嗯…對!就是「主權、人民、領土跟政府」,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定義是從哪裡來的啊?原來這個定義是在1933年,「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這裡面寫的,作為一個國際法所承認的國家,應該具備以下的資格:常住人口、界定的領土、政府,以及跟其他國家建立關係的能力。


而這個「跟其他國家建立關係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主權」,那我們是怎麼把「跟其他國家建立關係的能力」,翻譯成主權的呢?因為如果一個國家,在國際上沒有被承認為主權國家,那它可能會面臨一系列的困境。首先是它沒辦法跟其他國家,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因為其他國家,可能不會把它視為合法的主權國家。這意味著這個沒有合法的國家,就沒辦法受到其他國家尊重,也沒辦法進行正常的外交活動,包括簽訂國際協議、貿易往來之類的。


主權的重要性在於,它能夠讓一個國家在國際上,被承認並獲得尊重,從而保障它在世界上的地位跟權益。通過外交的能力,一個國家可以讓其他國家,認可它的主權地位,並建立相應的外交關係。這種外交能力,可以讓一個國家在國際上得到保護,並跟其他國家平等對待。


簡單來說,主權是國家在國際上獨立存在、自主發展的基礎,它透過自身的外交能力,來獲得國際之間的承認跟尊重,從而保障國家的利益跟地位,要跟其他國家建交,才能在國際法上被承認是個國家。


再加上我們想要參加國際組織,大多數都要靠邦交國提案,如果邦交國減少的話,那相對的機會也會減少。有邦交國在國際組織上提案的話,雖然不一定會通過,但至少能向國際社會展示,「我們還是有心參與國際社會的」。


國家之間的建交,其實也是政治意義大於法律意義,一個國家並沒有跟其他國家建交的義務。兩國透過邦交,來表彰形式關係上的友善。但是兩國之間有邦交關係,並不是就等於實質上,這兩個國家就真的很友好。這邊來舉個例子,你看一下美國跟俄羅斯,其實從1991年就開始建交了、到現在都還沒有斷交哦!那你說他們好嗎?應該很難說是好吧?不但不能說好,他們還常常發生衝突,2018年春天,美國驅逐境內俄羅斯的外交人員,但是他們還是邦交國哦!


所以每次在邦交國斷交的時候,我們國內都會先挑起輿論,像是說政府都砸重金,給那些沒沒無聞的小國,這種外交政策沒用啦!或是有見解的指出,我們會面臨斷交的骨牌效應,甚至還有人主張,斷交潮是因為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或是死守中華民國框架,才會導致這種情況,但現在更多的可能是,啊!少了那些國家來要錢,這也是好啦!但也有一種聲音,那就是不被國際承認的話,我們會不會消失呢?

不被國際承認會消失?

要說邦交的話,那就一定要講「承認」。而且就在美國跟中華民國斷交以後,又提出了「一個中國原則」以後,更是沒辦法繞開這個問題。


所謂的「一個中國原則」,涉及到國際法裡面,「政府承認」的議題。「政府承認」是指一個國家,內部政府發生非憲政性的變動以後,其他國家承認應該由哪個政府,能對外代表那個國家。「一個中國原則」就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或許它的全名叫中華民國、也或許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他們之間絕對不會並存,或是同時存在國際社會裡面,不然就會有「兩個中國」的出現。


在一個中國原則下,要其他國家承認中華民國,就等於要否定北平當局的地位;但是要否定中共,這個已經很強大實體存在的事實,除了我們這個頻道以外,真的很難找到什麼人這麼堅定了(彩條)


我想這應該是挺不簡單的啦!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國內有些人會主張,希望突破一個中國原則,變相改用「新國家」,而不是用「中國代表政府」,來爭取國際地位了。所謂「新國家」,就是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中共所代表的中國以外,再獨立多一個新國家,這也就是大家常討論的,「臺獨」或「華獨」了。


現在我們就可以回來講,如果中華民國沒有邦交國的話,還會不會被國際承認,我們會不會因為這樣而消失呢?在我們的教科書裡面,對於主權是這樣詮釋的,必須在國際上,有國家承認某個國家的政權,對內有絕對的治理權,對外則承認這個國家,跟其他國家是平等的。


但是這邊有個國際法上的慣例,假如一個國家,一旦被國際所承認,就算後來全都沒有邦交國承認,那這個「國家承認」也不會消失,依國際慣例,凡法律的承認不得撤銷,這條也被明文規定在,「國家權利義務公約」第六條。同時,承認的內容並不是國家,而是政府,例如跟我們斷交,朝向中共懷抱的,聖多美普林西比,斷交時就是「承認」中共當局,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但依照國際慣例,中華民國不會因為如此,就不被國際「承認」,就不認為我們是個國家。更何況世界各國,都先後承認了中華民國政府,跟中華民國政府派大使簽約,這都是屬於法律的承認,並不會因為跟中共建交以後,後續的一句只有一個中國,而讓法律上的承認被消失。不過你有沒有想過,像我們這種國際邊緣人,應該怎麼處理外交呢?


邊緣人怎麼處理外交?

如果現在有一個國家,想跟我們大中華民國建交,那他必須考慮到的因素,會有那些呢?其他國家面對是不是承認中華民國,就必須考慮到承認的成本問題。因為他們承認最大的成本,就是來自於匪共啊!今天很多人把共匪想的神通廣大,好像北平當局,就可以制裁全世界一樣。但其實人類的歷史上,並不存在這種例子。


像是1973年,以阿贖罪日戰爭,也是各個海灣產油國,共同制裁世界上,其他以色列盟國,造成第一次石油危機。但…也就是這樣,美國依然全力支持以色列,畢竟是親兒子嘛!不像我們(彩條)不過同樣的,像美國這種超級強權,也是沒辦法對每個支持北韓、伊朗的國家實施制裁的。


而且對美國這樣的國家而言,中共要用什麼樣的制裁,才能夠讓美國相信,承認跟保衛臺灣是得不償失呢?畢竟從我們這邊拿到的資源很多嘛!對日本而言,中共要怎麼讓日本相信,臺灣海峽成為中共內海的話,是成本比較小的選擇呢?如果你對世界各國,一個個做這種賽局分析的話就會知道,中共根本沒辦法支撐它的制裁政策,反而是他們自己會被制裁,而且感覺起來還會比較痛。


現在我們的友邦國家,雖然不是什麼國力很強的國家,但它們終究還是聯合國的會員國,而聯合國又是國際社會最大的平台,雖然現在有些人會覺得,聯合國沒啥用,不過透過我們的友邦,還是可以幫我們在國際上發聲。像是這幾年來,我們也常透過友邦在聯合國中提出,要讓我大中華民國重返聯合國,或是加入其他國際組織,比如說參與WHA之類的。對被排除在國際事務以外的我們來說,這其實有一定的意義跟必要性。畢竟在現在地球村的時代,國家很難關起門來自己生活。


雖然中華民國在其他不承認,我們是國家的國家,國內法裡面是不存在的,而且在他們國家沒有設什麼大使館、領事館之類的,但是中華民國在事實上,還是一個政治獨立的實體,官方跟人民還是可能,和其他沒承認中華民國地位的國家,進行實質上的外交互動。現在我們透過在國外,用設立半官方民間機構的代表處、辦事處取代大使館、領事館的地位;而其他國家為了持續跟我們互動,也會在臺灣設立類似的機構。


就像我們也會在很多國家裡面,設置「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其他國家在臺灣設置非營利組織,就像美國在台協會(AIT)、英國在台辦事處,日本對臺窗口改名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也是一個例子。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跟其他國家在經貿、投資、文化、科技等交流合作,並且在當地享有部分的外交禮遇。


當然我們也跟其他國家,簽訂了國際協定,雖然並不是跟一般的國際條約,直接用國跟國的名義簽約,而是透過上面的「協會」、「代表處」簽訂「準官方協定」,但還是代表著我們,跟沒邦交的國家,有實際上的互動跟往來。


實際例子其實也很多,美、菲、南非跟我們簽訂,刑事司法互助協議,英國跟中華民國針對引渡林克穎案,所簽訂的「瞭解備忘錄」;跟日本、菲律賓簽訂漁業協定;跟新加坡、紐西蘭、日本簽訂,經濟合作或投資協議等等。曾經吵到翻掉的進口美豬美牛,也是駐美代表處跟AIT簽下議定書。


再加上,我們本來就不是用國家的名義,加入這些國際組織的,而且也不是每個會員國,都會買中共的單,他們可能也會不甩對岸的施壓,認為該講理的時候,還是要講個理吧?中共的排擠手段,也會因此受挫,所以我們的會員資格不會有什麼影響,更何況我們目前,已經加入了58個國際組織,中共想要完全操控這些組織,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接著我們來講,大家最常提到的2758號決議文。


聯合國2758號決議?

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是距今50多年前的歷史產物,卻深深影響我們兩岸的發展。所謂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是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會議上,表決通過的提案,內容是關於,「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合法權利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排我納共」案。


中共透過大會,表決通過「第2758號決議」,取代了中華民國在聯合國,擁有的中國代表權席位。根據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文字,內容明確記載: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它是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其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占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


不過在國際法上,也有一個原則叫「情事變更原則」,也就是當初通過這個決議文,時空環境條件在今天已經不適用了,當時的國際社會以為,能隨時間處理過渡性的問題,沒想到經過了70幾年,竟然有2300萬的臺灣人,被長期排除在聯合國秩序以外。


所以美國也在2023年7月,通過了「台灣國際團結法案」,強調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是在處理中國代表權的問題,沒有處理臺灣在聯合國,或是相關組織代表權的議題,也沒有對中共跟臺灣的關係採取立場,或包括任何關於臺灣主權的聲明。當然沒有排除任何國家,跟臺灣建立外交關係,也沒有排除臺灣有意義的參與聯合國體系。


一直以來中共都在扭曲,這個第2758號決議,因為這有助於北平當局,向我大中華民國施壓,接受按照北平當局的條件統一;北平當局利用扭曲這個協議,來孤立中華民國,在經濟、外交安全、軍事安全方面,直接或間接對我們造成損害。兩岸互不隸屬是客觀現狀,也是無沒辦法否認的事實,你有看過爸爸喊兒子叫爹的嗎?只有中華民國的民選政府,才能在聯合國體系代表,2300萬的中華民國人民。但是目前的中華民國,又該何去何從呢?

中華民國該何去何從?

我們到底需不需要邦交呢?其實真正的問題是,我們要怎麼得到更多友邦。對一個正常國家而言,根本不存在需不需要邦交的問題。因為就算跟別人沒有邦交的話,也不會關係到一個國家的生死啊!雖然有總比沒有好嘛!


這些年來,隨著我們的邦交愈來愈少,中共在國際的勢力愈來愈大,一定會有人問:如果有一天,我們沒有邦交了,會發生什麼事呢?這個問題的答案,牽涉到你怎麼看待,中華民國跟臺灣的關係。有些人會擔心,從此中華民國在國際上,因為不被承認而很難參加國際事務,更加的被邊緣化。但也有專家主張,中華民國的邦交不斷減少,是提醒了我們應該重新思考,我們要怎麼進入國際社會的框架。說不定脫離原本的框架以後,反而能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臺灣是半導體產業的全球龍頭,無論是筆記型電腦還是先進軍武,都會需要晶片,而臺積電更供應全球9成的先進晶片,這讓我們成為很多西方民主國家,重要的貿易夥伴。那至於有人說,這樣下去的話,臺積電頂多再撐個10年嘛!那可是下一個臺積電在哪裡咧?嗯…如果有知道的朋友歡迎告訴我,我才知道股票要怎麼買嘛!(彩條)這些非邦交國的支持,對我們的國家安全跟經濟,遠比那些有正式建交的小國重要。


「臺灣」或中華民國,雖然現在沒被太多國家承認,但我們也不太可能跟國際社會脫節。而且沒有跟其他國家建立邦交關係,也不代表我們就沒辦法在國際上生存。


邦交國或許很重要,但應該建立在「互惠互利」的關係上,一個能被錢買走的朋友,他會是好朋友嗎?埃?不對哦!難怪我沒有朋友(彩條)我們如果可以跟這些非邦交國,多一點實際上的合作,增加自己的國際影響力,那些對我們而言,那些只是來要錢,沒有實質互惠、互利的邦交國變少,可能對我們來說也無關痛癢;相反的,如果跟我們有實質合作的國家,不夠多或是不穩固的話,我們多少還是要靠這些「酒肉朋友」,三不五時在國際上叫個幾聲,提醒其他國家我們的存在。不過在我看來,中華民國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國際能見度上面,只能靠這些期待我們金援的邦交國,那邦交國數量似乎就變得很重要,但這幾年的外交政策,似乎都比較偏向,跟非邦交國建立實際關係,增加彼此官方或是民間合作,那邦交國數量就顯得有點雞肋了。


懶得看文字的話,歡迎來看YT影片,我們用說的給你聽!



avatar-img
90會員
138內容數
給所有人的臺灣史,我們致力於學術公眾化,將教授及學者們辛苦努力的研究成果,轉譯成為你我都能了解的知識.只要每個月一個便當的錢,就可以讓我們持續分享對公眾有益的學術知識,期待您跟我們一起攜手共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之前我們講過李登輝跟陳水扁任內,跟我們選擇斷交的國家們,接下來來講馬英九跟蔡英文!這集挺長的,話不多說,我們就開始吧! 甘比亞 第一個來講,英九哥任內唯一斷交的國家,位於西非的甘比亞,是非洲大陸上最小的國家。它在1965年獨立,在4年後跟我們建交。我們退出聯合國以後,就跟我們斷交了。而後在1
2000年,馬其頓政府高層人事變動,新副總理、外交部長不希望繼續跟臺灣建交,立刻宣佈斷交並跟中共建交。諾魯曾建交斷交兩次,最近跟中共斷交並向臺灣訴求更大的援助。其他斷交國家中,部分因中共的金援或其他利益而斷交。
回顧近期國家斷交的事件,分析斷交對國家主權的影響,以及與外界交往的變化。40年前,斷交引發憤慨,而今反應平靜;針對在輝哥任內與我們斷交的國家,進行深入分析。此外,文章還回顧了李登輝時期及戰後國民黨政府的外交政策,並對不同時期斷交的原因進行觀察。
你要繳稅嗎?去年臺灣已有一半以上的青年,也就是18到25歲的人口,是不用繳所得稅的,那大家會說,啊不用繳稅不是很好嗎?這突顯了年輕族群,普遍低薪化的困境。如果有半數的年輕人都不用繳稅,就表示他們都是所謂的「窮忙一族」,畢竟他們照顧自己都有問題了,也就沒有時間回饋社會了。 臺灣的薪資已經停滯了
本文探討了中國民主化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前景。從宗教對民主的影響到中共害怕民主的原因,以及民主適不適閤中國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透過對中國歷史及社會現狀的分析,評估了中國民主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討論大學的使命為何,大學應該著重於提升文化、服務社會,當然也應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讓學生能夠找到在社會上適合的位置。討論學用落差和產業變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單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更多是個人對未來的規劃。
之前我們講過李登輝跟陳水扁任內,跟我們選擇斷交的國家們,接下來來講馬英九跟蔡英文!這集挺長的,話不多說,我們就開始吧! 甘比亞 第一個來講,英九哥任內唯一斷交的國家,位於西非的甘比亞,是非洲大陸上最小的國家。它在1965年獨立,在4年後跟我們建交。我們退出聯合國以後,就跟我們斷交了。而後在1
2000年,馬其頓政府高層人事變動,新副總理、外交部長不希望繼續跟臺灣建交,立刻宣佈斷交並跟中共建交。諾魯曾建交斷交兩次,最近跟中共斷交並向臺灣訴求更大的援助。其他斷交國家中,部分因中共的金援或其他利益而斷交。
回顧近期國家斷交的事件,分析斷交對國家主權的影響,以及與外界交往的變化。40年前,斷交引發憤慨,而今反應平靜;針對在輝哥任內與我們斷交的國家,進行深入分析。此外,文章還回顧了李登輝時期及戰後國民黨政府的外交政策,並對不同時期斷交的原因進行觀察。
你要繳稅嗎?去年臺灣已有一半以上的青年,也就是18到25歲的人口,是不用繳所得稅的,那大家會說,啊不用繳稅不是很好嗎?這突顯了年輕族群,普遍低薪化的困境。如果有半數的年輕人都不用繳稅,就表示他們都是所謂的「窮忙一族」,畢竟他們照顧自己都有問題了,也就沒有時間回饋社會了。 臺灣的薪資已經停滯了
本文探討了中國民主化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前景。從宗教對民主的影響到中共害怕民主的原因,以及民主適不適閤中國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透過對中國歷史及社會現狀的分析,評估了中國民主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討論大學的使命為何,大學應該著重於提升文化、服務社會,當然也應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讓學生能夠找到在社會上適合的位置。討論學用落差和產業變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單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更多是個人對未來的規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尋找你可以改變的地方,例如,看英文,日文,法文新聞,發現中華民國沒有台灣與澎湖的主權,兩岸和平協議對台灣與澎湖沒有效力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賴總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之政治性說法,一方面是為安撫、欺騙各黨派的台灣人,一方面在國際上則是為避開美、中對峙維持中立,因為承認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國),其實具有台灣領導人向中國北京投靠之意義。對此台灣本土派團體應該要有正確的認識,有必要採取積極主動的具體行動,論述互不隸屬的意義。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兩岸關繫是中國國內事務,也是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實現兩岸和平統一,是兩岸人民共同的願望和目標,也是中國政府長期堅持的方針政策。在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上,推動兩岸關繫和平髮展,共同構建兩岸美好未來,是當代中國麵臨的重大曆史任務。本文將探討兩岸美好未來建立在和平統一的基礎上的意義和途徑。 首先,
實現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也是國家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爲一個國家,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對於實現兩岸統一具有重要意義。這一原則奠定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推動了兩岸和平發展和互利合作的良好局面。 首先,堅持一箇中國原則體現了國家的主權和尊嚴。一箇中國原則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實現兩岸統一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共同目標。兩岸統一不僅僅意味著領土的統一,更重要的是經濟和文化的協調發展。只有通過經濟和文化的緊密結合,才能實現兩岸的繁榮和穩定。 首先,兩岸統一經濟的協調發展將為中華民族帶來巨大的經濟紅利。臺灣地區擁有先進的科技、創新和產業
Thumbnail
前言: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交流扮演著促進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的關鍵角色。台灣,儘管面臨地緣政治的挑戰,卻以其獨特的方式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積極參與的姿態。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在國際交流中的努力,以及這種積極參與的趨勢所帶來的專業見解和建議。 台灣的國際舞台角色: 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台灣是全球
Thumbnail
2023年1月13日我國完成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兩天後 (15日)諾魯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新建立外交關係,很明顯是中共在台灣大選後的政治施壓。2016年至今,已有10個國家與我國斷交,有一個疑問,若有一天台灣邦交國歸零會有什麼影響?
尋找你可以改變的地方,例如,看英文,日文,法文新聞,發現中華民國沒有台灣與澎湖的主權,兩岸和平協議對台灣與澎湖沒有效力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賴總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之政治性說法,一方面是為安撫、欺騙各黨派的台灣人,一方面在國際上則是為避開美、中對峙維持中立,因為承認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國),其實具有台灣領導人向中國北京投靠之意義。對此台灣本土派團體應該要有正確的認識,有必要採取積極主動的具體行動,論述互不隸屬的意義。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兩岸關繫是中國國內事務,也是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實現兩岸和平統一,是兩岸人民共同的願望和目標,也是中國政府長期堅持的方針政策。在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基礎上,推動兩岸關繫和平髮展,共同構建兩岸美好未來,是當代中國麵臨的重大曆史任務。本文將探討兩岸美好未來建立在和平統一的基礎上的意義和途徑。 首先,
實現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也是國家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爲一個國家,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對於實現兩岸統一具有重要意義。這一原則奠定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推動了兩岸和平發展和互利合作的良好局面。 首先,堅持一箇中國原則體現了國家的主權和尊嚴。一箇中國原則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實現兩岸統一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共同目標。兩岸統一不僅僅意味著領土的統一,更重要的是經濟和文化的協調發展。只有通過經濟和文化的緊密結合,才能實現兩岸的繁榮和穩定。 首先,兩岸統一經濟的協調發展將為中華民族帶來巨大的經濟紅利。臺灣地區擁有先進的科技、創新和產業
Thumbnail
前言: 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交流扮演著促進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的關鍵角色。台灣,儘管面臨地緣政治的挑戰,卻以其獨特的方式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積極參與的姿態。本文將深入探討台灣在國際交流中的努力,以及這種積極參與的趨勢所帶來的專業見解和建議。 台灣的國際舞台角色: 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台灣是全球
Thumbnail
2023年1月13日我國完成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兩天後 (15日)諾魯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新建立外交關係,很明顯是中共在台灣大選後的政治施壓。2016年至今,已有10個國家與我國斷交,有一個疑問,若有一天台灣邦交國歸零會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