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7|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從中立到北約.中立國逐漸消失

中立國是指國家之間即使爆發武裝衝突,也不會偏袒任何一方的國家。
根據國際法,永久中立國不僅不會根據條約引發戰爭,而且在他國之間的戰爭中也需保持中立,而交戰國不得進入中立國領土,以保障其完整中立性。 代表性的有瑞士、奧地利、等。


歐洲中立國的轉變

瑞士作爲永久中立國的象徵,爲了防止周邊強國的侵略與內戰,自1815年始終維持著中立政策。同時,這也是爲了防止從15世紀中葉開始擁有自治權的各州發生領土爭奪內戰的政策性考慮。因爲在地緣位置上,瑞士被法國、意大利、德國、奧地利等4個國家包圍的地緣政治因素。
自1499年在施瓦本戰爭取得勝利,獲得獨立自主的地位。1648年歐洲各國簽定《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承認瑞士為一獨立國家並確認其為中立國。其後經歷瑞士農民戰爭,天主教及新教各邦衝突。最終,在拿破崙戰爭後1815年舉行的維也納會議上被確立為永久中立國。

戰爭初期奧地利被德國納粹佔領,1945年德國戰敗投降後,由蘇美英法四國對奧地利實施的分區軍事佔領,進入盟軍統治時期。直到1955年在維也納的貝維蒂宮簽署《奧地利國家條約》,使奧地利宣佈成為永久中立國。關於該條約第4款締約方面的限制:奧地利永遠不能像以前那樣同德國締結任何形式的政治和經濟同盟。

奧地利宣佈成爲中立國後,佔領奧地利的四國軍隊陸續撤離,曾佔領奧地利的四個二戰戰勝國保證,奧地利的領土和主權不被侵犯和損害,同時得到了世界55個國家的承認。

然而,再次回顧歷史,維持中立國的地位並非易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挪威與荷蘭都在戰爭中保持中立,只是中立地位並沒有為荷蘭帶來太多的好處,因周遭國家皆處於戰爭狀態,也使得荷蘭也需承受戰爭帶來的問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堅持中立路線的挪威、荷蘭,在受到德國納粹的武力侵略,於1940年失去了中立地位。另外,比利時和盧森堡在經歷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也放棄永久中立國位置,加入北約。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維持200多年中立國地位的瑞典,於2022年與芬蘭一同放棄中立國地位,兩國一起申請加入北約。芬蘭在2013年4月成爲第31個北約成員國,瑞典於本月成爲北約第32個成員國。就這樣,歐洲中立國正在逐漸消失。


2024年3月7日,瑞典正式成為北約第32個成員國


瑞典在時隔200年後徹底廢除中立政策,確定加入北約後,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地區完全被孤立。因爲,繼圍繞波羅的海的德國、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之後,芬蘭和瑞典也加入了北約,波羅的海也隨之成爲了北約的湖泊。至此,北約自1949年成立以來擁有最多成員國,實現了外延擴張,這也不得不與俄羅斯進行正面地交鋒。


台灣芬蘭化

想起過去讀過許多關於台灣芬蘭化的研究資料,某段時間的台灣也曾被嘗試被芬蘭化。
馬英九在2008年就任總統後的兩岸和解政策,使得台灣愈走向「芬蘭化」,具體事例包括莫拉克颱風後,雖讓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赴台為災民祈福,卻拒絕維族領袖熱比婭入境,馬英九本人在"六四"時亦不再批評北京,僅輕描淡寫地以歷史傷痛帶過,皆被指為是「芬蘭化」的表現。
我想,現在可以知道,面對巨大威脅時,國家的安全都不是來自對方的善意,而是自身的努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雙人徐的自言自語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