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5|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實人日誌_2024.03.15_日常,不日常 _楊欣恩

    今天的實人充滿日常,一樣的查資料、討論校外教學,一樣的任命班級幹部,但是,又不太日常。


    【孩子,想像一下那畫面】

    小品師分享日本小學生來信,全班感動聆聽


    專題研究時間,Lulu老師走進教室請大家為5月前往日本交流作準備,孩子們埋頭在網路資料間細細閱讀。小品老師站到台前,問著全班:「你剛剛查的資料都跟什麼有關?」孩子異口同聲:「玩!」小品師接著問:「你查到的景點、博物館、美術館,我們都……」孩子們依然異口同聲:「不會去!」即便孩子們對這趟出國的規劃細節未有頭緒,卻明白學校帶我們出去並非郊遊,而是另有意義。眼前這群10-12歲的孩子在實人兩個學季的浸染下,已經知道校外旅行絕對不是「玩」,問題一下,每個人都靜下心等著小品老師引導大家思考此行日本行的意義。我相信這種集體認知的建構,非一朝一夕,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對話中建立出來的,而我目前大概只看了冰山一角。


    小品老師向大家宣布,這一學季的專題研究會聚焦在日本交流的準備上。整堂專題研究課不斷用一句話問孩子:「想像一下畫面,你現在面對 (市政府/當地國小/當地高中) 的日本人,對方不會說中文,你要怎麼交流? 你會準備什麼?」突然之間,全班哀鴻遍野。對台灣特色認識不足的意識、對使用日文的強烈需求衝擊著孩子們的心,這是讓孩子們意識到「我該做什麼」,並進一步思考「我該怎麼做」。


    除了對實際行動的思考,小品師也將大家的思緒引導到「我們為什麼去福島」,透過交流,不只是要藉此認識台灣、介紹台灣,也不只是去看看福島、認識福島,同時也能讓即將交流的福島居民有機會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此外,大家的日文老師─山口老師在311事件時正好是受災戶之一,非福島本地人的他,當時受到福島居民許多溫暖的關注與幫忙,因此帶大家去福島感受當地的人文關懷,也是山口老師想帶孩子去福島的原因之一。聽到這裡,出國交流的意義也開始在孩子們心中發酵,課堂最後每個人振筆寫下想要跟日本人分享的台灣文化與實人特色時,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已經對日本行有了一番意義非凡的想像。


    【幹部選舉,該花多少時間?】

    大家閉起眼睛,聽Tony老師說著誰盡責盡力為團體付出,大家如何一起更好


    在自主時間,宣布班級秘書結果之前,阿亮老師進班向大家精神喊話。

    一開始,阿亮老師先讓全班思考:「你能不能接受一種可能,雖然是最高票,卻不是擔任那個職務的人?」孩子們紛紛提出各種考量因素,心中對職務勢在必得的期待逐漸淡化,迎來的是面對結果開闊的心胸。


    「不管有當選沒有當選,不影響你站出來的勇氣(上週投票前的自我推薦),勇氣是一件最了不起的事情。」、「不管結果怎麼樣,都是我們大家共同做出來的決定,你們同意嗎?」、「不管你是哪一個幹部,我們都需要你,請你全力以赴把它做好。」在阿亮老師一連串喊話後,全班一起面對自己新學季的秘書任務。

    名單依序公布,孩子總是歡聲雷動恭喜當選者,驚喜、興奮、期待、出人意表、得償所願,在各種情緒交織下大家笑著鬧著。隨即,Tony老師請所有人靜心閉眼,先是細數上學季盡責的人如何默默為團體付出、甚至做了超出職責的事情只求團體更好,也請大家反思如何自律以減少秘書的負擔、一起進步一起共好。在靜靜思索後,大家提筆寫下在新職位上對自己以及整個團體生活的期許,準備好自己的心、承接新的職務。下一步,依據不同的職務類型,跟職責相近的秘書(例如專題、日文、自學秘書一組) 相互討論接下來打算怎麼做、可能遇到什麼挑戰、又將如何應對。最後,請孩子們一一向大家說明,希望大家接下來怎麼配合秘書工作,一起合作。

    記憶中,「班級幹部選舉」大概是幾分鐘全班投票就解決的環節。在實人,卻是整整花了2週─共3個小時─在生活導師的步步引導中完成。讓每個孩子從過去的經驗裡反思成長,思考個人與團體間的角色定位與責任,並透過自律與互相提醒讓彼此更好。有職責在身,並不孤單,我們相互扶持,一起往前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En Y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