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想知道什麼是女性主義?|女性主義探險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以及我接下來的文章都不打算詳談與介紹什麼是「女性主義」(feminism),對,我才不會自曝其短,花時間跟你們各位詳細介紹那繁複龐雜、盤根錯節的婦運史!而且,本系列專欄的目的就是想要推廣一個概念:「人人都可以是女性主義探險家!冒險者!勇敢的航海王!」

各位讀者到這邊可能會好奇我的來歷,認為我在胡言亂語,又或者猜測我是位苦讀鑽研女性史的研究者或婦運者,想要博取眼球所做的譁眾取寵之舉。其實從我真正拿起書本研讀女性主義的資料年歲很短,從進到研究所才開始,短短兩年。期間當然耗費了心力時間閱讀了大量的文獻與論文。(雖然現在還沒畢業,論文主題也跟女性/性別無關就是了^^)

然而,像我這樣一個平凡的女子,憑什麼撰寫文章大聲疾呼這樣聳動的標題,當然不是因為我認為自己有能力、夠資格能夠代替專業的書籍與教授「教導」各位什麼。我想談的是在這短短的兩年,以及過去二十六年的人生中,身為一名女性,我所面對的、思考的那些茫然無助、納悶、憤怒、無奈的日常生活。

raw-image

(我本來想要放一張關於冒險、探險相關的圖,奈何所有免授權圖庫裡,冒險者幾乎都是男性的形象,不然就是小到無法辨認性別,所以選了一張沒有人的圖片。)

回到正題,這系列雖然想要討論的內容核心顯然是「女性主義」(feminism)。然而,我不認同也不贊同我們在日常的情境中使用這個字眼。因為「主義」(-ism)這樣的字詞實在離我們太遙遠,也更像是已經結束、完成的事實。想想看平常生活中會遇見「主義」的時刻:浪漫主義、達達主義、白人至上主義。那些都是停留在教科書、歷史課本裡面冰冷又僵硬,更像是描述一個已完成的狀態。

但是,讓我們回顧一下身處環境社會的狀態,不論是身處亞洲還是其他地區,我們真的認為「女性主義」已經完成了嗎?是已經可以高高束起放進書櫃,編列一本本《女性主義流派大全》、《女性主義簡史》模樣的精裝書,然後讓他們待在角落默默生灰塵嗎?

顯然不是對吧!

那麼現在的問題又回到了最初,我們應該如何稱呼那些人、群體、族類甚至是我?

我們可以自稱是「女性主義者」嗎?


請容我在此率先跳出來反對這個稱呼。各位仔細回想,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情境下,有什麼情況能讓你自在又坦然的說出「我是女性主義者」這樣一句話?腦中是不是想起各種不適且尷尬的場景?而且大部分都是男性的面孔正咄咄逼人的問你「該不會是那個吧?」「女權!」後續連綴著一大堆令人不適的拷問。

我們甚至會在心中質問自己「我夠格說自己是女性主義者嗎?」「好像沒有很全面的了解」「我只是想要平等的權利跟待遇,我應該不算吧?」種種質疑的聲音冒出來。就算真正勇敢的說出來自己是女性主義者的那些人,往往還會被質疑不夠精熟女性主義脈絡。

因此,我想要在本篇提倡一種新的稱呼,也就是用「女性主義實踐者」來代替「女性主義者」這樣的說法。(當然,底線的部分可以替換成冒險家、旅行家、航海王等等都可以)

我提倡這樣的稱呼有兩種理由:

一、「避免輕易替他人越位代言」:首先是女性主義已經形成許多不同的流派,每一個流派都有各自關注的領域與對象。再者是我們不能忘記女性人口大約佔世界人口數的一半(這個數字不太精確,我沒仔細查證其他人為篩選性別這樣的可能性),這樣的作法能避免一次代言所有流派與群體的風險。

試想過去求學的經驗就可以了解,連國小在班級推選幹部都需要投票表決,才能決定代表是否有能力「代表」班級。我們真的能夠在不取得他人同意的狀況下,輕易的說出「我們女生都⋯⋯」這樣的言論嗎?至少我做不到。

二、「將被動性化為能動性」,當我們避免掉幫世界上二分之一的人口所有的思想代言的時候,是時候找回我們的主動權了。既然無法代言他人,那麼把視角放回自己,讓我們來好好想想,身為一位女性,在生活中最想要改變性別困境的地方是什麼?


那些不公平的、窠臼的、迂腐看不過去的日常生活,我們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沒有文字、圖像跟紀錄願意好好描述關於女性冒險家、探險者,但是我們可以成為那樣的人。我想,「女性主義實踐家」的稱號,有一天肯定能更輕鬆的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成為熟悉的風景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女性,我們的時間管理應該考慮到生理週期對心理和工作狀態的影響。本文分享了設定年度目標、視覺化 365 天、時間區塊管理及生理週期搭配時間管理的方法。釐清自己的選擇和絕對必要活動是時間管理的重要步驟。
本文就女性的典範、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追溯,探討了DEI與婦女意識的三個連結點、DEI相關的五大挑戰和人資工作者在DEI中的重要角色。引用了管理學家約翰·科特和聯合國前祕書長潘基文的話,強調性別平等不僅是基本人權,也是和平、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並呼籲男性積極參與推動性別平等。
身為女性,我們的時間管理應該考慮到生理週期對心理和工作狀態的影響。本文分享了設定年度目標、視覺化 365 天、時間區塊管理及生理週期搭配時間管理的方法。釐清自己的選擇和絕對必要活動是時間管理的重要步驟。
本文就女性的典範、三八婦女節的歷史追溯,探討了DEI與婦女意識的三個連結點、DEI相關的五大挑戰和人資工作者在DEI中的重要角色。引用了管理學家約翰·科特和聯合國前祕書長潘基文的話,強調性別平等不僅是基本人權,也是和平、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並呼籲男性積極參與推動性別平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我們以前一直覺得其實不需要特別拿出來討論的議題:女性議題。 因為對我們來說性別不是一個什麼問題,也不應該是一個問題,就像丟東西不應該是一個主要的問題,整理自己才是更核心的切入點。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有所謂比較陽剛的女性,也有所謂比較陰柔的男性,性格的差異應該比性別的差異更
Thumbnail
若早接觸女性主義,或許不會在婚後感到憋屈與困惑。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婦女對於婚後生活的經歷,以及她對於女性地位和價值觀的思考與覺醒。
Thumbnail
此文想法源於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想說,一起來分享! 兩位不同年齡的女子想法語錄~曾經的她也是一名自由的女子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性解放和女性主義的內心糾結。「性解放」應該被看作是一個個體化的選擇和可能的道路,而不是一個唯一的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現代女性的內心糾結,探索女性主義、性解放、約砲以及性解放的培力經驗。香水百合提出了思考方向與執行之間的矛盾,希望女性能夠有自己的態度,並且分享了關於愛與性之間的感情故事。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想研究女性主義很久了。有人向我推薦了由女書出版的《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讓我可以好好地了解一下女性主義。 此書由顧燕翎主編,另有其他九位作者分別整理各家流派資料並撰稿。各人思考脈絡不同,也提供了讀者不同的思考路徑。 為何會對女性主義產生興趣? 先來說說自己為何會開始對女性主義感興趣。雖
Thumbnail
倘若提到「女性主義」四個字,大家會在腦海中浮現什麼印象與想法呢? 日本的女性主義代表人物上野千鶴子教授說許多人誤解女性主義者是「厭男」或「想變成男人的女人」,其實女性主義者並非想要成為強權者,只是單純想要追求並主張自己的權利,但卻很難被既得利益者的男性所理解,甚至認為女性威脅到他們的地位而
Thumbnail
我的文章一直以來都有一群忠實的女性讀者,或許這也和我自己是女性有關。在這互動中,我發現她們對於年齡感到焦慮,不論是來自內心的期待,亦可能是周遭社會的各種期許。 我們生活在一個對女性有著許多「應該」的社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我們以前一直覺得其實不需要特別拿出來討論的議題:女性議題。 因為對我們來說性別不是一個什麼問題,也不應該是一個問題,就像丟東西不應該是一個主要的問題,整理自己才是更核心的切入點。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因為有所謂比較陽剛的女性,也有所謂比較陰柔的男性,性格的差異應該比性別的差異更
Thumbnail
若早接觸女性主義,或許不會在婚後感到憋屈與困惑。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婦女對於婚後生活的經歷,以及她對於女性地位和價值觀的思考與覺醒。
Thumbnail
此文想法源於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想說,一起來分享! 兩位不同年齡的女子想法語錄~曾經的她也是一名自由的女子
Thumbnail
#你認為「女性主義」是什麼? 身為一個女性,我從小到大一直很疑惑,為什麼有些事情只有男生可以做?像是:祭祖、傳宗接代。為什麼有些事情女生不能做?像是:月經來時不能拜拜。在成長的過程中,即使遭受因男女差異造成的雙重標準對待,但我未曾因自己是一個女性而感到低人一等,然而並非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Thumbnail
性解放和女性主義的內心糾結。「性解放」應該被看作是一個個體化的選擇和可能的道路,而不是一個唯一的正確答案。本文探討了現代女性的內心糾結,探索女性主義、性解放、約砲以及性解放的培力經驗。香水百合提出了思考方向與執行之間的矛盾,希望女性能夠有自己的態度,並且分享了關於愛與性之間的感情故事。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本文想和各位聊聊個人在進入研究所後,對於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Thumbnail
想研究女性主義很久了。有人向我推薦了由女書出版的《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讓我可以好好地了解一下女性主義。 此書由顧燕翎主編,另有其他九位作者分別整理各家流派資料並撰稿。各人思考脈絡不同,也提供了讀者不同的思考路徑。 為何會對女性主義產生興趣? 先來說說自己為何會開始對女性主義感興趣。雖
Thumbnail
倘若提到「女性主義」四個字,大家會在腦海中浮現什麼印象與想法呢? 日本的女性主義代表人物上野千鶴子教授說許多人誤解女性主義者是「厭男」或「想變成男人的女人」,其實女性主義者並非想要成為強權者,只是單純想要追求並主張自己的權利,但卻很難被既得利益者的男性所理解,甚至認為女性威脅到他們的地位而
Thumbnail
我的文章一直以來都有一群忠實的女性讀者,或許這也和我自己是女性有關。在這互動中,我發現她們對於年齡感到焦慮,不論是來自內心的期待,亦可能是周遭社會的各種期許。 我們生活在一個對女性有著許多「應該」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