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築是什麼?關於建築本質的快思慢想》談如何理解建築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本書提出101個關於建築的問題,與精簡扼要的答案,但精簡的答案只能回答精簡的問題,如同懶人包片段的回答,看似將重點論述了一番,實則宛如船過水無痕。完全印證了老苑所說的「學建築的人,就是沒有膽量學哲學的工程師。」這兩位瑞典的建築師,也不過是站在哲學的大門前,手指著哲學然後不敢踏入哲學之門。當然,本書並非毫無價值,在快思的部分,的確提出了幾點有趣的問題,而好的問題通常包含了答案的可能;慢想的部份則是不負責任的期望讀者能提出自己的答案,藉此思考那些看似沒有問題,實則並未意識到的問題。以下我將試著回應本書我較感興趣的問題以及提出作者未意識到的問題。


建築物真的有記憶嗎?「建築物傳達經驗,可以超越個人記憶,有特色的建築和建築物的保存,可以強化經驗的累積。」建築並不真的能夠記憶什麼,但是建築作為一種符號,的確象徵了什麼。而象徵便有了傳達跨時空對話的可能,如同歷史,讓我們得以拓展理解的基礎,甚而與跨時空建築「經典」對話,當我們與一場域(空間、環境、生活、記憶等)產生對話、相互理解,我們便有將場域的記憶與自我的記憶融合,進而理解建築經典的可能。所以,學習建築史的目的是什麼?除了辨別各時代建築的典範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於歷史有一反思,反思建築如何成為歷史?成為歷史建築的條件是什麼?什麼是建築得以跨時空保存的原因(power)?建築並非不朽,不朽也並非建築的目的,建築既然有起源,便有其目的或終點,不朽不是物質,而是建築的精神,其精神藉由人們不斷詮釋而有不朽的可能。


建築是必要的嗎?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是問「建築師是有必要的嗎?」建築設計如何保證好的生活品質?懂建築設計並不一定擁有好的生活品質(例如建築師),但擁有好的生活品質必然懂得設計思考。若連吳季剛都能設計建築了,試問建築師的專業何在?當今有多少建築師是以創造讓人渴望的生活、舒適自在的生活為目的?又有多少建築師是在毫無品質的生活中度日?若建築人無法實踐理想生活,那麼何來創造理想生活之可能?


建築會進步嗎?現代建築中最棒的是什麼? 「能夠製造富有彈性及適應力的智慧永續建築,是我們這個時代在建築上最大的進步。」建築是否會進步有賴於歷史是否會進步此一根本問題,若歷史不會進步,那麼便沒有建築進步的可能,重點在於我們如何理解歷史。我相信建築不管是如同黑格爾的絕對精神般不斷邁向絕對自由,抑或如同馬克思認為物質生產規律決定歷史進程,人類社會最終將走向共產主義社會等。在現代建築一方面講求居住正義、一方面卻持續產生房奴的價值中,對於尚未處於歷史的我們,建築人並未提出一套關於建築的歷史觀,此歷史觀不僅是建築的,更是一套有系統的世界觀甚或人生觀。


世上最受推崇的建築是什麼?「過去或至今,徹底改變建築這個概念,只有水晶宮。」若改變建築的概念便是受推崇的,那麼越奇怪的建築便應該越被推崇。建築的概念是不斷變動的,我們所理解的建築,只可能是當代對於建築的一種詮釋(價值)。但是對於理解什麼是好的建築、美的建築,在歷史的淘洗之下並沒有多大的改變,若建築教育中未有讓學生接觸、理解建築經典之所以經典的本質,那麼便如同科學家只懂最新的科學,卻不懂科學史般的僅對於當代建築價值有一典範性的理解,而不理解此典範與不同典範間的差異、此典範所不能解釋的部分為何等問題,最終便如同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所說的,未能接受新典範的建築師,只有被時代淘汰的可能。


何謂參數式設計?「就是數據決定形式。」什麼是數據,數據就是統計,而什麼是可被統計的,就是可被化約成數字的東西。但是那些看似可被化約的東西是否真的等於人們的使用心理與行為呢?其與過去「機能(使用)決定形式」有何不同呢?而參數式設計要如何避免統計的謬誤呢?統計是一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但是社會問題如何單用建築解決呢?統計的準確與否,很大決定於樣本的數量與每個樣本的差異性(社會階級、教育程度、性別等),而如何決定、判定其數據的意義與有效性,最終仍取決於人。這又將回到建築人對於建築此一理解的基礎來選擇可能的數據。關鍵在設計者必須先回答參數式設計是否有較有更好的選擇與創造更好生活品質的可能?


建築能為我們做什麼?「建築讓人類社會的慰藉得以分享出去。」建築不管是作為藝術(象徵)或單純唯一空間(物)看待,建築的意義與本質在於,它表達了僅有建築能夠表達與僅有透過建築才能讓人獲得理解的東西(真理)。而這樣的理解能為我們做什麼?如同本書通篇所提出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意識,到底對於我們(建築師)有什麼幫助?答案或許不在理解之中,而在參與式的對話之中,正如同我正在實踐如何將哲學活用於生活之中,如何實踐「建築哲學」。建築的本質是否如同沙特所說的:「存在先於本質(existence precedes essence)*」的那種無目的性的本質?抑或是如康德所說的,人是作為目的而非工具、手段的合目的性的本質。若說本質是此存有物之所以存在的東西,那麼我們之所以得以區辨此存有物,必然是從此存有物的相同與差異而得以理解,或許本質不在於普遍性與必然性,而是在差異性與辯證性之中,而建築作為一種行動,或可在行動之中獲得一體驗論式的答案。


*沙特認為人生下來只是虛無,沒有任何本質和規定,本質和規定全都是後天自由創造出來的。

延伸閱讀:

〈建築的本質哲學〉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204865505942202/

〈建築的永恆─從路易斯‧康談建築的精神〉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204781500482118/

〈體驗論釋疑〉

https://drive.google.com/....../0B....../view

2017/10/29

    avatar-img
    48會員
    576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都市有可能被設計嗎?猶記得我當初選擇市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便是懷抱著能夠「拯救」「改變」都市的理想而進去的,但事實上,公務員或說基層公務員要有參與到設計的案子幾乎不可能。我曾好奇的問了科內的同仁們,「是誰或者如何決定了都市的這一區要這麼發展?例如:決定此區規劃為藝文特區,然後將桃園展演中
    本書出版於1992年,彙集了建築哲學的相關文章,分為本論、地方、建築與環境,一共四篇。並附錄1990年於東海大學舉辦的「第一屆建築現象學研討會」摘記,只可惜僅辦了一屆。從1990年至今(2017)已過了27年,當年所談論的理論於今有什麼值得省思與改進的地方呢?而建築現象學轉向後如何做為一更為
    現在談論的永續建築,真的永續嗎?永續建築的「永續」也只是一種「價值」的概念,而非建築「永」恆存「續」的永續。根據成大建築系江哲銘教授於(2003)〈未來百年的台灣永續建築發展趨勢〉建築師雜誌一文中提及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s)的含意為:「一個永續需思考的操作事項是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看完展覽的第一個感想,套句金鐘評審藍祖蔚的評語:「品質低落、創意不足、娛樂不夠、知識沒有。」一個標舉定義「家」的展覽,卻只如隔靴搔癢般的完全搔不到癢處,試問參與展覽的建築師和策展人,你們真的重新定義了「家」嗎? 展覽的出發點是想像10年之後2025年的我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首先,過著什
    「經由所創造的整體關係,決定了我們精神上及心靈上各式各樣的活動;使我們得以感受到美的存在。」 閱讀中深刻地感受到柯布(Le Corbusier)是一位信仰建築極為虔誠的建築師;相信建築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創造。認為營造所講求的是穩固;建築則追求令人感動的效果。其目標在於創造愉悅或安詳的心情
    都市有可能被設計嗎?猶記得我當初選擇市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便是懷抱著能夠「拯救」「改變」都市的理想而進去的,但事實上,公務員或說基層公務員要有參與到設計的案子幾乎不可能。我曾好奇的問了科內的同仁們,「是誰或者如何決定了都市的這一區要這麼發展?例如:決定此區規劃為藝文特區,然後將桃園展演中
    本書出版於1992年,彙集了建築哲學的相關文章,分為本論、地方、建築與環境,一共四篇。並附錄1990年於東海大學舉辦的「第一屆建築現象學研討會」摘記,只可惜僅辦了一屆。從1990年至今(2017)已過了27年,當年所談論的理論於今有什麼值得省思與改進的地方呢?而建築現象學轉向後如何做為一更為
    現在談論的永續建築,真的永續嗎?永續建築的「永續」也只是一種「價值」的概念,而非建築「永」恆存「續」的永續。根據成大建築系江哲銘教授於(2003)〈未來百年的台灣永續建築發展趨勢〉建築師雜誌一文中提及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s)的含意為:「一個永續需思考的操作事項是
    前言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科學革命的結構》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
    看完展覽的第一個感想,套句金鐘評審藍祖蔚的評語:「品質低落、創意不足、娛樂不夠、知識沒有。」一個標舉定義「家」的展覽,卻只如隔靴搔癢般的完全搔不到癢處,試問參與展覽的建築師和策展人,你們真的重新定義了「家」嗎? 展覽的出發點是想像10年之後2025年的我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首先,過著什
    「經由所創造的整體關係,決定了我們精神上及心靈上各式各樣的活動;使我們得以感受到美的存在。」 閱讀中深刻地感受到柯布(Le Corbusier)是一位信仰建築極為虔誠的建築師;相信建築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創造。認為營造所講求的是穩固;建築則追求令人感動的效果。其目標在於創造愉悅或安詳的心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當你覺得任何地方不對勁?......儘管發問吧......
    Thumbnail
    建築師考試的學習與考試中,立面圖、剖面圖、平面圖及透視圖對於考生而言,是展現其設計能力和理解深度的關鍵工具。這些圖形不僅幫助考生展示具體的設計想法,也是溝通設計意圖與實現建築概念的基礎。
    Thumbnail
    這本書如果是剛看完《Clean Architecture》這本書,想要直接看答案怎麼實作,是可以當作一個起始點,但我會比較建議,自己循著書中前幾個章節提到的 principles,思考看看怎麼設計出一個符合大多數 principles 的方案,這會比較有趣。
    Thumbnail
    為了什麼緣故,讓人們對建築設計及工程施工彼此之間存在著沒有來由的矛盾?        
    Thumbnail
    設計與工程的執行受到許多外因介入影響,如財務、勢力、認知、地位、亦或是另一種無知而再也不能像過去般單純!
    Thumbnail
    建築是什麼? 朝天際線發展之結構物體...... 由水平綿延伸的結構物體......
    Thumbnail
    「如果不能有邏輯地以清楚的文章組織說明一個觀念,包括設計觀念,即代表著不能清楚地構思自己的設計作品;也因為國外的建築碩士同樣如此要求」。5年前如此回答,至今也仍如此相信著。
    Thumbnail
    工程施作與驗收的憑據?絕非說說而已! 就算只是購買一頂帳篷。也要有組裝說明書! 所以
    Thumbnail
    閱讀傳記很適合用來為迷茫的人生尋找方向,建築系的學習過程充滿探索(很多課題)與對話(很多討論和評圖),畢業許多年後我才漸漸體會,空間設計——不論是建築、都市還是環境都是一種哲學式的辯證,而不是科學式的解答,你只能從不斷拆解問題和嘗試回答的過程中,找到自己和別人都最能接受的答案。
    Thumbnail
    適應的主體與客體到底是誰,是建築適應環境?人適應建築所賦予的生活型態?或者,建築、環境、人、建築師與工法四者彼此適應,共構出空間。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當你覺得任何地方不對勁?......儘管發問吧......
    Thumbnail
    建築師考試的學習與考試中,立面圖、剖面圖、平面圖及透視圖對於考生而言,是展現其設計能力和理解深度的關鍵工具。這些圖形不僅幫助考生展示具體的設計想法,也是溝通設計意圖與實現建築概念的基礎。
    Thumbnail
    這本書如果是剛看完《Clean Architecture》這本書,想要直接看答案怎麼實作,是可以當作一個起始點,但我會比較建議,自己循著書中前幾個章節提到的 principles,思考看看怎麼設計出一個符合大多數 principles 的方案,這會比較有趣。
    Thumbnail
    為了什麼緣故,讓人們對建築設計及工程施工彼此之間存在著沒有來由的矛盾?        
    Thumbnail
    設計與工程的執行受到許多外因介入影響,如財務、勢力、認知、地位、亦或是另一種無知而再也不能像過去般單純!
    Thumbnail
    建築是什麼? 朝天際線發展之結構物體...... 由水平綿延伸的結構物體......
    Thumbnail
    「如果不能有邏輯地以清楚的文章組織說明一個觀念,包括設計觀念,即代表著不能清楚地構思自己的設計作品;也因為國外的建築碩士同樣如此要求」。5年前如此回答,至今也仍如此相信著。
    Thumbnail
    工程施作與驗收的憑據?絕非說說而已! 就算只是購買一頂帳篷。也要有組裝說明書! 所以
    Thumbnail
    閱讀傳記很適合用來為迷茫的人生尋找方向,建築系的學習過程充滿探索(很多課題)與對話(很多討論和評圖),畢業許多年後我才漸漸體會,空間設計——不論是建築、都市還是環境都是一種哲學式的辯證,而不是科學式的解答,你只能從不斷拆解問題和嘗試回答的過程中,找到自己和別人都最能接受的答案。
    Thumbnail
    適應的主體與客體到底是誰,是建築適應環境?人適應建築所賦予的生活型態?或者,建築、環境、人、建築師與工法四者彼此適應,共構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