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台灣小編報告:待遇、技能、產業差異大調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社群行銷人發文常以「小編」自稱,久而久之別人也開始這樣稱他們。

本文於 2023/12/29~2024/2/1 透過 Google 問卷限制不能重複填寫,並發佈到 Facebook 行銷社團、LINE 行銷社群、PicSee 網站...等,去除無效問卷共計 170 份台灣小編的有效問卷

raw-image

希望能透過本文分析,讓大家了解:

  • 小編的年資與待遇
  • 各行業小編工作的差異( e.g. 發文頻率、經營社群平台...)
  • 小編常需要具備的技能
  • 小編不喜歡做什麼工作

就業市場對「資深小編」不友善?

本調查包括待遇區間(非必填)、年資區間(必填),筆者去除職稱為「實習生」的資料,共得到 136 筆。其中待遇眾數為「30,000~35,000」。筆者計算不同年資的待遇眾數,如下圖:

圖:小編年資與待遇關係,為了畫圖容易呈現,故改以該區間的中間值顯示,如「30,000~35,000」則顯示「32,500」,另 X 軸非問卷總數。

圖:小編年資與待遇關係,為了畫圖容易呈現,故改以該區間的中間值顯示,如「30,000~35,000」則顯示「32,500」,另 X 軸非問卷總數。

若以「眾數」計算,有三個關鍵發現:

  • 年資 0~3 年待遇沒有太大變化。
  • 年資 3~5 年時待遇明顯比 3 年以下增加了快一萬。
  • 年資 6~10 時待遇雖然比 3 年以下好,但是還是比 3~5 年少,且差異非常大!

「小編的最佳賞味期限是 5 年?」。筆者推測能當小編超過 5 年,是因為不考慮接管理職、數據分析師或其他待遇更好的工作,所以相對於 3~5 年「被升職」管理的小編,待遇相對較差。

至於年資 0~3 年沒有差異,很可能是因為工作內容沒有太大差異,很難直接在待遇上看到成長。


哪種公司的小編最操?

以公司類型區分,筆者將本問卷公司粗分為 3 類,分別為品牌、媒體與行銷公司,另外有政府、非營利組織與宗教團體等,因為量體較少暫不分析。先給看一下各類公司經營社群比例圖:

圖:各類型公司經營社群的比例,雖本問卷有調查經營的社群平台數,但本圖是以「有無」經營統計,不考慮經營幾個同平台不同帳號。

圖:各類型公司經營社群的比例,雖本問卷有調查經營的社群平台數,但本圖是以「有無」經營統計,不考慮經營幾個同平台不同帳號。

品牌:獨立奮戰的新手村

raw-image

共有 103 份,包括自有品牌、傳產、餐飲旅宿、教育、電商、經銷商、通路等。

品牌小編職稱、年資眾數分別為「行銷企劃經理」及「1~2 年」,相較於其他產業職稱為「社群行銷經理」,推測品牌小編除了社群,還要做到所有行銷相關的工作,而年資是 3 種產業中最低的。


經營社群上,可能要同時經營 Facebook、Inatagram 跟 LINE,發文頻率眾數為「每週 2~4 篇」,雖然不算高,但通常只有一個人獨挑大樑。值得注意的是,有 14% 品牌小編在經營 TikTok,相較於其他產業偏高。推測品牌需面向的年齡層較廣(或有較低年齡層的消費者),必須透過不同媒體換取曝光跟轉換,因此小編要產製影音內容一定不會輕鬆。

媒體:輪班發文救流量

raw-image

共有 32 份,包括媒體、自媒體、創作者等。

媒體小編職稱、年資眾數分別為「社群行銷經理」及「2~3 年」。推測社群經營策略是透過「分眾」增加受眾接觸面積與互動率。因為相較於品牌,「經營帳號數」比品牌多一個,代表可能在 Facebook 上經營 2 個粉專;Twitter 及 Threads 經營都是其他類型的 2 倍左右,也應驗了上述推論,或透過新平台獲取流量紅利。


值得注意的是媒體小編發布頻率眾數為「一天多篇」,遠高其他類型,推測是媒體的素材最多,且如前所述真的很需要社群流量。雖然通常有 2 人經營,但也讓人絞盡腦汁。對於要腦力耗盡的小編,推薦使用 PicSee小編把要分享的內容網址貼上 PicSee,AI 會根據網頁內容撰寫四種風格的貼文,直接複製就可以發文了

圖:PicSee 提供四種 AI 小編模式,幫小編在建立短網址的同時生成文案(圖片取自 PicSee 官網)。

圖:PicSee 提供四種 AI 小編模式,幫小編在建立短網址的同時生成文案(圖片取自 PicSee 官網)。











行銷公司:三頭六臂的旋轉椅

raw-image

共有 17 份,包括行銷公司、廣告代理商、活動公司、公關公司等。

行銷公司小編待遇眾數是所有小編中最高的,達到「35,000~40,000」,但年資也提高到「3~5 年」,職稱一樣為「社群行銷經理」。因為通常是幫品牌經營社群,所以發文頻率、經營平台都與品牌相近。


但值得一提的是,經營社群眾數為 7 個,是所有類型小編中管理的帳號最多的,且也是一人經營,是品牌小編的 2 倍。推測一人接 2~3 個品牌客戶,所以除了不用做太多行政工作,但要一人面對不同品牌調性、業主、淡旺季,除了要很有經驗,推測很難好好休假。


除了發文,小編還做什麼事?

小編日常是「社群圖文」的延伸

本調查以「多選題」必選(可新增選項)方式讓小編回答,發現小編除了貼文,最常做的前 5 名分別為:撰寫內容行銷文章、規劃公司行銷策略、數據分析、活動企劃、回覆客服訊息,如下圖所示:

圖:去除貼文,小編通常還需要撰寫內容行銷文、規劃行銷策略與數據分析等工作。

圖:去除貼文,小編通常還需要撰寫內容行銷文、規劃行銷策略與數據分析等工作。

不難看出投放廣告、行政文書、發 EDM、製作官網素材及產品介紹也佔不少比例。這些工作或多或少都跟「社群圖文」有關,也許是能者多勞,或是被老闆愛(ㄍㄨㄢˋ),很直觀的可以想到關聯

  • 會發文、做縮圖 ⇒ 那也來寫寫文章、生個官網素材吧!
  • 發文要有計畫 ⇒ 把活動企劃一起搞定吧!
  • 發文要紀錄成效 ⇒ 把 GA 成效也一起整理一下、再投個廣告增加成效吧!
  • 既然粉專你在弄 ⇒ 收到客服私訊就給你回吧!

最討厭行政雜事,再來是客服與企劃!

本調查以非必填文字問了小編討厭做什麼?筆者再將相同類型的內容統計,呈現如下表:

raw-image

值得注意的是,參考上述小編常見工作,大概只有「數據分析」與「業務銷售」工作小編沒有太多怨言,前者推測是可以累積專業也有錢景;後者可能是因為成功銷售比發文有成就感,也會覺得對公司有實質貢獻,所以不排斥。

另外還有 7 筆跟公司管理有關,例如「過多冗長無結果的會議」或「上面想看到的內容不是法務部門會同意的,夾在中間好痛苦」。

面對煩人的客服,台灣也有不少優秀的解決方案,舉凡 GoSkyEilisBotBonnieSuper8Chatisfy漸強。如果客服內容結構化,研究看看說不定能減少客服壓力,又破解社群演算法限制。

圖:來自台灣的 Chatbot 服務,也許可以幫助小編處理客服工作(圖片取自各品牌 Facebook)

圖:來自台灣的 Chatbot 服務,也許可以幫助小編處理客服工作(圖片取自各品牌 Facebook)



2024 小編的願望

雖然 2024 即將進入 Q2,但一樣可以看看小編到底對 2024 有什麼期待?如果你是公司老闆,也可以更知道要怎麼跟小編相處或給什麼資源。

raw-image

老闆們應該感動落淚了吧!大概有一半都是為公司好或是跟提升工作能力相關,雖然也有不少希望升職加薪,但這也是人之常情。也希望當初填寫問卷的小編看到這篇分析文時也達成願望了!


後記

再次感謝百忙之中願意填寫調查資料的小編們!仔細想想,我們的一天中有多少零碎時間是被小編們所產製的內容填滿,帶來多娛樂與資訊,小編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實說整理與分析報告花了筆者不少時間(也很抱歉現在才發佈),感謝大家的閱讀。

本文由小編的好幫手 PicSee 贊助,問卷原始資料(移除質性數據)

avatar-img
29會員
3內容數
方選會寫一些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方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9年台灣的新創募資總額近新台幣50億元,也長出了Appier這隻獨角獸!筆者因為工作需要,整理了今年被報導募資成功的27家台灣新創,希望透過這篇文章鼓勵更多正在衝刺的新創,在2020年帶來更多的好消息。
這兩年幾乎每幾天就想到一次這些話,但是我一直在想,真的是這樣嗎? 企業經營的前輩說:「要學會用制度管人,不要人管人」「要跟員工建立距離,他們才會聽話做事,不然他們拿翹了爬到頭上事情不好推動」
2019年台灣的新創募資總額近新台幣50億元,也長出了Appier這隻獨角獸!筆者因為工作需要,整理了今年被報導募資成功的27家台灣新創,希望透過這篇文章鼓勵更多正在衝刺的新創,在2020年帶來更多的好消息。
這兩年幾乎每幾天就想到一次這些話,但是我一直在想,真的是這樣嗎? 企業經營的前輩說:「要學會用制度管人,不要人管人」「要跟員工建立距離,他們才會聽話做事,不然他們拿翹了爬到頭上事情不好推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這篇會是一些小小的分享~ 台籍人員找中國當地企業的方法
Thumbnail
根據多家媒體的報導,台灣主計總處近日公布了2024年1月至4月全體受僱員工的薪資數據,引發了社會廣泛討論和關注。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中國簡體書轉繁體書的校對工作,真佩服編輯可以細膩查對台灣用語,抓出台灣與中國用字用語的差異,考驗編輯的功力,也考驗台灣讀者對日常用語的底線,先不談統戰,影片不是視頻,至少書名有守住,其他的部分,真的是如履薄冰,不是普及度的底線,而是常用語被置換的底線,真的想聽聽簡轉繁書籍出版主編的
Thumbnail
透過生動的例子和實用的建議,本文不僅向想進入這一行業的新手提供了指導,也為經驗豐富的行銷人員提供了深刻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社群小編」已成為眾多青年的夢幻職業之一。但這份工作遠不止於「發發文」那麼簡單。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社群小編的角色,揭示了其背後的行銷智慧和策略,並強調了了解目標受眾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Thumbnail
編輯,真的不是只要看得懂字就可以當滴!
少子化加上台積電及新興產業人才磁吸效應, 讓職場環境跟著出現變化, 過去一年,安靜離職、大離職潮、快速離職, 這些流行語襲捲全球,人們逐漸意識到, 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的重要性, 這些現象,在未來只會越來越頻繁。   至於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 我重複問了OpenAI #Ch
探討移工、移工黑數、移工不為人知的下一代⋯⋯
Thumbnail
台灣小說平台的使用心得&介紹,以及中國、日本平台的簡短分享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台灣的經濟狀況和職場現象,指出科技、金融、醫療等少數產業賺錢多數流向老闆,文組工作者薪資較低。文章建議文組人應考慮轉職至科技業,並非只能當工程師,而是應該探索科技業內的行銷、人資、營運等職位,利用可轉換技能,從而提升薪酬和職涯發展機會。
這篇會是一些小小的分享~ 台籍人員找中國當地企業的方法
Thumbnail
根據多家媒體的報導,台灣主計總處近日公布了2024年1月至4月全體受僱員工的薪資數據,引發了社會廣泛討論和關注。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中國簡體書轉繁體書的校對工作,真佩服編輯可以細膩查對台灣用語,抓出台灣與中國用字用語的差異,考驗編輯的功力,也考驗台灣讀者對日常用語的底線,先不談統戰,影片不是視頻,至少書名有守住,其他的部分,真的是如履薄冰,不是普及度的底線,而是常用語被置換的底線,真的想聽聽簡轉繁書籍出版主編的
Thumbnail
透過生動的例子和實用的建議,本文不僅向想進入這一行業的新手提供了指導,也為經驗豐富的行銷人員提供了深刻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社群小編」已成為眾多青年的夢幻職業之一。但這份工作遠不止於「發發文」那麼簡單。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社群小編的角色,揭示了其背後的行銷智慧和策略,並強調了了解目標受眾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最新台灣房價所得比(去年-2023)第3季全國來到9.86倍 相當於要近10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房,而房價爆貴的台北市房價所得比 更是高達15.67倍 台灣人才流失,加上少子化嚴重,2021年已經開始進入「大缺工時代」 高薪職位只集中在科技業和少數製造業 閱讀完以上的資訊我只能說「每一個世代
Thumbnail
編輯,真的不是只要看得懂字就可以當滴!
少子化加上台積電及新興產業人才磁吸效應, 讓職場環境跟著出現變化, 過去一年,安靜離職、大離職潮、快速離職, 這些流行語襲捲全球,人們逐漸意識到, 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的重要性, 這些現象,在未來只會越來越頻繁。   至於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 我重複問了OpenAI #Ch
探討移工、移工黑數、移工不為人知的下一代⋯⋯
Thumbnail
台灣小說平台的使用心得&介紹,以及中國、日本平台的簡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