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老不修跟老不休--日本老男人們性的苦與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日本網路新聞截圖

日本網路新聞截圖


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07e689c217674e1d0de48366c378a2f20c9a0b5a


這篇3月8日下午上線的日語新聞指出當前日本社會中存在的下列情況。

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日本逐漸有人宣揚高齡性生活有益健康與頭腦機能。

去年日本75歲以上的人口首度超過兩千萬,65歲以上的高齡化率已達到29%。

這篇新聞報導首先介紹了一家位於東京的,性工作者與顧客都是高齡者的風俗店,工作者22人全部都超過55歲,最高齡80多歲,此外據說顧客中也有不少是年輕男性。

這間店開店近10年,有工作者從開店當初就一直待到現在,有的人則是因病或死亡而離開。

一位62歲工作者說她最老的客人90歲,重聽又沒手機,要約時間都有點麻煩。

她過去長年是家庭主婦,現在她賺的錢也會拿來買洋裝化妝品裝扮自己。

然後記者再介紹了另一間風俗店,這裡則是限制顧客年齡要在60歲以上。

「有很多客人是重視聊天和約會的時間,有的人是一生當中一直持續工作到屆齡退休,生活沒有半點樂趣,來這邊跟女人打情罵俏他感覺很快樂。」

這段話是23歲在此兼差副業的上班族女孩告訴記者有客人是這麼對她說的。

她還說有位客人80多歲,他說沒食欲晚上也睡不著,但是還有性慾,生理上雖然不能勃起射精,但他來這裡就是想要有那種高潮的感覺。

這位老先生跟女孩說來找她就是他生命的意義所在。



本篇為筆者學習日語筆譯的新聞摘要選譯習作,想全面深入瞭解全文者請參閱網頁完整原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蔬中自有口木子的沙龍
5會員
75內容數
2024/10/01
目前時刻2024年民國103年十月一日19時過後,台灣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的海陸颱風警報如下: 而日本氣象廳的資訊是這樣: 日本雅虎搜尋網站的資訊應該是來自日本氣象廳,但時程圖標明比較清楚:
Thumbnail
2024/10/01
目前時刻2024年民國103年十月一日19時過後,台灣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的海陸颱風警報如下: 而日本氣象廳的資訊是這樣: 日本雅虎搜尋網站的資訊應該是來自日本氣象廳,但時程圖標明比較清楚:
Thumbnail
2024/08/26
不是風雅是風俗 女風就是男人為女人提供性服務的「女性用風俗」。 據說在日本女風的需求年年昇高。 女風開始受到注目是在新冠疫情中的2020年後半段。
Thumbnail
2024/08/26
不是風雅是風俗 女風就是男人為女人提供性服務的「女性用風俗」。 據說在日本女風的需求年年昇高。 女風開始受到注目是在新冠疫情中的2020年後半段。
Thumbnail
2024/08/23
得四次新冠會有無敵抗體嗎? 日本今年夏天新冠第11波流行的是變異株KP.3,雖然重症率低但免疫逃脫力強傳染速度快。 醫師說新冠病毒免疫力有效期間大約6個月。 這條新聞報導媒體編輯部的20多歲記者四次感染新冠。 他第一次感染是在2021年夏天,發燒38度伴隨劇烈頭痛。
Thumbnail
2024/08/23
得四次新冠會有無敵抗體嗎? 日本今年夏天新冠第11波流行的是變異株KP.3,雖然重症率低但免疫逃脫力強傳染速度快。 醫師說新冠病毒免疫力有效期間大約6個月。 這條新聞報導媒體編輯部的20多歲記者四次感染新冠。 他第一次感染是在2021年夏天,發燒38度伴隨劇烈頭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看的這本《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作者懷著一個很想要大叫的心情,面對四個失智症老人,四個老人截然不同的個性,有的時候讓她無奈到不知如何是好的處境,也讓人驚訝日本的高齡化社會即將面臨的是壓垮中生代(經濟上和心理上)以及龐大的醫療負擔。
Thumbnail
最近看的這本《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作者懷著一個很想要大叫的心情,面對四個失智症老人,四個老人截然不同的個性,有的時候讓她無奈到不知如何是好的處境,也讓人驚訝日本的高齡化社會即將面臨的是壓垮中生代(經濟上和心理上)以及龐大的醫療負擔。
Thumbnail
孔子的時代,能活到四、五十歲,大概都是經歷豐富、看盡世事的"年長者";或者,該說是為數不多的長壽者,所以當他提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時,好像很有道理;但放到現代,高齡化社會儼然成形,七八十歲仍健在的人們比比皆是,資訊爆炸、訊息傳遞快速,競爭劇烈、生活緊湊,活到四十歲,頂多是社會的"
Thumbnail
孔子的時代,能活到四、五十歲,大概都是經歷豐富、看盡世事的"年長者";或者,該說是為數不多的長壽者,所以當他提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時,好像很有道理;但放到現代,高齡化社會儼然成形,七八十歲仍健在的人們比比皆是,資訊爆炸、訊息傳遞快速,競爭劇烈、生活緊湊,活到四十歲,頂多是社會的"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日本是全世界最老的國家,雖然做事嚴格龜毛的日本人,早在八0年代初期就開始積極為現今這超老齡化社會做準備,但是遇到九0年代泡沫經濟瓦解後,因為經濟成長的停滯,使得原先做好的萬全準備也出現捉襟見肘的窘境,這可以從日本社會創造出來的新名詞可以了解。   
Thumbnail
 日本是全世界最老的國家,雖然做事嚴格龜毛的日本人,早在八0年代初期就開始積極為現今這超老齡化社會做準備,但是遇到九0年代泡沫經濟瓦解後,因為經濟成長的停滯,使得原先做好的萬全準備也出現捉襟見肘的窘境,這可以從日本社會創造出來的新名詞可以了解。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Thumbnail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都在盛讚某某明星很「凍齡」的時候,似乎只會讓我們先意識到保持外表年輕的重要性,卻忽略了身體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日益衰老,在我們亟欲探詢讓我們能保持年輕外貌的同時,更需要為了老後的生活品質而預做準備。 我們時常聽到許多長輩以自己已經年老當作理由來拒絕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持續
Thumbnail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都在盛讚某某明星很「凍齡」的時候,似乎只會讓我們先意識到保持外表年輕的重要性,卻忽略了身體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日益衰老,在我們亟欲探詢讓我們能保持年輕外貌的同時,更需要為了老後的生活品質而預做準備。 我們時常聽到許多長輩以自己已經年老當作理由來拒絕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持續
Thumbnail
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日本社會逐漸有人宣揚高齡性生活有益健康和頭腦機能。 去年日本75歲以上的人口首度超過兩千萬,65歲以上的高齡化率達29%。
Thumbnail
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日本社會逐漸有人宣揚高齡性生活有益健康和頭腦機能。 去年日本75歲以上的人口首度超過兩千萬,65歲以上的高齡化率達29%。
Thumbnail
95 歲以上老人家,能夠聊的話題是什麼?別再談醫療照護資源、養生健康議題了!許多百歲長者比三十歲的人活得更充實、更快樂…
Thumbnail
95 歲以上老人家,能夠聊的話題是什麼?別再談醫療照護資源、養生健康議題了!許多百歲長者比三十歲的人活得更充實、更快樂…
Thumbnail
當想到老年人,浮現在你腦海的五個詞語會是什麼呢? 是疾病、健忘、動作遲緩,抑或是成熟、智慧、自在? 曾經看過一個新聞是駕訓班表示40歲以上的報名者要多收一千元,理由是年紀大需要多花一些時間學習,令民眾抗議業者「年齡歧視」。 如果你認為業者的說法不無道理,那很有可能就落入了年齡認
Thumbnail
當想到老年人,浮現在你腦海的五個詞語會是什麼呢? 是疾病、健忘、動作遲緩,抑或是成熟、智慧、自在? 曾經看過一個新聞是駕訓班表示40歲以上的報名者要多收一千元,理由是年紀大需要多花一些時間學習,令民眾抗議業者「年齡歧視」。 如果你認為業者的說法不無道理,那很有可能就落入了年齡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