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5/22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多元思考建築的空間生成,閱讀3本建築師傳記(下)

我很喜歡上篇的標題,那句來自路易斯·康的「建築是深思熟慮的空間創造」在近期去了北美館的「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展覽後,更夠能理解這句話的意義。建築從具體的空間尺度、結構形式、施工構法,到無形的使用者需求、政治社會意向、文化表徵都能獨立不同的主題論述,不同主題的交錯討論更能引發深刻的思考。尤其建築(尤其是公共建築)的矗立本就是資本集中的一種表現,推動者多是掌握社會話語權的一群人(不論是掌權者還是長錢者),作為建築師如何將自己的意志——無論順從或反抗——放入作品中,確實是件值得不斷思考的事情。同時對於已經存在的建築,如何從既存的形體閱讀建築師的思維,也是值得所有使用者、生活在周圍的人,甚至僅是觀閱者的我們一再思考的事情。


大二時很經典的設計課課題是「案例分析」,當時有許多學長姐(跨校際得)認為那堂課最後只是抄圖、抄表現而無實益的課題。現在回頭看,那個課題其實很考驗學生的閱讀與論述能力。老師們同常會選擇「經典的」、「大師級的」作品,而為什麼是大師、為什麼經典?應是由學生體會。這個課題考驗的就是學生的體會是否「正確」、是否有新意。但我必須談白說,思考與體會除了仰賴大量閱讀更應有具方向的引導,未經引導就期待學生有深刻的體會和良好的論述,最後只會雙方失望(默默變成抱怨了)。


如何引導呢?我覺得不論閱讀什麼(書籍、戲劇電影、展覽甚至空間都是),最重要是將作者當「人」看。所謂的「偶像」、「大師」是社會賦予的形象,往往是針對某一(或多)事蹟的加強論述,很多時候反而與作者本身作為人的整體經驗,以及塑造他個人經驗的種種因素(家庭背景、社會環境)形成明顯的斷裂。就像我們認識新朋友,想要多瞭解對方會想知道他從哪裡畢業、是哪裡人、有沒有兄弟姊妹、喜歡什麼(這年紀還會被直接間接的探聽婚姻關係,嘖)。認識一位跟我們生存在不同年代的作者,更可以從他的生活經驗著手,瞭解他的成者背景流行什麼,他是順應主流的「乖小孩」,還是叛逆反抗的革命者?在他開始工作時遇到了哪些人,又是如何影響他的職業生涯與當下的作品?你甚至可以懷疑,難道他都不會心累想放棄嗎(就像我常常想要躺平當廢物)?如果有,是什麼事將他的熱情喚回來(這裡的假設是那些能成為大師的人都對自己的創作充滿熱情,當然事實不一定是這樣)?如果沒有,又是什麼支持著他?

當我們將這些大師當成「人」看待,踏實地認識他作為人的思考方式,才真的對他創作出的建築(作品)有一套(自己的)看法,然後也才能有自己的論述表現。


接下來要分享的兩本建築師傳記與路易斯·康生活在相似年代的臺灣,雖不是國際上有名的「大師」,卻是臺灣建築史上能被輕易喊出名諱的建築師。覺得是值得建築系學生好好認識的人,而比起將他們當作大師視為偶像,我更推薦讀者從他們的人生經歷,理解當時臺灣建築的職業環境,理解政策或社會(意識形態)及經濟(材料)、技術(工法)對建築的影響,然後理解這些作者做設計時在想些什麼,這樣的練習能使你更深入地看待作品背後的深思熟慮。


《狂喜與節制:張肇康的建築藝術》

張肇康(1922年—1992年)是與貝聿銘(1917年—2019年)、陳其寬(1921年—2007年)共同設計東海校園的建築師。本書作者徐明松是銘傳大學建築系所得專任助理教授,除建築、都市設計外,專於批判性建築理論、歐洲古典建築史與中西現代建築史(資料來源),但我比較有印象的是他擔任過島內散步的講者。另一位作者黃瑋庭當時是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研究生,現為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擔任兼職研究助理(資料來源)。都是對近代臺灣建築史有許多著墨的作者。

2022年夏天我在「臺灣戰後經典手繪施工圖建築展」中偷偷側耳旁聽講解,當時導覽老師說,那個(50至70)年代能有建築師身份的人,多數在園林裡出生、在傭人群中成長,長到十歲多一些就被送到國外留學,與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師當同學、當師生。我想張肇康也是其一。


張肇康生於1922年,祖籍廣東中山,長居香港和上海,曾祖父是清朝的道臺(地方政府官職之一,大約正三品到正四品間)。祖父在香港地場大亨(安蘭街、蘭桂坊、啟德機場和一些碼頭都是他家的),外祖父經營船務也地位顯赫,父親亦在金融界曾任職上海廣東銀行(對銀行發展史不是很熟悉,如果有讀者知曉可以協助補充)。作者提及這點與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輩有類似的背景,而我從這樣的描述理解當時的背景要養成一位能順應時代的建築師,需要含多少K、多大支的金湯匙出生。


建築教育系統 :法國美術學院派與德意志包浩斯

1943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張肇康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就讀建築系,那是當時中國第一所採用包浩斯教學系統傳授建築技藝的學校。書中介紹當時中國的主流是法國布雜系統(Beaux-Arts美術學院派建築,這裡引用英文的維基百科,資料訊息比較多),我們上篇介紹的路易斯康就是在這個偏法系古典的建築教育體系中養成。粗略的(對不起建築史老師的)看了一下二者教育風格的發展,我覺得最大的差異來自生成背景。布雜系統產自法國路易十四,17世紀下半葉在文藝復興尾聲,中世紀古板制式被強調人文藝術的意識取代,加上當時路易十四利用了包含扶植精緻藝術、流行文化等各種面向將皇家神話以使王權高度集中,形成的美術學院派建築風格便傾向強調秩序、精美。然後自路易十四開始到路易十六被砍拿破崙勢如破竹的席捲整個歐洲,法國在那段歷史一直是歐陸的文化強者,便不難想像形成主流的原因。

包浩斯(Bauhaus)系統發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20世紀初)的德意志帝國,和法國強調皇權的王國概念不同,德國一開始是由許多邦國組成,由普魯士國王兼任德意志皇帝,向下有主要具主要行政權的首相及擁有表決權的帝國議會。在一戰失利後內部改革聲音不斷,以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1883年—1969年)為首的教育者主張建立一個新的設計師組織,將藝術家、工匠與工業之間的界線抹除,提升德國的工業水準。而我想這多少也含有些(仇視敵國)想去除法國文化及教育系統影響力的意識,所以表現出的風格及教學方式與布雜系統有明顯的差異,再加上戰後重建需求提升,包浩斯強調工業化與機能的風格便逐漸被許多地區引入成為主流。


張肇康的建築人生

所以話說回來張肇康,他生長在20世紀中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的中國青年一出生就受西方列強與中國封建思想的文化衝擊,整個社會充滿著嚮往華人加速現代化的鼓譟中。他在1949年(這邊可以提一下,國共內戰的背景粗略地使中國社會師裂成有產及無產階級對抗,如張肇康這樣家世的青年便毫無懸念地)到美國留學,他先進伊利諾理工學院(IIT)研究所學習一年,然後到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GSD),師從葛羅培斯(沒錯他的老師就是當時的建築明星),同時還在麻省理工學院(MIT)輔修都市和視覺設計。1950年畢業到葛羅培斯的聯合事務所(TAC)工作一年,並與陳其寬1951年至1954年的任職期重疊。書中評論,張肇康留美期間是美國的現代藝術和建築蓬勃發展階段,身邊的老師、同學、同事都是建築史上的開拓者、繼承者、或熱愛者,可以想見原本體內深厚的華人文化與西方的現代思潮衝撞後必定激起炫麗的火花。從王大閎、貝聿銘、陳其寬身上,亦可印證此段養成的重要性。


書中分成兩個部分介紹張肇康建築師的作品,前半部分是與貝聿銘、陳其寬一起規劃設計的東海校園,後半部是在東海大學大致完成後的其他建築作品。

東海大學之所以是臺灣建築史上的經典也與它特殊的時空背景有關,東海大學是國民政府來臺後由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向美國紐約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建議,創辦延續基督教在華教育事業的教會大學。這個資訊是想說,在當時美國以臺灣國民政府為正統中國政府,除官方啟動的美援計畫無孔不入的影響臺灣社會發展(建築上包含建築興建的分工方式、施工技術等等),宗教上也轉向在臺設立示範學校。但作者又提到教會(業主)訴求「這所大學不應只是大陸任何一所大學的翻版,……因襲過去大陸傳統大學的念頭很強,但如果我們不能成功地抵制這個想法,我們注定會失敗。」認為中國教會大學的失敗,部分原因被歸咎於校園空間與建築語言,所以「這所大學應與其所屬的環境密切聯繫」而請用應具有在地經驗又是受美國教育的建築師主持設計。但我們也提到了不論是張肇康、陳其寬還是貝聿銘都不是臺灣出生,沒有經過日本殖民(至於是不是有仇日情結其實不好說),甚至在接手設計前從未到過臺灣,如何設計出具有「在地性」的校園建築,很值得我們思考。至於設計的結果,書中有很仔細的介紹,其中關於在地的空間設計手法文化上,有參酌中國傳統與日本當代風格的建築(為什麼是這樣的組合也很值得討論,但這議題有點扯遠),施工上則選用臺灣自然環境生產的建築材料,並沿用部分日本殖民時期常見的構法。書裡附了大量的建築圖及新舊照片說明,推薦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陳其寬繪製東海大學教學區鳥瞰圖


第二部分作者引言的主題是「抽象隱喻與現代鄉愁」,就如前面介紹張肇康在國共內戰國民政府失利遷臺時到離開家鄉到美國讀書,畢業後在美國就業,合理推測他在中國的家人大部分應該也已遷移至臺灣、香港、美國等地生活。我常好奇這些當代建築師除了賴以為生的建築作品,是如何在生活中宣洩這鍾離散式的鄉愁?有些可惜的很少看到類似的資料。但書中提到許多張肇康在臺職業所遇到的種種困境,其中包含外部原因,如國際主流的建築構法(如預鑄鋼模)在臺灣實踐的建材(因市場規模小)成本高昂、技術不成熟。以及建築師本身的生活困難——張肇康(在臺)日子並不好過,顯然不再是貴族出身的富裕家庭,事事都有人幫著的情況了。書中最後特別將張肇康與瑞士的建築師維爾納.布雷澤(Werner Blaser, 1924年-2019年)相較,年紀較小的布雷澤在歐美開放的從業環境中可以有很好的發展與自由的作品,而張肇康花許多心力在對抗來自社會及業主的壓力。同時期的王大閎晚年成了小說家、陳其寬則在繪畫藝術中另尋發展,也有部分來自相同的因素。這些內容作者藉由建築作品的生成逐一介紹特別生動,再次推薦閱讀。

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

臺北(中山北路上的)嘉興大樓


《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

這本書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的殷寶寧教授撰寫,殷寶寧教授的專長是建築與文化研究、性別研究、博物館與文化資產(資料來源),這本書很充分的展現了作者論述女性主義在建築空間研究的運用,它不是一種表現形式,是一種有別於過往對空間論述主流的切入觀點,覺得十分有趣。


修澤蘭夫妻的經歷撰寫時代經驗

修澤蘭(1925年—2016年)是臺灣近代建築史上特別的存在,不但因為她是少數的女性建築師,也因為她的主要業主多數是當時代的當權者(最經典的作品是陽明山中山樓),(被判為政治不正確)以致她在過去十幾年來被有意無意地被歸類在(去中國化論述)的對立面,而曾被歷史忽略。但她又是臺灣戰後重要的建築師之一,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她的作品類型多元大多數是學校(中山女中、景美女中、蘭陽女中等等)、教堂(衛道中學聖堂)、火車站(板橋舊車站)等公共建築,而且作品數量之多足以反應當時臺灣主流建築師的從業環境。再加上她在新店花園新城的設計跳脫當時住宅建設的想像、不計成本似的大膽嘗試(其實就現在看來,也會讓人覺得根本用愛發電到不可思議)。另一個書中沒有寫到,卻也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先生傅積寬結構技師除了是修澤蘭建築設計實踐的助手(書中有提到這部分)外,他也是白色恐怖的政治受難者之一。這對夫妻的經歷可以反應一個時代特殊的生活經驗。


和當代多數建築師的校園經歷相似,修澤蘭建築師在戰亂時代的中國(湖南沅陵)出生,抗日戰爭期間她在南京中央大學建築系就學,不同的是她在畢業後未曾到國外深造,而是在1949年以鐵路局工程師身分到臺灣任職。就業初期參與了多座臺鐵火車站與鐵道相關建築設計與監造的工作,其中包含了倉庫、訓練所與員工宿舍等多元的工程。此後便一直在臺灣職業,我想這個起步讓她在臺灣職業初期累積了許多在地執行建設的經驗,並建立了許多相關從業人員的人脈,這也是為什麼相較同時代其他相似背景的建築師,她的作品數量會較多的原因之一。另外修澤蘭建築師是虔誠的基督徒,在教會建立的人際網絡也讓她受邀參與了許多宗教建築及教會學校建築的設計。


建築的現代性論述

我覺得談修澤蘭建築師的作品可以分成許多不同的主題,作者殷寶寧老師是專攻建築史論的教授,書中有蠻大一部分在論述臺灣近代建築史上的「現代性」。現代性自20世紀初(因為歷史因素)對整個東亞社會來說一直是一個激進而敏感的議題,在臺灣不論是日本殖民政府還是國民政府主導推動的現代化,都帶有著強烈的意識形態,其背後的意義夾帶著否定過去官僚、工匠為主的建設體制,卻又一味的認同而推崇華族(日本)文化高尚意象的複雜情緒。書籍一開始便對如何思考「現代性」提出明確的論述,其中針對修澤蘭建築師一直為文化精英詬病的陽明山中山樓,作者認為這是「現代」與「保守」的二元分化觀點「以鋼筋混凝土來興建中國宮殿式建築樣式、對應於堅硬地盤與溫泉破壞性力量的結構工程與施工技術,這些難道不是屬於現代化的發展範疇?」。更深入的還有我們意識中的「現代化」往往有如新自由主義一般,是國際(更深層來說是西方歐美等列強)主流的引入,而缺乏反應在地文化經驗的現象。但修澤蘭建築師的作品中則可以看出許多藉由建築結構或是部分構建(窗戶、女兒牆等等)以傳統(中國)元素或象徵發展為設計的符號,而非全盤接受現代化(西化)的外來移植。我覺得這本書撰寫的內容面向廣且深,一開始接觸相關議題的讀者可能不是很好吸收,但反覆閱讀加上作者在書中舉出建築作品的細緻分析參照,可以建立許多不同且蠻完整的案例分析邏輯。


臺北市景美女中行政大樓



臺中東勢車站(已拆除)的入口雨遮


建築上的女性主義觀點

另一個可加深讀者閱讀建築作品角度的部分是,作者以女性主義的角度談建築作品的多元視角,這部分我認為不單單是因為修澤蘭建築師是生理女性,而是從主流性別論述外提供不一樣的觀點。其中我最喜歡也最私心推薦的部分是針對「新店花園新城」開發案的分析,也許多少也是因為自己從業以來始終圍繞著不動產開發,所以對於住宅發展與設計有著比較明確的興趣。另一方面,我同意作者分析花園新城的設計初衷,「『住宅』是家戶單元與性別社會關係具體再現的空間場域」。修澤蘭夫妻成立開發公司在花園新城的興建上從設計轉變為業主的角色,她在整個住宅規劃(program)中提出附設托嬰、托幼中心、兒童遊樂場,便於採買日常生活用品的店面、超市,應該以打造有效率的現代住家,甚至還有寬闊舒適的洗衣中心(還附設雜誌閱讀區),以及專車往返社區與市區。這些被現代人熟悉的都市或建築公共設施,在當時是以來支撐女性走出家庭勞務的限制為理念而提出的設計,為同時自身職業與家庭照顧角色的現代婦女提供更為舒適而有效率的空間規劃。我自己私心覺得這個作品包含了許多建築師對以空間設計改變社會使用習慣的強烈表現,雖然最後因為財務因素有部分規劃沒有實現,也因為營運管理難以實踐有些設計並未落實最初的計畫,但能看出建築師傾盡才(財)力也想做出來(根本用愛燃燒發電)地熱情。是很值得建築系學生閱讀、分析的建築作品。也推薦給相關從業人員閱讀認識。


後記

本來想偷懶分三篇,但距離上一篇發文是兩個月前,好像有點說不過去,所以又默默地爆字數了。

在讀完這些建築師的故事,會思考支持這些建築師持續創作的或許往往不是對建築的喜好(他們當然有喜好只是這不是支持他們的原因),而是有個富爸爸或高大上的業主。曾在學生時期參加學校邀請某位「建築大師」的演講中聽到旁邊的同學嗤之以鼻的說「不過是時勢造英雄罷了」,覺得十分震撼三觀(對,我就曾是很聽話會、崇拜臺上講者的乖學生),現在回想這句聽起來有些傲慢的話語,應該被長記在心裡——我們認為的大師也是人。當我們將所謂的「大師」視為一個人時,才能平靜(而不盲從地)看待他被譽為「偉大作品」的背後所代表的意識,以及更深入的理解為什麼這些作品可以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而這樣的理解同樣適用在現在諸多建築獎項的受獎名單上。


最後的最後,想偷偷補一下,覺得上篇寫的不是很好,有太多直接取自書中的內容,雖然這篇資訊有點雜亂(根本沒在介紹建築作品)而且應該有些不一定正確的資料及不太正當的觀念,但我自己比較喜歡這篇的內容。


對了(怎麼還有),文中提到的北美館策劃的「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特展,很推薦建築系學生、相關從業人員,以及對近代臺灣建築有興趣的讀者觀賞,我應該(可能⋯⋯或許⋯⋯)會再寫一篇觀展心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